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浅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1-19 09:44
标题:
浅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会。二十一世纪要求我们的孩子在孩提时代起就学会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和平共处,而这些正是我们最缺乏又是最紧迫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的确,通过与环境之间积极协调、统一,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想象,操作技能等,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在协商、谦让、交换、分配的愉快氛围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尝试开拓和创新,体验成功和挫折。为此,我们以学习陈鹤琴思想拓宽”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研究思路”,尝试在游戏职工培养幼儿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共享等等健康心理品质,使幼儿身心素质有一个质的突破。
一、主动参与,共享成功,帮助幼儿形成“共存、共事、共荣”的心理倾向。
从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既不能不顾及孩子的个人利益,也必须教育孩子学会协调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群体利益的关系,这是可培养孩子学做社会人的基础。
1、倡导以“尊重”为核心内容,正确协调幼儿个人利益。
陈鹤琴思想作为当代进步思想,它不仅借助亲子模式,更强调爱的内涵是尊重,这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爱的核心内容。幼儿的社会化水平层次比较低,往往存在个人价值趋向,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时候只想到自己的好处,很少顾及别人的好处。举个例子:丹丹有块好吃的巧克力,她很想自己吃掉,但老师往往要求他与同伴们“分享”,当她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时,是否可以允许她独自享受呢?是不是一定教育到同意分享才是教育的成功呢?显然,这并不符合尊重和照顾孩子个人利益的原则。因为,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完全可以不与别人分享。相反,到是教育幼儿懂得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强人所难,知道想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当然,这是这会化的最低层次,我们不能满足这样低水平的社会化教育。
2、倾注信任和激励的情感,引发合作欲望。
孩子的社会化水平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要引导、诱导、辅导、不能拔苗助长。如果孩子的社会化水平只在个人价值趋向上,教师硬要他表现出合作价值取向的行动和内心体验。那么,尽管他的回答是会让老师满意,但是他的内心恐怕是痛苦的。陈鹤琴在进行幼儿心理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一套德育原则和方法《训育的基本问题》一文确立了训导13条原则,给予幼儿合作的良好情感体验。我们用老师特有的细心、耐心向孩子倾注融融的爱意,信任、赞许的目光、温柔的话语、允许孩子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时候既想到自己的好处,又顾及别人的好处,这是孩子社会化水平的又一个层次。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如孩子能拿出一点巧克力来与小伙伴分享。那他就提高了一点社会化的层次,应当受到表扬或鼓励。
能在行动上让别人得到的好处多,又能从心理产生愉悦感的孩子,他们的社会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这正是合作价值趋向的表现。对于孩子而言,要使他乐意与人主动合作,需要时间,需要有积极情感体验和支持,更需要承认的关爱和鼓励。游戏中,创造一个平等、接纳与爱的气氛,多少次不厌其烦地鼓励他,又有多少次,我们牵着他的手,引导小朋友与他合作……渐渐地,老师的信任,激励的态度,使孩子情绪放松,体验内心的喜悦,从内心为别人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得到的好处更多一点而高兴。合作将在他们心目中成了一件向往的事,一种美好的感觉。
二、学习生存和发展――充分发展幼儿适应环境求生存,改造环境求发展的能力。
每个人若要求得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而这种个性,自主性只有与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结合在一切,才能产生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也才能在未来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在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在再现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容易自然的接受。游戏一方面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以发展自动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规则的限制。这就使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俩系,相互渗透。
如:幼儿告状“案件”屡屡发生,但常以评判是非的“法官”身份去断“官司”,其结果是幼儿之间发生的争吵双方中间,抚摸孩子头或拉着他们的手,认真听他们述说,鼓励幼儿敢于坚持正确据理争的精神。同时也激发幼儿勇于认错的精神。这样,不但问题迎刃而解,争吵得以真正平息,孩子的个性也得意显现。
陈鹤琴很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交往是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入广泛地进行社交活动的前提条件,教育幼儿学会交往也就是培养孩子积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在各种场合中善于言词,善于应对的能力。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语言和非语言的交往方式。如:学习小手指勾一勾,拍拍同伴的肩,注视对方并微微点头等动作来表示“我们一起玩”等等,克服合作中的障碍。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迁移,如:幼儿学会说:“请你帮帮我,好吗?”这种“请……好吗?”的句式迁移到游戏中,强化幼儿的交往行为方式。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及时根据情况,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提高社交技能。
成功的游戏离不开伙伴,有趣的游戏离不开伙伴,孩子在这种愉快,自主的气氛中,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只有在丰富感性经验中,才能挖掘出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为此,我把教育空间延伸到户外,加大教育信息量,奶牛场,养鹿场,飞机场,马山等等都留下了孩子的足迹。为使幼儿创造力能到充分,全面发展,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激发想象的环境,正面强化幼儿创新举动。如:开展“未来的无锡”设计活动,通过外出参观照片对比,鼓励幼儿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孩子个个发挥了聪明才智;高耸的“摩天大楼”,贯通东南西北的“高速公路”,小别墅式的“幼儿园”,古色古香的“酒店”等。这些构思奇特的设计图,是孩子友好合作的成果,想象创造的缩影。在老师热情洋溢的赞许中,孩子门饱尝了创造前的艰辛,创造后的喜悦,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开拓、创新。
三、学会爱和施爱――懂得理解别人和爱他人。
“教训小孩子爱人,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陈鹤琴把做人和国家利益紧密结成其中的德育目标。可见,爱是社会人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已坐在幼儿园的课桌旁,就看我们今天如何去教育,去引导。今天的幼儿教育应该把学会关心作根本的指导思想,懂得理解别人和爱别人,然而目前幼儿的现状都不尽人意。有的孩子游戏时,可以象母鸡般地搂抱玩具熊,呵护小鸡小鸭,却多自己同伴声色俱厉,胆大妄为。在亲子活动时,谈到“妈妈如何爱你”的问题时,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答案内容很丰富,而谈到“你是怎样爱妈妈的”回答的问题很少,答案仅仅是“我帮妈妈擦桌子”等简答几项,坦然接受他人的爱,而无爱别人的意识,已成为普遍的幼儿心理品质。
为此,我们在游戏中推出了“心情盒子”这一心理辅导的活动区,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让幼儿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中,选择代表自己情绪的心情夹子。佩戴在胸前,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同时亲身感受同伴的喜怒哀乐。当孩子们面对面,脸上洋溢着喜悦时,孩子们会相互说手,让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当孩子们看到伤心的同伴,孩子们纷纷伸出一双援助的小手,来到朋友身边,为他疏导,为他鼓劲,还时时劝慰朋友说:“没关系,告诉我,我会帮你的。”“失败了,没有关系,我们再来试试。”孩子们正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理解和接受别人的爱,如何去理解别人和爱别人。这成为我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的情感在这一瞬间再一次得到升华。
爱的性质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忘我的,不求回报的奉献行为,而只有真正学会了受爱和施爱,一个社会人的形象才会站在我们面前。
陈鹤琴思想是以“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主旨,以幼儿教育为始端和根基的。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在陈鹤琴思想指引下的一次新的尝试。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将成长为新世纪最强健的主人。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第18期专题:
关键词:
幼儿心理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