5678幼师网

标题: 活动案例:配对对――送玩具回家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1-2 18:35
标题: 活动案例:配对对――送玩具回家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能分辨图案之间的细微差异,按要求找出相同的物品。
          2、培养幼儿良好游戏常规,学会整理学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教师教具:绿边大卡片6张。
2、幼儿材料:游戏图一张、送玩具回家卡片一张。
精神准备:
1、能够简单分辨相似图案的差异。
2、知道空间方位及颜色。
活动重点:分辨图案的细微差异,按要求找出相同物品。
活动难点:对图案的细致观察及观察的有序性。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利用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小猴)进行情景引入。
1、引入游戏:指导语:“今天小猴在玩具店带来了很多玩具,看看都有什么?”请幼儿说出图片上的物品名称。
2、教师分别出示三组相似玩具的大卡片,让幼儿比较,说出两张卡片上物品的异同。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汽车中间的花纹颜色不一样、皮球和积木的颜色、排列顺序不一样)幼儿能够说出汽车及皮球的不同,但积木的不同之处不易进行观察说明,幼儿表现预设较弱。
二、游戏“一样的玩具”
1、引入游戏:指导语:“小朋友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师出示一张绿边大卡片,请幼儿从自己手中找出一模一样的小卡片。
指导语:“嘀嘀嘀,小猴子开来了一辆吉普车,请小朋友快从你的手中找到和它一样的吉普车。”皮球、积木同时使用引导语。
三、游戏“送玩具回家”
1、引入游戏:指导语:“玩具店要关门了,请小朋友帮助玩具把它们送回到自己的家里。”
2、观察游戏图,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操作过程中的指导。
案例分析:
《送玩具回家》是小班思维游戏《配对对》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的准备、实施及延伸活动中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对如何进行幼儿教学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思维广度进行改进调整:
一、提出问题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开展先后顺序进行细致的推敲,我们认为,让幼儿发现两种物体比较相同与比较不同相对较难,因此教师将活动设计中的顺序建议进行尝试调整,我们将比较不同放在了活动的之前,相同放在之后,预设这种效果如何。另外,我们在活动前预想的问题其二:教师想通过活动培养小班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我们将第三环节――送玩具回家,预设以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虽然,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但是考虑到我们班的小朋友受年龄特点的影响,而且大多数小朋友都特别活跃,如果共同进行游戏的话,可能教学会比较混乱,会出现争抢图片的现象,导致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另外,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烈,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游戏能否达成合作的效果?这也是教师的疑惑。第三,由于孩子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表现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有些孩子不善于和教师幼儿一起互动,那么在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帮助呢?这是在活动前教师所思考的问题,这对问题开展教学实践。
二、教学实践
良好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我对《送玩具回家》这个教学活动进行了两次的尝试与备课。首先对在活动前自己预设的问题进行了尝试,首先我先以情景式的方法进行引入活动,然后随之出示了两组不同的图片,汽车、皮球及积木,让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发现,汽车的条纹颜色不同、皮球的颜色不同、积木的屋顶颜色不同,但幼儿欠缺语言的精确性。然后我们进行过度到找相同,幼儿的表现教师认为要易于找不同。从第三环节中的合作游戏,孩子的表现首先两人的合作意识较弱,没有将合作性发挥进行表现,教师引导:“小朋友请你们一起进行游戏。”教师提出相关要求进行示范,但幼儿出现以上情况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争抢图片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进行活动调整。从教师预想的第三个问题: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幼儿多数能够与教师进行互动,取卡片、放卡片、找相同、找不同,但个别幼儿的教学表现欠缺,主要体现不予教师进行互动,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他们通过第一次的教学实施,教师在分析孩子的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活动调整。首先我们将活动出示卡片的顺序进行调整,从找相同到找不同,这样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就能够层层递进,幼儿的表现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比较,从被动式的接受到主动式的探究。在教师设计的合作环节,第三环节,送玩具回家,教师认为第一次的教学活动没有达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效果,而且教学的内容受到影响,因此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改为幼儿人手一份的材料进行游戏,孩子们在此环节中减少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而且保证了孩子们的教学效果,他们都能够听清教师的问题与要求进行游戏,孩子们的表现:首先自己专注的进行图片拼摆,而且加强了孩子们的自检意识,教师在关注不同水平、表现的幼儿身上,教师在设计的情景与过程中的引导语言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丰富活动中的游戏效果,孩子的表现有所好转。
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师设想范围之内,我们将活动后的延伸放在了区域游戏中,也是教学活动有效的补充。这样对兴趣还浓厚的幼儿给与实践,对此项能力发展较弱幼儿给与延伸帮助,我们在益智区为幼儿投放了不同图片,进行配对,让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进行游戏拼摆,同时在班级中接龙玩具也能够让幼儿得到锻炼。这样既给老师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能及时地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送玩具回家》这个教学活动完成了,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开设了相关的区域游戏,在区域内提供了更多的玩具材料,让幼儿进行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大大的增强了。
三、自我反思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教学效果的体现都存在不同差异,教师要善于调整,不断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能力、随机调整活动环节的能力。要学会一次教学活动后的有效调整,反思到位,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关键词: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