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不宜说学前儿童年是道德或是不道德的 [打印本页]

作者: leiyongli    时间: 2018-11-11 02:29
标题: 不宜说学前儿童年是道德或是不道德的
        学前儿童有道德吗?这一问题也许会使你感到奇怪:有学前儿童德育这一概念,当然会有学前儿童的道德。但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你也许会发现一些不尽一致的结论。
先从常识的角度来思考。
成人身上发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如果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认为这个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呢?成人干的一些缺德事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人们会不会骂他们不道德呢?显然不会。如果有人说学前儿童有道德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为“上纲上线”了。即使学前儿童存在一些行为或习惯上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归因于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顶多冠以“淘气”、“不懂事”而已。
再从道德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
道德哲学认为,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如果一种行为是不情愿地产生的,那么不管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益处,它仍然算不上道德行为。由此看来,如果能证明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没有自觉的目的,也就证明了学前儿童没有道德。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所谓他律,就是儿童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所谓自律,是指儿童以自身具有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行为的好坏。只有达到了“自律”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问题。而他律与自律的分水岭大致是7岁,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五六岁以前的孩子是不具有道德问题的。
学前儿童的违规行为可以说是不好的,甚至可以说,做这种事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我们并不能说他是“不道德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学前儿童并不真正了解某些规范的道德涵义,他的意图性还很差。儿童对说谎概念的认识便可证明这一点。谎言,有避免伤害别人而做出的没有恶意的谎言,有为损害他人而讲的恶毒的谎言,大多数成人会区别这两种具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意义的谎言。但皮亚杰报告说,8岁以下幼小儿童不能做出这种区别。他们认为,谎话等于伪报事实:叙述的情况与客观真实的距离越远,谎言就越大。也就是说8岁以下的儿童还无法区别行为的意图,当然也就不能以行为意图的善恶来评价行为是否道德。后来有人纠正皮亚杰的研究,指出皮亚杰把不能正确判断谎言的年龄上限定为8岁,有些过大了。但无论如何,皮亚杰的这一报告说明了幼小儿童还认识不到道德意图。没有道德意图,也就难以自觉去做道德的事。
但这并不是说幼小儿童就远离了道德。在这一时期,未来的自律性道德尽管还没有在个体身上具体表现出来,但却正悄悄地在幼小儿童那里蓄积着力量。幼小儿童正悄悄地孕育着自律性道德的根,悄悄地准备着催发自律的嫩芽并使其破土而出,尽管幼小儿童自己并未意识到道德正在他那里悄悄地生根。这个根是人类的道德本性,是生命进化的结果。这个根实际上就是孟子所谓“四端”。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种根本善,在人性中便具有潜能或潜在的形态,并不是本来没有而由后天修练的或强加的。孟子认为,仁仪礼智四端的初始形态在个体那里表现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引丑》)也就是说,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端就像生理器官那样,是确确实实存在于人那里的,尽管四端不像生理器官那样可以直观地看到,而是抽象地存在于人心人性之中。
生理器官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道德也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即道德发生发展的过程。尽管皮亚杰、科尔伯格也认为自律的道德才真正具有道德意义,但他们又指出,自律道德本身有一个发生的过程,它在个体那里是逐步发生发展的。因而研究道德发生发展不可能不研究幼小儿童。幼小儿童虽然没有成熟的道德(自律道德),但道德却在他那里发育、发展着。为了形成成熟的道德,那么,我们就必须为它的前身提供发育发展的条件,实际上这便是幼小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学前儿童德育概念并不意味着学前儿童已具有成熟的道德,而是意味着促使道德在学前期顺利萌芽,从而为形成成熟的自律性道德提供发展上的前提与保证。
总之,我认为我们不能说学前儿童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我相信,没有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幼小儿童。我相信,蒙台梭利会支持这种看法的,因为她似乎也具有这样的观念。她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他还生活在道德观念之外。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邪恶,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即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岁以后,“儿童才开始具有是非正误意识,不仅是关于自己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蒙台梭利著,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3年,第499页)可见,蒙台梭利也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是不存在道德问题的。
我为什么要证明学前儿童没有道德问题呢?大家都知道有学前儿童德育这一概念,而这容易使人想当然地认为学前儿童是有道德问题的,且这种观念又是造成学前儿童德育成人化的重要根源。倘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能够得以澄清,那么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内容乃至方法,就能把握在适合学前儿童实际的水准上。


           关键词:学前儿童道德问题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