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采用二部轮换制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1-10 23:10
标题: 采用二部轮换制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一、情况描述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玩具少,幼儿间为争抢玩具而摩擦不断;由于操作材料准备不足或无法做到人手一份,只好牺牲部分幼儿亲自动手的机会;老师提问时,小手林立,但总见一些幼儿带着失望的眼神并伴着叹息不情愿地放下他们的手;在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和操作时,由于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关注和辅导,降低了任务完成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带来不愉快的以至失败的体验……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来自幼儿内心的呼唤:“老师,我也要玩这个!”“老师,你为什么不叫我回答!”“老师,让我也试试!”……
当幼儿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当幼儿的期望变为失望时,幼儿开始自己找乐,随之而来的是活动效率开始下降,活动秩序开始失控……

二、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活动时间的限制。
我国幼儿园在幼儿一日各项活动的安排上一般差别不大,各项活动及其之间的间隔均有相应的时间限定,如教学活动,小小班10分钟,小班15分钟,中班25分钟,大班30分钟;早操、户外活动、游戏、点心、午餐活动等也是如此。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工作,就会影响后面活动的进行,打乱正常的一日活动秩序,增加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制度的难度。
2.教玩具准备不足。
当教玩具充足时,鲜见幼儿有争执的行为,如剪纸时,人手一份剪贴材料、一把工艺小剪刀、一瓶不干胶,孩子们相安无事,努力“工作”,“工作”之余尚能相互切磋,交流经验。但当教玩具不足时,为了争得对材料的使用权,幼儿不惜明抢暗夺,探索、操作活动演变成教玩具争夺战,当初创造的欲望已被保卫材料的行为所取代,一些孩子抱着“战利品”躲来躲去,一些孩子则告状、哭闹或抱怨,老师忙于安抚、整顿,分身乏术。
3.幼儿园班额过大。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4周岁)25人,中班(4―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入小学前)35人。而实际上,一般幼儿园的班额都过大,这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使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并满足其需求,个别辅导则更困难。
4.幼儿的个别差异。
同一班的幼儿尽管年龄相同,但从出生时间上来考虑,他们之间年龄相差最大的近一年。研究表明,幼儿年龄愈小,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与空间愈大,他们的变化、发展是以月或半年来衡量的,所以体现在同一年龄班的幼儿身上个别差异十分明显。那些活跃、主动的孩子比那些胆小、退缩的孩子有更多的活动机会,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后者更易吃亏,失去锻炼的机会。还有一些孩子特别顽皮,自控能力弱,常常影响正常的学习和游戏,老师可能会因此剥夺其活动的机会以示惩罚。

三、幼儿活动的价值

幼儿园的活动一般有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劳动活动等。活动是幼儿发展的直接动力,活动推动或决定着幼儿的发展。正如维果茨基所说的,活动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因为活动满足了幼儿自由表达、活泼好动、探索操作的天性和愿望,活动发展着幼儿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幼儿科学精神的启蒙、主体意识的唤醒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应享受特别保护,予以机会的便利,使之在自由与尊严情况中,获得身心、心智、道德、精神以及社会各方面之健全正常发展。可见,发展是儿童的权利,保护儿童的发展权,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反复强调“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等。可见,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享受由此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应成为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四、实施二部轮换制的优势分析

笔者在幼儿园还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当笔者所带的实习学生上汇报课时及幼儿园老师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时,几乎看不到幼儿争抢操作材料或因为材料的不足而空等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老师们在进行这类活动时一般只带原来班级人数一半的小朋友参加,由于人数较原来减少,准备和利用操作材科比较充分,幼儿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探索的欲望得以满足,老师指导也吏得心应手。当然,老师也不会忘了另外一半小朋友,老师在试教时已经请这些小朋友帮忙了。不过,老师们在选择哪些小朋友参加公开活动时,或多或少没有按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
受上述做法的启示,笔者设想,能否在幼儿园采用二部轮换制,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所谓二部轮换制,即在开展目标明确的集体活动之前,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动”起来,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幼儿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在教室里由主班老师带领进行集体(或分组)活动,另一部分由配班老师带领进行其他活动(户外、游戏、区域等),然后轮换。二部轮换制可灵活采用,教师可依据活动能否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表达、探索、操作的机会为标准,决定是否轮换,并不是每项活动都需轮换。笔者以为,幼儿园实施二部轮换制的好处在于:
1.在有效教学时间内确保每个幼儿的活动权。
在规定活动时间内,由于幼儿人数的减少,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教师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每个幼儿的关注、辅导及评价上,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来自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这不仅能缩短或避免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也能使破坏秩序的事件大大减少,使师生在有效教学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2.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
教师备课时的教学思路(或设计)与实际施教会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面对一群性格各异、差异明显、背景不同的幼儿(他们往往不能很“配合”地“帮助”教师完成任务),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的因素。二部轮换的办法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反思的机会,通过第一轮活动,教师可尝试修改原有计划或程序,在下一轮幼儿活动中采用,并在对两者的比较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或经验。
3.有利于生成新课程。
实施二部轮换制,为教师与幼儿的密切接触提供了条件,教师可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生成来自幼儿自身的、能满足幼儿需要的、非预设性的课程,从而丰富园本、生本课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二部轮换制比较适合幼师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新教师上岗适应期的工作。
年幼儿童对权威的认同存在着“先入为主”,幼儿喜欢新老师是因为好奇,但并不服从,要让幼儿认同新老师,非一朝一夕能成,而二部轮换制可帮助新老师在同一时间里,只须面对一半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与幼儿相处、对话,这就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但实施二部轮换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如下:
1.衔接问题。
实施二部轮换制必然涉及到两部分幼儿轮换的时间要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等待。这需要主班与配班教师在设计方案时互相配合、注意观察,也可约定特殊信号互相告知,使之自然衔接。
2.场地问题。
如果两部分幼儿都安排在教室里活动,教室又比较小,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若教室足够大,则可用橱、柜相隔,方便双方的互换。
3.教师问题。
二部轮换制有可能会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而减少教师的备课时间,或由于教师外出而无法实施。

建议在幼儿园采用二部轮换制,只是对幼儿园教育方式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教工作者有责任不断探索适应幼儿发展的多种教育活动形式,让每个幼儿快乐成长!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