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1-13 01:11
标题: 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对幼儿来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依常规、寻求各种答案,发现新事物。笔者认为,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从选择手工活动的材料入手,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手工活动的材料不计其数,许许多多的自然物、动植物为幼儿提供了天然的手工材料,废旧物品也可以变为自制玩具的好材料。在每种材料的特点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要引导幼儿去发现这些联系,就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本地秋收后,玉米地里留下大片的玉米杆,待玉米杆水分干后,剥了皮的玉米杆芯松软,便于用小棍或牙签穿插连接,这是幼儿制作玩具的一种天然材料。首先,我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到玉米地里收集长短不一的玉米杆,让幼儿参与寻找手工材料的过程,初步感知材料的性质。接着让幼儿玩玉米杆。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有的把玉米杆当“枪”、当“剑”、当“金箍棒”玩游戏;有的当小棒数;有的排序。这时教师可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给予指导,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及有趣的玩法,允许幼儿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地玩。最后,引导、鼓励他们用玉米杆制作玩具。不一会儿,幼儿就做成许多新作品:小人、小飞机、小枪、足球门、小凳子、小马鹿等。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怎样让拼摆的玩具连在一起?”幼儿想到了用胶水粘、用透明胶粘、用针缝、用棍子插接等多种方法。为了方便快捷,我们共同选用牙签和玉米杆皮来插接。这时,教师再把连接的技能技巧教给幼儿,一个个形象逼真的玩具就通过幼儿的巧手制作出来了。他们制作的玩具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模式。幼儿在这种自由拼摆的活动中,思维被拓宽了,头脑也变得灵活了。
       二、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为了参与和有效地组织幼儿活动,我总是注意书报杂志、衣着服饰、居室布置,注意搜集手工制作资料,寻找灵感。如在春季青蚕豆上市的时候,我便设计了“蚕豆制作”的手工活动。即用蚕豆和牙签(小棍或火柴也可以)拼插成小娃娃、小鸡、小马鹿。看到生活中常用的吸管,就想到用吸管编织地毯、吹画,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细铅丝穿成蝴蝶、眼镜、花、手链等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他们做出一些老师没有想到的新玩意,这对发散思维的培养非常有效。
     又如,在一次手工课上,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粗细不一的废旧纸盒,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各显神通,制作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手工作品。孩子们先是摆弄纸盒,然后拼拼剪剪,画画贴贴,不一会儿就做出机器人、小火车、卡车、客车、电话、手机、电视机等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而且各人做的样子还不相同。对幼儿的创新意识,我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对想像独特的幼儿,我还送给他们最喜欢的小红花。
       三、在想像和创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幼儿期是思维最灵活、想像最丰富的时期,尤其是5~6岁的幼儿,其想像已从贫乏和零碎逐步向丰富和完整过渡,同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创造性。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启发和精心的指导,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拓展,让幼儿独特的想像充分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大有裨益。
     大自然中的石头形态各异,可以巧妙地利用神奇的石头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在指导幼儿进行石头拼贴画时,我先让幼儿观察范例“太阳”,并提问:“它是什么做的?”(石头、毛线),“圆形的石头还能做什么?”幼儿回答:“小花、大树、人头、小动物……”这样,幼儿的思维就插上想像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神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当幼儿在拼搭和粘贴画面时,他们没有模仿老师的范画,而是自己粘贴出一些组合画面:有花草树木、房屋,有小动物在表演杂技,他们还用毛线、彩色纸来装饰花纹、粘贴水草,用胶泥做眼睛、嘴等细小部分。
     动听的故事,生动曲折的情节,可以丰富幼儿的想像,再结合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图片,则更能丰富幼儿的联想。因此我利用手工材料制作故事,鼓励幼儿听、看、讲、演,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例如,幼儿在欣赏故事《聪明的乌龟》后,我启发幼儿用核桃壳制作故事内容。他们把核桃壳剖成两半,用一半来做乌龟的身体,用橡皮泥做头、四肢、尾;有的把一半核桃压在纸上印出外轮廓,再画出乌龟的头、足、尾,然后将画好的图样剪下,粘在核桃壳上;有的小朋友做的乌龟缩着头和尾;有的缩着四条腿;还有的流着眼泪。他们还在核桃壳上粘上小纸条当小乌龟的提篮;用牙签插一纸片,再用橡皮泥固定在核桃壳里,当小乌龟的小船。幼儿们做的一个个手工作品,正是幼儿发散思维的结果。
     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乐,不仅能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使他们增长智慧,丰富想像,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我在指导幼儿欣赏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动物狂欢节》的音乐后,启发他们边观察边想像,并把想像的内容利用费旧物品制作成手工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幼儿用蛋壳和辅助材料彩色纸、橡皮泥等,做成小兔、小狗、小猫……还用它们进行表演。通过听故事、听音乐,创设情境,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总之,手工制作活动是发展幼儿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手工材料的选择,引导幼儿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在制作活动中精心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大胆想像和创作,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手工活动思维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