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北京四环游戏小组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1-10 12:33
标题: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育儿支援行动――以北京四环游戏小组为例
[摘要]由于隔绝于城市和艰难的生活状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尚未意识到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居住多呈聚落状态,能不能以非正规形式为这些儿童提供一定的学前教育呢?本文以在北京四环市场创办一个非正规的游戏小组的实践及体验,探讨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的可能与意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儿童;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
目前,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约1.5亿人,这个数字还将继续扩大。城市外来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大城市更为突出。以北京市为例,今有流动人口409万,占全市人口的近1/3。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呈家庭化倾向,流动儿童数随年龄增大呈现金字塔状――学龄前儿童大多跟在父母身边。北京市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约有27万,推算起来,学前儿童有超过30万之众。
外来农民工在城市居住多呈聚落状态,如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城市农贸市场周边形成的“城市里的乡村”等。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看,大多担负城市没人愿做的累活、脏活、微利的工作,如建筑工人、清洁工人、卖菜的等,在农贸市场做小商贩的大约占45%。外来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收入低、支出大是他们的基本状态。他们身边的孩子大多处于放养状态,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北京市有1241个小市场,每个市场都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学前儿童满地乱跑,家长往往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也面临着意外伤害甚至被拐卖的危险。
城市流动的农民工其生活状态如同封闭的“孤岛”,与城市生活隔绝,他们的工作虽为城市之必不可少,然而他们却并未被城市接纳。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流动人口特别是其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开始受到了关注。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2004年又明确规定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免交“借读费”。但是,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学前儿童,目前官方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流动学前儿童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纳入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视线范围。由于隔绝于城市和艰难的生活状态,家长也尚未意识到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
一、游戏小组――一种非正规社区学前教育的探索
(一)缘起
1999年至2000年,我们曾调查西城区某小商品市场,以及城乡交界处的几所打工子弟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2004年初媒体报道了海淀区的一所“莱娃乐园”,这是在某蔬菜批发市场附近兴办的专门收托卖菜商贩的娃娃的幼儿园,是以正规方式,提供教育和服务。然而几个月来,由于经费匮乏难以维持。况且,正规化的兴办方式也使家长被挡在围墙之外,未能参与教育。要解决外来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宜的形式和途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呈聚落状态,因而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应成为学前教育的载体。能不能在社区以非正规形式为这些儿童提供一定的学前教育呢?
2004年3月,我们在四环市场进行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求的调查。四环市场位于老城区的德胜门附近,是一间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有外来务工摊商500多户,他们大多数来这里3年以上。跟在摊商身边的学前儿童有60-70人。这些孩子除少数上幼儿园,80%呈放养状态,他们每天在市场里满地乱跑,或是被限制在狭窄的摊位里。因“生计第一”,摊商大多未能考虑其子女的学前教育,或是有需要也无力承担。调查唤起了需求和愿望,摊商们纷纷表示希望能为他们的孩子就近提供看护和教育,一些家长也表示愿意参与活动或担当志愿者。调查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学前教育是有需求的,要求为其子女提供适宜的教育。调查还顺带考察了小市场周边的环境,了解是否有可利用的空间。市场管理处有一个狭长的套院,于是我们考虑:在这儿办一个非正规的游戏小组是否可行呢?
(二)游戏小组的艰难探索
1.迈出第一步。
通过与市场管理办的沟通协商・,利用市场管理办的小院办一个游戏小组的想法获得了支持。于是,由大学生、研究生担当志愿者,每天上午来市场2个小时,组织孩子们的教育和游戏活动。游戏小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人力、物质条件和经验都很欠缺,但是志愿者饱含热忱和激情,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做一点事情,进而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和平等受教育权益。活动开展起来了,志愿者的行动消除了家长的疑虑,双方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关系,来参加活动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2.明确宗旨定位,建立制度规范。
在四环育儿支援行动中,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游戏小组的宗旨定位于:孩子们游戏的天地、家长学习分享和互助的场所、志愿者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和进行行动研究的基地。为了使活动顺利进行,逐步提高效果,游戏小组建立起必要的制度规范,如志愿者手守则、家长须知、幼儿行为规范等。
3.家长参与和培训。
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教育的任务是在组织幼儿的游戏和教育活动、探索适合这个群体特点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通过孩子与他们的家长建立联系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开展家长工作。这后一项任务更重要,难度更大。要通过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和宣传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起育儿自信心和增强教育意识、能力,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即通过外部力量的支持、推动,使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最终形成家长育儿互助小组,自我教育和管理。游戏小组在组织幼儿活动的同时,以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家长。如现场咨询和参与式培训、发放家教宣传单、科学育儿小广播、图书借阅、下摊位交流、隔周召开家长会、交流分享教育经验等。另外,还组建了家长委员会,物色和培养家长骨干,让他们下午轮流在游戏小组值班带活动,并起到“种子”的作用。
4.多方支持援助。
游戏小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人的因素相对于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活动开展的几个月来,得到了社区、社会和多方面的人力支援。迄今,参与人员有大学生、研究生、退休教师、幼儿园在职教师等,参与工作的人员计60人以上,其中还有了一位较为固定的能经常到场的教师。家长也渐渐加入进来,成为志愿者。
游戏小组在物质材料上,也获得了多方支持援助:一些幼儿园送来了玩具,附近的市民和热心人也将自己孩子过去的玩具图书捐献出来。游戏小组使用的大量的是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材料,为的是引导家长尽可能利用身边材料变废为宝。同时还传达这样的理念:只要善于发现,教育资源和因素无处不在的。持续7周的活动终于感动了“上帝”,市场管理办腾出来一间库房,连同小院略作修整,条件有所改善。游戏小组有了自己的活动室和小院落,志愿行动得到了赞许和支持,孩子们喜欢得“直蹦高”。
二、游戏小组的初步成效和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游戏小组的初步活动成效
四环游戏小组自4月初建立,每天2个小时不间断地(周末照常)开展活动。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孩子们变化明显。几个月的活动使这里的孩子变得干净了,开朗了,有规矩有礼貌了,他们不打架而是能友好交往了,知道表达愿望了,语言发展了,会说普通话了。这个夏天,他们的小学生哥哥姐姐来到北京也加入进来,在游戏小组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游戏小组的受益范围即参与的幼儿大约有60人,小学生有20余人。持续参与活动的孩子变化更明显。
家长对游戏小组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同,参与程度在提高。家长大多认识到游戏就是教育,并能配合支持。每天都有家长来到现场观看和帮忙。参加家长会的有50人次,出现了一些家长骨干,下午也有个别家长来游戏小组带孩子活动。在一次家长会上,晴晴的奶奶说:“游戏小组好!孩子学知识,家长放心!”
志愿者队伍在壮大。几个月来,由最初的大学生、研究生单一的教育力量,发展到有退休教师、正规幼儿园教师加入,还吸引了社会人士,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力量基本形成。游戏小组的工作趋于规范化并逐步走向深人。现已建立了网页,以便扩大宣传,引起更多关注和支持。
(二)思考
1.学前教育必须提供多重选择以满足不同需求。学前教育不能仅限于正规幼儿园的单一形式,而是应有多重兴办标准,提供多重选择。四环游戏小组是多元化多样化办学的一种探索,是为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需求提供的正规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中国要实施科学发展,体现在教育上,就要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多样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要兴办低费用低投入高效益的幼儿教育,让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维护教育公平。针对中国资源短缺的国情,要注重发现发掘身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民间存在着潜在的教育力量和办教育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发展适合当地群众需求的教育和服务是可行的。
2.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
游戏小组几个月的实践表明,适合的就是好的。首先,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里,评价判断的依据是孩子发展。四环的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别突出了做人教育,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因而“这里的孩子拥有快乐”。
适合当地群众需求和实际条件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四环游戏小组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它适合外来摊商的特点和需求,是因地制宜办起来的。目前其活动时间正在从每天上午2个小时扩展到下午也能有2个小时,基本满足家长的需求,因而受到家长欢迎。游戏小组致力于低费用高效益的教育途径探索,确保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益。目前,四环的教育活动是免费的,条件成熟时,会向家长收取少许活动经费,以维持基本运转。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为走出“高质量教育;高价教育”的误区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最近有“天价幼儿园”的报道,这是中国幼儿教育的悲哀。其实,“快乐只需要一点点”。
3.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社会发展同步。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受到挑战。游戏小组在城市人与外来人员的融合上;做出了一点尝试。这个问题还需引起更多人关注。要使四环的孩子健康发展,就要创设好的社区环境,家长要做文明市民,市场要成为文明市场。
4.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研究?
社会必要性是衡量研究课题和研究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幼儿教育研究必须关注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要能作出说明和探讨解决途径。从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这就要求研究人员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现实,并参与教育实践。改革现状的育儿支援行动,在做中学,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实地探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能有效实现专业成长。
三、游戏小组的发展走向和今后任务
(一)非正规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与菜娃乐园相比较,四环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教育形式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特点,归结起来主要有:因地制宜、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多方参与共建等。非正规学前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能适合不同需求,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游戏小组的发展走向,游戏小组的目标或预期效果和发展走向:通过外力的推动即研究人员进入现场确立初步模式、示范和带动、促进――研究人员与家长合作共建――激发家长自主,认识自己的需求,进行社会互助解决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争取社区相关部门等的支持,维护自身权益。家长作为四环社区公众,既是社区教育的受益者也应成为社区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通过参与,重新唤起其作为“第一任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职责,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这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此过程中,家长自身的素质也能得到提高,并逐渐融入城市生活。这是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化社区的应有之意。可见,非正规社区教育的意义不限于其自身。
(三)今后的任务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游戏小组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一方面游戏小组教育活动的质量要提高;另一方面,要在目前家长初步发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家长工作,解决家长参与这一难题,通过育儿支援和合作共建,激发家长的教育主体意识、增强其造血功能,逐渐形成家长育儿互助的活动形式。游戏小组需要在行动中着重研究的问题是:
――流动儿童的特点及适宜的教育内容、形式;
――游戏小组课程建设和乡土玩具材料的开发;
――家长培训的多种形式及家长如何参与、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主体;
――志愿者的组织和团队建设;
――游戏小组的经营管理及与社会社区协调(包括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联系互动等);
――有关早期教育发展特别是针对流动儿童教育方面的政策的建立和城市管理相关政策的调整建议;
――非正规幼儿教育的理论探索;
――有关游戏小组兴办管理和教育的操作性手册的编写等。
希望通过行动和研究,使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社区教育的形式能够得到推广,让更多流动儿童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同时,推动城市幼儿教育改革,并为发展社区教育及相关政策的建立提供实践和研究的依据。
更多精彩内容在资源共享
关键词:
非正规形式学前教育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