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让案例分析成为幼儿教师自我成长的阶梯
[打印本页]
作者:
jiaotianjiao
时间:
2018-11-10 18:54
标题:
让案例分析成为幼儿教师自我成长的阶梯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案例性经验的积累和反思提升是其职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其中,案例是反思的基础和依据,反思是将案例中人的行为及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的关键。案例经由分析形成了包含行动策略知识的案例经验、并和相关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相关的理论得以活化、内化、情景化、具体化,进而形成指导以后工作的策略。在此,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是理论经验化和经验理论化的桥梁。同时,案例的分析和反思也为教师间的思想沟通、经验交流和分享提供了共同经验背景,增强了相互学习、交流、讨论的针对性,使集体中的教师成长呈现出更高的效率。为此,案例写作、研究和讨论正作为幼儿园园本培训的手段,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
然而,幼教界对案例的巨大的热情,并不能自然而然的带来预期的良好效果。目前幼儿园对案例的应用水平大体上还处于探索和试误阶段,由于缺乏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案例选择、分析、写作进展缓慢,问题颇多,具体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案例带有太多的顾虑,以至于现有的案例中成功的案例多,失败的案例少。一些教师唯恐选择了失败的或反映问题的案例对自己、对幼儿园会有不利的影响。事实上越是有问题的案例,越能激发大家的思考,越有深入分析的价值,越有利于教师反思隐含在行为背后的理念问题。
2、分析案例的问题更多。其一是思维方法单一。分析中采用单一归因的多,多方面分析的少,结合背景、当时情景分析的少。归纳的原因往往比较肤浅、片面、绝对化。而案例分析要求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质疑、辩驳。其二是缺乏和理论的相互观照。就事论事、罗列事实的多,凭经验分析想当然的多,结合理论分析的少。尤其不能结合相关的理论和理念冲突展开反思和研讨,不能将案例中问题提升为普遍的、概括的认识。其三是元认知策略存在问题。分析中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多,采用多元分析、注重行动的情景适宜性分析少,尤其不能结合变化的情景考虑当事人行为的情景适宜性及其行动的迁移价值。其四是过分以来权威和后果。往往认为失败的案例中的行为一无是处,成功案例中行为完美无缺。使得对失败案例的分析中检讨态度的多,研究问题解决策略的少;对于成功的案例则倾向于摆功劳、摆苦劳。这种“失败了就拉客观,成功了就找经验”的做法对深入分析案例十分不利。况且,对成功或失败的判断往往依赖于领导、专家的拍板定论,没有教师自己的独立地思考和深入分析。
3、对于案例的写作,往往领导有要求,教师无热情。有的幼儿园甚至将其确定为考评教师的一项制度,量化成分数,与奖励挂钩。这种强制性的措施使得许多教师将案例的写作当成一项例行工作,应付了事。以至于教师没有真情实感和切身经历也不得不完成任务,结果是编出来的案例多,写真实经历的案例少,没有可操作性、更没有分析的价值。
4、在案例使用上,某些幼儿园的领导往往急功近利,想通过案例窥视教师思想的动态,揣度教师的心理变化。这种现象往往使教师写作案例时顾虑重重,不敢说真话。有的教师也将案例作为自我表白的手段,自我标榜的多,深挖问题的少。事实上,幼儿园领导更应该通过案例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教师将理论和经验转化为理念和实际的行动,同时改变单写改改批批了事的状况,选择有价值的案例供大家集体使用、交流分享,帮助教师及教师集体获得职业成长。
以上这些情况表明,幼儿园的领导、教师在选择、分析、写作、运用案例方面还需要切实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1、如何选择案例
案例是关于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的教育事件,有情节、有冲突;有特定的教育背景,如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应的背景资料等;尤其要反映幼儿教育工作复杂性,涉及到实际情境中的一项决策困惑或其他疑难问题,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如态度、动机、需要等。因此,案例要以真实的教育和生活事件为基础,是教师实际经历过的,有足够的、反映案例中的组织、情景、人员的相关信息,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及时新鲜。富有启发性。同时具有引起反思、争论的价值。教师可以在写作是有所加工,但目的是使之更能反映教育者面临的两难境地,以提高讨论和交流的启发性,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如何写作案例
案例写作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初学者宜采用条列式的案例写作方式,条列式案例分为:背景、事件、分析、评价四个部分,分别要求如下:
背景与事件:要全面、翔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实情景中的关键因素不可遗漏,特别要突出情境中的要素间的冲突――人物间的冲突、行为与结果的冲突、决策中的困境和困惑。对行动的陈述要反映幼儿教育工作复杂性,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分析与评价:案例分析是案例写作中的关键部分,要注意由案例透视理念的冲突与变化,透视深藏于行为背后的、乃至潜意识中的理念是什么。分析要注意条理清晰、将行为的意图和结果以及当时的情景反覆比照,联系相关理论、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在反思提升经验。分析中要注重问题解决策略的情景适宜性和合理性。
3、如何分析和评价案例
分析和评价是运用案例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有力武器,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梯。教师在分析案例时,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案例发生的情景之中,设身除地地参与案例中的角色冲突、心理冲突、经验冲突、理念冲突,这样,案例的意义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否则,案例分析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其一,注重反思行为背后的动机、理念、问题解决的策略乃至元认知方式(我当时是如何考虑问题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考虑问题)。人的行为受到动机的支配,受到个人的经验、理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外界相关条件的制约,其中经历―经验―理念背景,是其行为的内在原因。因而反思行为后面的理念支撑、甚至无意识行为的发生背景正是在寻找行为动机、行为意图、行为策略选择的依据的深层次原因。而其中冲突的发现、揭示和解决,可以促进教师思想和理念的提升,使相关的理论结合具体的情景得到诠释,并使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共识,为新的教育理念向教师的具体行为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其二、案例的分析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展开,常见的方法和程序有以下几个问题组成:案例反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哪一个问题最为迫切?哪一个问题有最为关键?案例中的当事人应该去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做?如何做?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案例的当事人实际上做了些什么?产生了什么后果?有什么影响?幼儿园的其他人员(如幼儿、家长、社区领导和群众等)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你认为他们会这样看待?案例中的情形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一情形?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形,是面临的困境得到解决?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在分析案例时,找出案例中反映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进一步分析的依托,这一步做不好,以后的分析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
其三、改变、提升元认知方式。果断的放弃是非两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多种行为策略的比较和选择要时刻参照案例发生的情景,注意反思行为及行为策略的情景适宜性,不要脱离具体情景绝对化的判断行为的优劣。这是因为:从理念向行为的转化过程受到许多不确定性的制约,行为不到位、预期的行为结果没有出现,问题出在哪里?在相关的各个因素中那个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相关的因素之间哪些关系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或虚无关系的判断都与当时的情景密切相关。对失败的、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案例更要注重分析行动及策略失当的根源,找出避免失败走出困境的对策。
其四、采用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方法,幼儿园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案例讨论和交流,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以集体会诊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要指导教师的分析案例,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以上仅仅是运用案例的技术问题,但调动教师参与反思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组织教师运用案例开展研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指导教师反思的方法和程序活动,通过分析务必使教师在反思中获得成长感、效能感。不断提高和保持教师运用案例和案例分析方法自主性、自信心,提高教师在分析案例中的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缩短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有助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多个预案。最终掌握反思技术和分析方法。养成反思的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
案例分析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