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的分析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gwei
时间:
2018-11-19 03:50
标题: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的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
班级中的益智
游戏
区不是个别化教学的场地,也不是完成操作作业的区域,而是引发幼儿不断发现和探索行为的充满乐趣的地方。教师应投放能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究性的、引导性的
游戏
材料,并善于发现幼儿的自发学习,同时给予有效的支持。
幼儿园
游戏
区域分为角色
游戏
区、建构
游戏
区、语言阅读区、表演
游戏
区、科学发现区、美工区、益智区、操作区等。其中益智
游戏
区是通过幼儿的摆弄、操作、
游戏
,来发展幼儿的感觉,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等等,让幼儿在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启迪智慧。但因
游戏
材料投放的问题,很多幼儿不愿选择益智
游戏
,幼儿感受不到参与益智
游戏
的快乐与有趣,班级益智区参与率低。
现将益智
游戏
材料投放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益智
游戏
是
游戏
,不是个别教学。
游戏
是幼儿自发的学习,但学习不一定是
游戏
,区域中一些无
游戏
情节的分类、排序不是
游戏
。很多老师习惯于将数学或蒙氏活动中没有完成的部分,放到益智
游戏
区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是在使用高结构化的材料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不是
游戏
。
(二)测查、改错的材料多于用来探索、发现的
游戏
材料。
多数益智区里投放了大量测查性材料,而不是让孩子用来探索的材料。很多教师以图形标记的方式交代任务,幼儿识别图形标记比完成任务本身还难。一旦完成任务后,材料就失去继续
游戏
的意义了。另外,
游戏
中还多以纠错的方式让孩子接触新知识,导致幼儿失去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性体验。
(三)作业材料多,
游戏
材料少。
教师提供的材料限制了幼儿在活动区的自发
游戏
与自主探索,投放的学具多于玩具,这些学具都是高结构的作业材料,而不是低结构或非结构的
游戏
材料。教师益智
游戏
材料自制的过程,就是将本来开放的材料(如各类小棒)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结构化了的过程。是一个限定玩法的过程,一旦高结构化,往往功能单一,幼儿的兴趣性降低。即使自制的材料承载了多项功能,如不仅练习长短的分辨,还练习区分颜色,但功能还是固定的,幼儿没有自主性。幼儿的活动意愿被材料控制,而非幼儿控制材料。
二、反思与解决思路
(一)区分
游戏
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概念,使幼儿真正通过
游戏
获得发展。
对幼儿来说,
游戏
就是学习,
区域活动
中的益智
游戏
是幼儿带有自主性的个别化学习,是幼儿通过发现、感知、体验而进行的过程性学习,是具有开放性的低结构化学习。
游戏
能反映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
游戏
能巩固幼儿的发展,因为
游戏
中有大量的自发的练习性行为;
游戏
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
游戏
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是幼儿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
(二)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具有探究性、引导性。
经常看到的测查类的材料实际上是接受式的完成作业,我们倡导的是具有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和具有
游戏
性的自发式学习。这样的材料会引导幼儿将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表现,会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
1.材料的探究性:探究性的
游戏
材料应留给幼儿更多的操作和创造空间,保证幼儿与材料充分的互动。简单的动手操作和机械训练,并不具有探究性。在学习匹配和对应时,教师经常好使用“点子和小动物身上点子对应”的
游戏
,这类材料不具有探究性,
游戏
的答案是唯一的。益智区的
游戏
材料,应多考虑材料的多种可能性。例如,
游戏
“毛毛虫”,教师提供了毛毛虫的身体和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各种圆片,孩子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装饰。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