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1-9 00:57
标题:
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初探
传统的环境一般较为注重整齐与划一,教师关注的是环境便于集体操作、墙面美观等功能,学期初与学期末统一更换,评价标准也往往以规范整洁、装饰效果为主,尽管环境布置中也有幼儿作品,但更多的是经过教师挑选与加工的。如此,幼儿园的活动环境与幼儿的发展和实际需求相脱节,幼儿从中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在反复解读《课程指南》及实施新教参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必须重新审视和理解主题活动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内涵。由于新教参《学习活动》一书的活动内容是以主题形式呈现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尤为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主题情景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来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与内容,其内容应该是跨越学科领域的。如大班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的内容包括“不同的家园”“千奇百怪”“学来的本领”“我和动物交朋友”等小主题,较为完整地融合了自然、人文等多种学科领域的内容。
以下是我们对创设与主题活动相关环境的思考和实践。变装饰性环境为富有挑战性的环境
1.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
我们一改过去仅仅为了装饰教室环境而进行的随意布置,而是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整个活动室环境之中,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小班主题活动“娃娃家”的环境创设以点状式呈现:在一个区域内陈设着宝宝与爸爸妈妈的合影,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材料做镜框,在另一区域内创设给爸爸妈妈和宝宝的鞋子排队、将大小玩具送“回家”等环境。在有联系的环境中,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得以拓展和整合。而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的家”的环境呈现则与主题网络相关:墙面上有教师预设的折纸“鸟窝”的折叠步骤、半空中“飞舞”着幼儿自己制作的各种美丽的鸟儿、地面上铺设着海洋纸塑、角落里摆放着沙盘、活动室的一角陈列着各种动物模型以及有关动物的图书等……幼儿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容易激发探索兴趣,从而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新的活动,幼儿在相互有联系的主题背景环境中,整合地运用和获得相关经验。
2.根据幼儿园课程特点,创设不同的结构环境
探索型主题活动强调的是幼儿自主自助的活动,更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因此,我们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努力给幼儿创设能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活动区域。如在自由开放的区域环境中,根据幼儿不同的活动需求,教师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有的幼儿选择便于探索操作的工作坊:有的幼儿选择能趴在地上或席地而坐的温馨舒适的阅读区等等。
围绕主题创设富有问题情境的环境,形成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诱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如在“周围的人”的主题中,教师将幼儿塑造的各种形态的泥人放在凹凸镜前,当幼儿看到变形的泥塑人及自己时,自然产生了疑问与好奇。
变固定性的环境为富有弹性的环境
1.能对话的环境
其一,环境的创设应随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这是幼儿与环境对话的基础。如在开展“我自己”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根据调查画了许多有关嘴巴功能的图片,原先创设的墙面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于是教师便及时更换环境,增添了两个圆交叉的统计图,幼儿在张贴调查结果的同时,自主发现与领悟了集合的概念。
其二,创设立体的环境,吸引幼儿对话的兴趣。平面的环境相对是静止的,而立体环境具有形象、动态的特性。我们重视创设地面、桌面、墙面三面一体的环境,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汽车开来了”的地面上铺着画有交通标记的地毯,墙面上贴有各种立体的车辆,桌面上有各类实物车和制作材料等,立体环境吸引幼儿做做玩玩,激发了幼儿与其互动的兴趣。
2.能修正与更改的环境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他们有变更环境的权利和能力。如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中有“动物过冬”的内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沙盘,当幼儿遭遇挖洞的失败后,他们并未放弃,而是更改了环境,灵活地在沙堆下放置管子作为地洞,使活动顺利进行,幼儿的探索欲得到了满足。
在创设主题背景下的环境时,教师还需预留让幼儿互动的空间,充分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富有意义。
3.能展示成长足迹的环境
环境创设时,我们将幼儿与教师的记录共同呈现。其内容可以是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相片记录、幼儿的活动发现记录、调查结果记录、教师的文字提示等。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提高了自我反省能力,教师也能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
变高结构的材料提供为低结构的材料提供
1.建构货架式材料超市
建构货架式材料超市,体现其多样性、可取性、可用性、可变性,让幼儿充分自主选择材料、重组材料,发展幼儿大胆探索、自主创造的潜能。
2.提供原始材料
在“有趣的植物”主题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自然物,如米、赤豆、泥土等等,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将自然物带进教室尝试种植。幼儿运用各种自然材料动手制作,既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也丰富了想象。
变园内环境的创设为园内外环境的共建
1.创设小社会
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与材料不仅要与幼儿互动,更重要的是强调幼儿互动中的彼此交流与沟通。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营造互动式的人文氛围,在主题活动中共同探讨或分享交流彼此的需要、经验与问题。
2.走向大社会
为了充分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幼儿园组织和开展了外出调查活动,幼儿通过了解与发现大社会的秘密,获得人与物、人与事、人与人等关系中的知识与经验。
重心下移,变革环境管理方式
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管理者在环境创设的管理方式上须与之同步作出相应的变革,为此,我们作了“三改变”。
1.变统一更换调整为按需灵活的更换调整一直以来,不少幼儿园都沿用统一更换教室环境的管理方式,如开学初集中精力设计布置教室环境,学期末统一拆除。但我们发现在创设与主题背景相结合的环境时,这种统一性、规定性强的环境创设管理方式对教师最大限度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形成阻碍。为此,我们将环境创设的更换与调整权还给教师。如今,有的教师在学期初,根据预设活动的要求进行试探性的环境创设,并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创设需要的环境;有的教师在学期末根据幼儿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保留或延伸一部分环境内容,以利于在下学期初帮助幼儿回忆主题内容。
2.变集体统一配置教玩具、活动材料为班级自主的配置选购
环境对幼儿的激励与暗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材料提供来达成的。我们一改过去幼儿园按各年龄段统一配备、成批购置教玩具以及其他物品材料的管理方式,探索既考虑二期课改的教材学具的统一配置,又将部分材料的选择和配置权给予教师,让教师可以根据本班课程内容的需要选购和配置教学材料。
3.变静止的环境评价为动静结合的环境评价
由于环境管理的划一性,造成环境评价的封闭性。为了保障教师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将环境的评价权归还给教师,我们进行的动.静结合的环境评价,既有相对统――的阶段性评价,又有按需灵活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关注幼儿是否与环境互动、环境是否随着主题的进展及时变更调整、环境是否让幼儿有选择、是否有利于幼儿整合经验、材料的提供是否有利于多种表达方式等。创设自评的氛围,重在提高教师的自评水平、适时按需调整环境的能力,使环境管理真正为教师有效发挥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在资源共享
关键词:
主题环境创设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