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由”与“控制”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1-11 13:45
标题:
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由”与“控制”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尊重幼儿”“给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等观念深入人心。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很多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示范一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给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但是,很多教师感到在“发挥幼儿主体性”与“教师指导”之间难以权衡。教师的这一困惑实际上反映了教育中如何把握“自由”与“控制”的度的问题。
一、“自由”的含义及意义
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但对自由的理解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与权威相对立,认为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它强调个人的爱好、兴趣及选择,反对权威的约束与控制,权威的指导越多,个体享有的自由就越少;另一种并不反对权威,认为没有权威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强调个体对规则和规律的把握和遵从。艺术活动中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它强调的是个体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律指导下获得的自由。
儿童画是艺术.更是儿童心理活动的表现。幼小儿童把绘画作为表现自己的手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创造美好而丰富的人生,而这功能是通过自由实现的。“艺术的理想就是一种快乐的自我表现。它要求具有想象力,因为艺术就是要通过使我们的行为个性化和富有独创性来创造高层次的自由。”[注1]
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注重幼儿本人的心理活动和意愿,尊重幼儿自己对内容和画法的选择,着眼于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把幼儿的潜力挖掘出来。这也是艺术教育的真谛所在。而传统的“示范一指导”绘画教学模式正是由于教师的过多指导与干预.使幼儿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从而压抑了幼儿的个性,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宗旨。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才能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
二、美术活动需要教师的“控制”
“自由”并不代表不受限制、随心所欲,人只有在理性、规律和权威的指导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正如社会规范不是为限制人的发展而存在的,教育规范的作用在于保障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自由发展,所以教育规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体更好地享有自由,获得全面发展。在绘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自由地表现自己,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适当“控制”,精心策划、铺垫和循循善诱。
三、教师应当如何“控制”
教育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师不恰当的“控制”会压抑幼儿的个性,束缚幼儿的发展;适时、适度的“控制”,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控制”幼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尊重幼儿的个体独立性为前提
任何幼儿都应享有与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的自由权利,我们不能以幼儿尚未成熟为借口,剥夺他们应有的自由。这就要求教师把幼儿看作发展中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的情感、思想,与幼儿平等地交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控制”仅仅是因为幼儿需要帮助,而不是因为幼儿无知无能,“控制”也并不意味着幼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建议与命令。我国学者金生铉指出:“当一个社会在制度和社会治理上把社会成员当作理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的时候,当一个人作为一个理解的、自治的存在而不是隶属于任何精神监护权威的时候,启蒙就真正地存在了,理性精神才能张扬,德性得以养成,个性得以确立。”[注2]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而一个民主、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潜能,创作出一幅幅
好的作品。
2.以鼓励幼儿自我表现为着眼点
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其生理、心理的发展都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他们观察和表现外界事物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理解成人讲授的技巧与规则。因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表现的主要不应该是绘画技巧,而是幼儿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应着眼于幼儿的自我表现,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幼儿有想表现自己的需求以及自信心,绘画的技巧与规则只是幼儿表现自我的一种手段,而不应该是目标,过于追求技巧与规则会使幼儿被技巧与规则所奴役。
3.以激发幼儿兴趣为立足点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产生思维的基础和求知的内在动力。幼儿美术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立足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否则会破坏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在绘画活动中不应该强调幼儿画得如何像,色彩用得如何好,但是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绘画技巧还是需要的。没有任何经验基础的创作可能会让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还应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培养幼儿相应的绘画技巧,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为他们自如的创作提供知识和能力的“给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也应注重创设自由的、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发现这些“给养”。如,教师在每次绘画活动中尽量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应该明显包含想让幼儿发现的某种特定审美特征或技术特征。组织活动时,可以让幼儿自己来观察、讨论,发现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审美要素或技术要素,这样会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与欲望,幼儿自然就会投入创作,并且会在创作中自觉使用这些他们“自己发现”的审美要素和技术要素。
4.以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经常会在不同的环节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与指导。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决定是否干预以及如何干预时应该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考虑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以及能够达到的水平,因人而异地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教师“控制”的程度和方向应该是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于那些胆小、不敢自由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幼儿,可通过鼓励等多种方式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主动去创作。对于那些受技能技巧的限制而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幼儿,一方面应鼓励其自由作画,另一方面应逐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获得必要的技巧。对于那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而反复画同样的画的幼儿,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他们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霍顿・库利著.社会过程.洪小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6
[2]金生铉著.规训与教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