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变“节外生枝”为教育契机――谈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1-11 05:05
标题: 变“节外生枝”为教育契机――谈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学过程中充满变化。教师预设的活动常常因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而受到影响。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变“节外生枝”为教育契机,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想结合二则案例,谈几点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
一、对突发事件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椅子风波
在一次中班语言活动中,教师正指导幼儿看图讲述。突然,一个孩子不慎从椅子上滑倒在地,椅子随之倒地,发出 “嘭”的响声,因为当时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听课,教师很紧张,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是继续按计划组织活动。孩子们见老师没说什么,就有意识地把椅子一次次地推倒,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嘭嘭”的椅子倒地声,“嘭嘭”声盖过了教师讲课的声音,教学活动再也无法进行下去,教师只好草草收场结束活动。
这是一个对突发事件处理不成功的案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教学中,突然出现椅子倒地发出响声的情况后,教师不能随机应变,而是紧张得不知所措,缺乏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
2.教师对儿童没有足够的认识。教师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知道幼儿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的特点,当出现第一张椅子倒地的情况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关注,以致出现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3.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不予处理,这说明教师只是把教学活动当成向家长、老师进行汇报的展示或表演活动,教师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计划能否完成,却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看成是教学以外“令人头痛和伤脑筋”的事。殊不知椅子倒地这件事,其实隐含着许多的教育契机,可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
案例二:雷雨事件
教师正在组织教学活动,天色突然暗下来,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雷阵雨。此时,全班幼儿乱作一团,有的幼儿高喊:“下雨了!下雨了!”有的幼儿跑到老师身边害怕地搂着老师。这时,老师沉着冷静地对孩子们说:“不要怕,有老师在呢!来!都到老师身边来。”孩子们听老师这么一说,很快安静下来。接着,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夏天的雷雨,还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幼儿不再感到恐惧,而且玩得十分高兴。
这是一个成功地处理突发事件的教学案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对孩子充满着爱,“不要怕,有老师在呢!来!都,到老师身边来。”话虽不多,却表达出老师对孩子的一份爱。曾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由此看来,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基础,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2.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师沉着冷静、临阵不慌,果断地采取了措施,先用充满爱的语言和动作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安静下来,然后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幼儿开展活动。
3.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生活即课程,教育资源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下雷阵雨”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教师及时把它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情境,组织幼儿观察夏天的雷雨,并学唱有关歌曲,消除了幼儿的不安情绪,吸引幼儿更为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
1.教学疑难――妥善接转。
由于受教师所提问题以及实物、教具的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提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
例一:在一次“认识四季”活动中,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桃花、荷花、菊花、腊梅四幅图片后问幼儿:“春天什么花儿开了?”一个孩子回答:“桃花开了。”老师又问:“春天还有什么花开了?”没有人回答,不一会儿,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回答:“春天来了,荷花开了。”
例二: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正在给幼儿讲《兔妈妈和它的孩子》的故事,一位小朋友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兔是白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灰色的?”在创编故事《猫医生过河》的活动中,一位幼儿问教师:“猫为什么不能游泳?”
例三:某中班在进行“动物怎样过冬”的科学活动,当教师和幼儿讨论“哪些动物要冬眠”时,大多数小朋友认为乌龟是冬眠的,可有一位幼儿站起来说:“乌龟是不冬眠的,我家饲养的两只小乌龟到现在也没有冬眠。”
幼儿在活动中敢于提出不同看法,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教师不能只考虑教学过程的计划性,或只顾及教师的权威,不容许出现容易引起混乱的“节外生枝”,教师应将幼儿提出的问题作为引发新的学习活动的良机。对于前面案例中幼儿提出的―些问题,教师要及时接纳,给予肯定,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有谁知道猫为什么不会游泳?”“是啊,有谁知道小兔为什么有白色、黑色、灰色?”“xx小朋友有不同看法,他觉得乌龟是不冬眠的,他家饲养的两只小乌龟到现在也没有冬眠,xx小朋友你来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小乌龟是不冬眠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有些时候,教师面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自己也不明白,这时老师不能不懂装懂,胡乱回答,而应采用暂时悬挂法,把问题先放一放,同时鼓励幼儿课后去进一步探究。
2.意外事件――以变应变。
例一:在一次户外观察花的活动中,教师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花的颜色,突然一位小朋友喊起来:“蝴蝶,蝴蝶,有蝴蝶!”其他小朋友听见喊声都跑过去,争着去看蝴蝶。
例二: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教室外突然传来了响亮的喇叭声,有的孩子捂住耳朵大叫:“闹死了!闹死了!”有的孩子则很快离开座位夸张地模仿起敲锣打鼓吹喇叭的动作,教室里热闹极了,响亮的铜鼓喇叭声使谈话活动无法再继续下去。
意外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造成更大影响,因此,教师要以变应变,及时把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如在“椅子风波”中,教师可以走到该孩子面前,轻轻摸摸孩子的头,说声“没关系,下次小心一点”,并帮助孩子扶起椅子,这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了老师身上。在“蝴蝶”案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以变应变法,当看到幼儿都追向蝴蝶时,教师也可跟在后面说:“蝴蝶最喜欢花,我们看看蝴蝶飞到了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花上玩耍,喜欢和哪些花交朋友?”这样的提问,既可转移幼儿的兴趣点,又可把活动引回到原来的轨道中。当教室外突然响起响亮的铜鼓喇叭声时,教师再要求幼儿继续进行谈话活动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时教师同样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法,让幼儿跟着音乐做敲锣打鼓吹喇叭动作,这样,幼儿会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而且能够从中体验到快乐,身心愉悦。
3.自身失误――巧妙纠正。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尽管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做了认真的准备,但仍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常常会说错话、拿错教具、实验操作失败等等。面对自身的失误,教师要态度诚恳地承认失误,并巧妙地纠正,让失误成为教育契机。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看图讲述时,张贴好的动物图片突然掉到地上,幼儿全都叫了起来,有的幼儿还跑上去捡图片。这时教师表现得非常镇定,面带微笑地说:“小动物没站稳,摔到了,谢谢小朋友把它扶起来。”再如在一次计算活动中,教师把“5+3=8”写成了“5-3=8”。后来教师自己发现了,可并没有马上纠正,而是将错就错,继续引导幼儿观察:“谁能发现老师哪里写错了?”幼儿指出错误后,教师接着说:“老师真粗心,下次你们写的时候可要细心。”由于教师对自身失误的巧妙处理,这个事件成为了教育孩子的契机。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节外生枝”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要机智地面对每一个突发事件,让每一次的“节外生枝”都能转化为教育契机。


          关键词:教学活动突发事件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