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残疾儿童的“幼年标志”及其对父母的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leiyongli
时间:
2018-11-11 00:01
标题:
残疾儿童的“幼年标志”及其对父母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亲子关系的研究是理解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注意力放在了父母的态度、教养方式、父母策略以及亲子关系的类型等问题敬探讨上。(孟昭兰,1994)但亲子互动是一个双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等待者和从属的参与者。他们至少是合作者,(斯特恩,2000)没有他们的合作,任何与之发生交往的意图都无法实现;研究者也注意到婴儿先天的气质类型对母亲抚养方式的影响。(孟昭兰,1997)更重要的是,儿童是亲子互动的发起者:儿童先天预设的“幼年标志”就是他们借以引发亲子互动及与其他人互动的第一手段。(斯特恩,2000)本文将讨论这种“幼年标志”的构成,分析残障儿童“幼年标志”的特点及其对父母的影响,并由此讨论其对早期于预的启示。
一、“幼年标志”的构成
“从客观的角度看,(为人父母)这份工作的内容好像是一个奴隶的工作。……是什么魔药使所有的生灵承担起这份苦差,而且还带着某种快乐的热情乐此不疲?……除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他们并不需要额外的奖励。”(安吉尔,1997)这是对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父母行为的描述,而孩子身上令人感到“天真可爱”的,正是他们的“幼年标志”。
所谓“幼年标志”,是指那些表明个体处于婴幼儿时期的特征,这些特征使他们在独立生存之前能够得到必需的照顾。洛伦兹(K.Lorenz,1952)基于对多种动物的研究提出,“许多物种的年幼者都需要特殊的养育经历,为其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社会化,他们最好能有某种手段确保这种养育行为唾手可得,……一种可能的手段就是使年幼者看起来不同于成熟者”。(参见斯特恩著,杨昌勇泽:《母婴关系》,第114页“参考书目”,辽海出版社,2000年出版)洛伦兹将那些特别属于年幼者的特征称为“幼年标志”(babyness):与身躯相比较大的头部;较突出的前额;位于面部中线以下、占面部比例较大的眼睛;圆鼓鼓的双颊等。(斯特恩,2000)洛伦兹认为这些幼年标志几乎适用于所有物种,如猫、狗、鸟和人类等。
斯特恩(2000)进一步指出:除洛伦兹提到的外貌特征以外,幼年标志还应包括婴儿所做表达情绪情感的动作,如微笑、不同的眼神、仰头张嘴、伸舌等。
然而,对于许多人,特别是母亲而言,还有另外一些来自孩童的特性触动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使他们自然地去亲近和帮助孩子。幼儿软软的身躯、嫩嫩的雕、柔稚的童声、笨拙的步态等都可能使人心中充满接近他、和嬉戏的柔情。此外,幼儿对抚养者全然的依赖、亲密无间的依恋、憨态可拘的撒娇、童口无遮的稚语等等,都是令人难以拒绝的。如果沿用洛伦兹“幼年标志”这个术语,那么,这些属于心理――社会性的特征,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幼年标志,吸引父母或其他有关的人去亲近、关爱幼儿。
综上所述,儿童的幼年标志可由三方面的特征构成,即生理特征、动作特征、心理――社会性特征(见下表)。其中,有些是儿童一出生就具有的,如大部分的生理特征;也有一些是在出生后很快发展起来的,如大部分的动作和心理――社会性特征,后者所起的作用似乎更强烈。
[TR]
[TD]
幼年标志
[/TD]
[TD]
基本描述
[/TD][/TR]
[TR]
[TD]
生理特征
[/TD]
[TD]
面部特征:与身躯相比较大的头部;较突出的前额;位于面部中线以下、占面部比例较大的眼睛;圆鼓鼓的双颊等
[/TD][/TR]
[TR]
[TD]
躯体特征:短而圆胖的四肢、软软的身体等
[/TD][/TR]
[TR]
[TD]
其他生理特征:光滑柔嫩的皮肤、奶声奶气的童音等
[/TD][/TR]
[TR]
[TD]
动作特征
[/TD]
[TD]
凝视、微笑、挥手、伸手让人抱、蹒跚学步、依偎、搂抱、牵手等
[/TD][/TR]
[TR]
[TD]
心理――社会性特征
[/TD]
[TD]
无助、无辜、信赖、依恋、咿呀学语、天真无邪、娇憨、视成人为权威等
[/TD][/TR]
由这些特征构成的幼年标志,便是人类的幼儿借以获取注意、照顾、关爱和交往行为的信号。被这些幼年标志所打动的还不只是父母,我们中的许多人愿意向婴儿车中陌生的婴儿微笑、招手,注目于草地上蹒跚的孩童,亲吻、拥抱我们能够接近的幼儿,这些莫不是被儿童的幼年标志所吸引。在此,姑且将这种被儿童的幼年标志等因素所引发的,对幼儿做出关注、亲近、照顾一类的行为称为“亲幼儿行为”。幼儿标志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引发周围人(首先是父母)的“亲幼儿行为”,从而获得儿童独立生存前不可缺少的关爱和照顾。“儿童优先”的社会原则是“亲幼儿行为”的一种社会表现,在其他一些群居的动物(如大象)中也可见到。
二、残疾儿童的“幼年标志”及其对父母的影响
即将为人父母者会对新生儿有种种预期,其中有些无疑与幼年标志有关,如外貌、声音、与父母的关系等。(斯特恩,2000;肯普,1999)肯普的研究(1999)指出,“当出生的婴儿与父母的期望不符时,(父母)便可能对其诸如尿裤子和哭泣这样正常的新生儿行为也看不顺眼,无法滋生爱意。如果婴儿出生时有病,或有一些先天缺陷,或长得不逗人喜欢,或木头木脑,那么父母与其关系可能会偏离理想的轨道”。另一位研究者也有相似的描述(斯特恩,2000):“构成婴儿‘丑’的因素可以是任何与幼年标志不一致的东西。……这些实际存在的东西对父母来说绝不是小事,可能会起伤害作用。”斯特恩(2000)还指出,假如婴儿生下来就有头、眼或嘴方面的畸形,父母常常就要体验一段激情休止期或部分的抑制期,(斯特恩提出父母对残疾子女的“激情休止期”是“以免对婴儿完全‘罢工’”,但他没有讨论这种“激情休眠”如何避免父母对婴儿的“完全罢工”。参见斯特恩著,杨昌勇译:《母婴关系》,第30页,辽海出版社,2000年)母爱会本能地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斯特恩认为这在物种生存和进化的意义上是有益的,尽管它不令人愉快。确实如此,从生存和进化的角度看,人对疾病和残障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厌恶。这种恐惧和厌恶与道德无关,只有当它指向带有疾病和障碍的人时,才是不道德的。
很显然,残疾儿童的出生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残疾不仅意味着儿童今后自身发展的困难,而且从一开始,儿童的幼年标志就部分地受损了。这使得他们在引发亲子互动时陷于不利条件之下,他们的父母可能会本能地出现“激情休止期”。
悲哀、抑郁、愤怒、绝望等情绪在激情休止期内占据父母的心灵,父母的“亲幼儿行为”会减少,“守着孩子发呆”,(吕铁力,2000)甚至会做出遗弃等严重的行为。不同的研究显示,父母与其残疾子女的互动,不像他们与非残疾子女的互动那样理想。(Marlo&Cook,1991)然而,多数的父母能够抵制和克服这种“激情休止”,有些还转而加倍的呵护这个“先天不利”的孩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激情的复苏”。
道义、责任无疑是促成激情复苏的重要因素,但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有文献记录残疾儿童父母对自己经历的描述,提到除了面对残疾儿的痛苦以外,他们和其他父母一样也得到养育子女的欢乐。(Robers,1986)一些早期干预方案着眼于提高父母从儿童身上得到乐趣的能力,也显示出积极的结果。(Maffo,1991)有理由推测,使残疾儿童父母“激情复苏”并得到为人父母乐趣的因素中,仍有儿童的“幼年标志”在起作用。因为无论何种残障,都不会使儿童“幼年标志”全部受损,这些未受损伤的幼年标志,继续诱发着父母的“亲幼儿行为”,使其强大的做父母的本能,压倒了对残疾的恐惧、厌恶的本能。
残疾的不同,幼年标志中受损伤的部分也有所不同。视力残疾可能使某些面部特征和动作特征改变;肢体障碍可能影响到某些躯体特征和动作特征;听力损伤可能导致与语言活动有关的动作和心理――社会性幼年特征的缺失,如缺少咿呀学语、缺少由成人声音引起的目光凝视和迫视等;智力障碍则可能使面部、动作、社会性等方面的幼年标志特征受到影响。但无论如何,大部分的幼年标志仍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心理――社会性特征,如无助、依恋、天真无邪、视成人为权威等。这些仍然存在的幼年标志,引发父母本能的“亲幼儿行为”,使之能够忍受孩子残疾所带来的痛苦。由于孩子的残疾,更强化了他的无助和无辜这样的幼年特征,一些父母便会加倍地呵护这个孩子。残疾儿童父母中比较普遍的“过度保护”现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三、对早期干预的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当父母面对儿童的残疾时,出现暂时的“激情休止”是一种本能现象,至少部分的原因在于儿童方面某些“幼年标志”受损,导致了父母的一种应激反应。如果可供父母利用的内外部应对资源严重不足(例如在原始的文化以及现代的一些个案中),这种应激反应可能导致遗弃和虐待。但在现代文明下,更多的情况是,“激情休止”可使父母深感内疚,因为他们将其对残障的本能恐惧和厌恶,当成是自己对孩子的爱心不足。这种对“激情休止”的内疚,加上残疾对儿童某些幼年标志特征(如前文所述的无助、无辜等)的强化,极有可能促成父母对残疾子女非理性的“过度保护”。如果能在早期干预的工作中,加入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助其澄清和接受自己的情感,则有望帮助他们更快地采取更有理性的对策,应对危机。由于残疾并不能损伤儿童所有的幼年标志,父母如能增强对那些未受损伤的幼年特征的敏感,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儿童残疾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一些研究为此提供了支持。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早期干预中的“双向愉悦模式”(mutual enjoyment model)和“社会性互动评价与干预模式”(social interactio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mod-e1)等,强调亲子双方都要从互动中得到满足和愉悦,致力于帮助残疾儿童父母提高从其孩子身上得到满足的能力,取得了积极的结果。(McCollum,1991)虽然没有资料说明这些模式利用了父母对儿童未受损伤的幼年标志的感受,但这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值得我们在早期干预工作中予以考虑。
四、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所论及的残疾儿童的“幼年标志”及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在国内外还鲜有实证研究的报告。一些相关问题有待澄清,例如,“激情休止”是所有的残疾儿童父母都会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还是有些父母可以避免;一旦出现,它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如何,哪些因素与父母克服“激情休止”有关;不同的父母对残疾儿童未受损伤的幼年标志敏感程度有何差异等等。如能对这些问题加以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残疾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为早期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幼年标志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