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园大班教学实录与点评:“小虫青青”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1-19 22:25
标题: 幼儿园大班教学实录与点评:“小虫青青”
设计意图: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给幼儿讲述了《青虫变蝴蝶》的故事。活动结束时,许多幼儿饶有兴趣地问我一些关于小青虫的问题,如“小青虫是怎样趴在叶子上一动不动的?”“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飞走的?”由此我发现幼儿非常喜爱小青虫,对小青虫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创编了故事《小虫青青》,并编制了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使幼儿通过音乐故事表演来满足好奇心和表现欲。
原创音乐《小虫青青》鲜明的节奏变化和逼真的声效,带给幼儿极大的听觉想象空间,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该教学活动设计的主旨是引导幼儿感受与想象音乐内容,理解音乐元素的变化,把握故事情节变化和角色转换的表现特点,达到音乐与表演的统一。
目标:
1.理解故事《小虫青青》的情节,尝试结合音乐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2.感受合作表演带来的乐趣。
准备:
1.幼儿了解小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原创音乐《小虫青青》,原创故事《小虫青青》。
3.小青虫、大公鸡头饰,道具,树叶,CD播放机。
过程:
一、倾听配乐故事
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虫青青》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
(教师以完整的原创音乐《小虫青青》为背景,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并有意识地让故事情节的变化与音乐元素的变化相匹配。)
师:故事里都有谁?
幼:大公鸡/蝴蝶/小青虫/蚊子。
[提问的目的是让幼儿记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二、根据配乐故事设计表演动作
(一)教师分段讲述配乐故事,表演大公鸡的动作,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和故事情节创编小青虫的动作。
师:下面我们一边讲故事一边来表演。老师扮演大公鸡,你们扮演小青虫,注意倾听音乐。
1.播放音乐第1小节到第8小节,见谱注(1)(2)。
师:天亮了,小青虫来到草地上快乐地爬呀爬呀,小青虫是怎么爬的?
(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
2.播放音乐第9小节到第14小节,见谱注(3)。
师(提示听音乐的变化):忽然,谁来了?
幼:大公鸡。
师:一只大公鸡恶狠狠地走过来,这时小青虫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
幼:非常害怕。
师:你们做做看。
(幼儿用各种动作和表情表现小青虫害怕的样子。)
3.播放音乐第1 5小节到第33小节,见谱注(4)(5)(6)。
师:大公鸡恶狠狠地走过来,一把抓住小青虫,小青虫拼命哀求大公鸡别吃它。这时,小青虫是怎样说的?它是用什么样的动作去哀求大公鸡的?你们一边说一边做做这个动作。
(幼儿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哀求的样子。)
师:大公鸡有没有同意小青虫的哀求?
幼:同意了。
师:对,大公鸡点点头,轻轻地把小青虫放到了叶子上。
4.播放音乐第34小节,见谱注(7)。
师(提示音乐转换):哎呀,下雨了。小青虫赶紧避雨,它是怎么避雨的?
(幼儿设计各种避雨动作,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大公鸡也赶紧过来帮忙遮雨,它会怎样给小青虫遮雨?
幼:用裙子/衣服/翅膀。
5.播放音乐第35小节到第40小节,见谱注(8)。
师:太阳出来了,小青虫热得直冒汗,让我看看小青虫热成什么样了?
(幼儿表演热得冒汗的动作和表情。)
师:大公鸡赶快帮忙给小青虫遮太阳和扇风,心想别把小青虫热坏了。
(幼儿用衣服、裙子、手臂等表演给小青虫扇风。)
6.播放音乐第4 1小节到第56小节,见谱注(9)(1O)(11)。
师:夜深了,小青虫是怎样打瞌睡的?
  (幼儿表现小青虫打瞌睡的动作和表情。)
师:蚊子出来了,大公鸡赶紧打蚊子,可它不能把小青虫吵醒。你们来表演一下,大公鸡是怎么打蚊子的?
师:最后大公鸡累得怎么样了?
幼:睡着了。
7.播放音乐第57小节到第74小节,见谱注(12)(13)(14)。
师:吱啦啦……谁出来了?
师:一只小蝴蝶使劲地从茧里钻出来。你们来表演一下蝴蝶怎样使劲从茧里钻出来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设计小青虫挣扎着从茧里钻出来变成蝴蝶的动作。)
师:小青虫从茧里钻出以后,它就怎么样了?它还喊了一句什么?你们做一做,说一说。
师:这时大公鸡在干什么?
幼:睡觉。
(教师表演大公鸡趴在地上,幼儿扮演小青虫边说“大公鸡再见”边飞走了。)
8.播放音乐第75小节到第77小节,见谱注(15)。
师:大公鸡惊醒了,望着飞走的蝴蝶,说:“哎……上当了!”(教师做出惊醒、失望的表情。)
[在本环节中,幼儿通过倾听教师生动的故事讲述、观察教师形象的动作表演.进行创意模仿练习。]
(二)师幼互换角色,边听音乐边创意表演。
师:下面我们交换一下角色,这次我演小青虫,你们演大公鸡。
(分段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一一表演大公鸡的动作、表情。如大公鸡饥饿与凶狠的表情和动作,帮助小青虫遮雨、扇风、打蚊子等动作和神态。)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师幼互换角色表演的方法:第一个层次,教师示范表演在前,幼儿创意表演在后。教师通过示范表演大公鸡的动作和神态,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的变化来设计小青虫的动作和神态。第二个层次,师幼互换角色,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表演大公鸡的动作和神态。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减少语言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变化,使音乐的变化与角色表演相匹配,再现故事情节。]
三、整体欣赏音乐
师:下面我们完整欣赏一遍音乐,边听边想每一部分音乐都表现了什么。
(幼儿安静地欣赏音乐,教师用简单的表情和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动与静的转换,让幼儿在安静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再现故事情景,将音乐中的多元素变化与故事中的角色变化相匹配,感受和理解完整的音乐形象,为下一步的故事表演奠定基础。]
四、听音乐表演故事
1.分角色表演故事。
师:下面,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谁演大公鸡,谁演小青虫。
(幼儿自由结对,相互协商角色分配,配班教师摆放树叶,教师分发头饰。)“~”为树叶摆放位置,左边为大公鸡出来的位置,右边为小青虫出来的位置。
师:在表演时,一只大公鸡只能抓一只小青虫,看到小青虫哀求,大公鸡要迅速地把小青虫放到叶子上。
(幼儿表演时,教师在音乐转换时适当提示幼儿注意角色的变化,增强幼儿对音乐旋律和节奏变换的敏感性。)
2.互换角色表演故事。
师:请你们互相交换头饰表演,要仔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表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这次表演中,教师没有作任何指导,而是退到观众席上欣赏孩子们的表演。)
师:你们把大公鸡照顾小青虫的动作表现得非常好,但是有些小朋友没有按照节奏来打蚊子,下一次表演时,你们肯定能把这个动作做好。
点评:
音乐故事表演,是指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形象生动和情节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作品,并根据音乐风格和故事情节来自主设计动作和表演,充分表达对音乐作品风格与元素的理解,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活动“小虫青青”是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它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故事情节的变化与音乐元素的变化相匹配
故事《小虫青青》中的三个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易于表现。情节虽然简单,但富有节奏。同样音乐《小虫青青》也是形象鲜明,段落清晰,音乐的衔接与转换处特点明显。另外在该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结构,教师还在音乐中加入了雷声、蚊子叫声、说话声等声效,既增强了音乐的形象性。突出了音乐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化特点,又与故事情节的变化相吻合。
2.环节安排层层递进
活动一开始教师让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故事,初步感知音乐和故事。接着,让幼儿边欣赏故事、音乐边设计动作。而后让幼儿整体欣赏音乐,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角色表演作好铺垫。最后,分角色完整表演音乐故事,体验音乐故事表演带来的快乐。这样层层递进的引导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更好地感受并表现音乐的细节。
3.整合多领域教育内容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倾听故事、音乐和进行动作表演等,使多领域的教育内容得到整合,幼儿的多种智能得到发展。在愉快的音乐故事表演中,幼儿掌握了小青虫变成蝴蝶的科学知识,学会了按照多种符号思考和表达,发展了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附故事:
小虫青青
天亮了,小青虫来到草地上快乐地爬呀爬呀,玩得可高兴了。忽然,一只大公鸡恶狠狠地走过来,一把抓住了小青虫。小青虫拼命地哀求大公鸡:“大公鸡啊,求求你现在不要吃我,等你把我养得又肥又大的时候再吃吧!”大公鸡点点头,轻轻地把小青虫放到了树叶上。
哎呀!下雨了!小青虫赶紧想办法避雨,大公鸡也赶快过来帮助小青虫遮雨;太阳出来了,阳光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小青虫热得直冒汗,大公鸡赶快过来帮助小青虫遮太阳、扇风;夜深了,小青虫在茧子里睡着了。蚊子出来了,大公鸡怕它叮小青虫,赶紧打蚊子,“嗡……”“啪!”“嗡……”“啪!”最后大公鸡累得趴在地上睡着了。
吱啦啦……一只蝴蝶使劲地从茧子里钻出来,张开漂亮的翅膀飞走了,它回头大声喊:“大公鸡再见!”大公鸡惊醒了,望着飞走的蝴蝶:“哎!上当了。”
辽宁大连市开发区翠竹幼儿园  刘玉兰  董春燕/设计  江世栋/执教
辽宁大连教育学院  惠晓岩/实录
辽宁大连市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陈淑霞/点评
附图: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