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通过大小认知活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1-20 16:37
标题:
通过大小认知活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通过大小认知活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大小认知似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认识活动,但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大小认知能力,遵循何种顺序来有系统地发展此项认知能力,是思维课程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在大小认知活动中有以下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把握,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大小认知活动,并按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
自我纠错与视觉判断
活动本身属于自动纠错,在活动中大小可以自我验证。例如,大瓶盖盖大瓶子、小瓶盖盖小瓶子、蒙氏教具中的插座圆柱体,这些都属于自我纠错,只有判断正确才能盖上。在这些活动中,需要向孩子明确交待最后操作成什么样子是正确的。比如圆柱体插座,放进去以后必须是平的,既不能高也不能低,这样才是正确的。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不断地操作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一些判断,积累关于大小的感知经验。
主要通过视觉判断进行大小判断。例如,套环、套杯、粉红塔这些常见的比较大小的教具,只能进行视觉上的验证判断。虽然,也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辅助判断,比如,小的套环不能落到下面,但这些教具不具有自我纠错的功能。
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操作大都是:尝试比较大小――修正自己的判断。如何修正自己的判断是教师引导的重点。比如套杯,如果试了一下,发现上面的大、下面的小,就应该上下颠倒再试一下。一旦孩子能掌握“尝试比较大小――修正判断”的方法,并能有序地进行,就能很好地判断大小的顺序。
要比较大小的事物的多少
显然,多个事物比较大小要比两个事物比较大小难一些,但是其实难度并不在于大小的比较,而是比较的方法。例如,在粉红塔排序的活动中,排序有困难的孩子并不是不知道两个事物谁大谁小,而是不知道按什么顺序将多个事物进行大小排列。所以,在蒙氏活动中,很强调“找最大的”,按这种顺序排序,核心就是引导孩子掌握一种对多个事物进行大小排序的方法。
在粉红塔操作活动中,粉红塔的数量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能判断两个到能判断3~4个再到能判断多个。在孩子对大小认知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发展的,所以不一定死板地按照教具的数量来进行。
大小差异的显著性
明显的差异通过视觉就能判定,不明显的差异需要进行一定的操作验证来辅助判断。
一般学前阶段大小认知活动中,操作物大小的差异都是比较显著的,单纯通过视觉就能进行判断。但是这种显著性是相对的,和人的经验密切相关。我们看起来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区分。这时候就要引导孩子利用一定的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判断。随着孩子经验的积累,他们可以越来越多地依靠视觉直接进行判断。
单纯的操作与附加语言指令能理解大小和能按大小指令操作是两个层次,尤其对于只擅长图形不擅长语言的孩子,会因为这种转换产生一定的困难。
例如,出示两个球,让孩子比较谁大谁小,然后发出指令“请找出大的那个球”。单纯比较大小时,孩子一般能明确教师的要求。因为我们会明确指出是哪两个物体,然后问“哪个大”或“哪个小”。
在后面的活动中,除了比较大小,其实还包含了对一个较长句子的理解。也就是说,考察的不仅是孩子的大小识别能力,还有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从单纯的操作开始,开始尽量不使用复杂的语言,指令尽量简单、明确。
操作形式的难易
在大小排序的几种方式中,垒塔的方式相对最简单,扣、套稍难,套桶(套娃)形式最难。这种形式上造成的难度差异主要是因为自我修正时难度不同。例如,垒塔是最容易的,如果上面的比下面的大,就把下面的撤下来,把大的放上;扣、套难度稍大,因为取放不是很方便,而套桶需要考虑从里向外的顺序和上下两部分,就更困难一些。
单纯的大小排序与缺位填充
缺位填充要考虑一个事物在序列中的具体位置,要更难些。例如,将粉红塔按大小顺序排列比较简单,而排好后抽出一个让孩子重新放回去则要难,必须综合考虑“比前面的小”、“比后面的大”两个条件。
缺位填充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操作方法,难度也就不一样。空出缺的位置,让孩子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填进去;教师不需指出什么地方缺了,让孩子将一个方块插入序列中合适的位置;让孩子将多个方块插入序列中合适的位置。
单方向大小的比较与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大小是相对而言,单方向的排序比较简单,理解大小的相对性较难。例如,“大山小房,大房小人,大人小望远镜,大望远镜小山”,里面包含了循环的大小相对性。实际上,对这种相对性的理解是大小认知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一旦孩子理解了这种关系,他得到的就不只是大小的认知,长短、粗细等皆可触类旁通,他对事物“相反关系”的理解将更深入。
以上是在思维课程中对大小认知活动的一些反思,可见大小认知活动原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单纯进行一次认识大小的活动并不困难,如何通过活动深入、全面的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则是我们每个活动设计者需要预先思考的问题。
下面以三种最常见的大小识别的玩具为例,对大小认知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总结。
玩具名称:套环
大小认知目标
1.能发现套环大小不同;
2.能按大小叠放部分套环;
3.能全部按大小顺序叠放套环。
示范准备
向幼儿示范将所有的套环散乱后,按顺序叠放在支柱上。将所有套环取下散放,备幼儿使用。
引导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尝试将套环放在支柱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在上面,按顺序叠放的时候。如果有空档说明还有大的应该放在下面。教师可以有意识错放两个,然后改正,逐渐引导孩子掌握上面的方法。
指导语
在示范和引导中,不断重复使用“大”、“小”,例如,“这个大放在下面,这个小放在上面”。
玩具名称:套杯(包括圆套杯、方套杯、三角套杯)
大小认知目标
1.能发现套杯大小不同;
2.能按大小叠放部分套杯;
3.能全部按大小顺序叠放套杯。
示范准备
向幼儿示范将所有的套杯散乱后,按顺序叠放。将所有套杯取下散乱扣放备幼儿使用,投放数量可从少到多。
引导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尝试一个放在一个上,如果能放上说明上面的小,如果盖住了下面说明下面的小,需要把下面的取上来放在上面;教师可以有意错放两个,然后改正,逐渐引导孩子掌握上面的方法;熟练掌握后可以增加玩法:按大小收在一起(一个里面套一个或一个上面扣一个)。
指导语
在示范和引导中,不断重复使用“大”、“小”,例如,“这个大放在下面,这个小放在上面”。
玩具名称:套桶(套娃)
大小认知目标
1.能发现套桶大小不同;
2.能将小的套桶放在里面,继续拼大的套桶;
3.能全部按大小顺序逐层摆放套桶。
示范准备
向幼儿示范将所有的套桶散乱后,按顺序叠放,重点演示逐层拼的过程。将所有套桶取下散乱扣放,备幼儿使用。
引导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尝试一个放在一个上,如果能放进去就是小的;掌握逐层拼的方法,不急于将所有套桶装好,先拼一个最小的套桶,然后再从剩余的里面找出最小的,将小套桶放在里面后,依次向外进行,直至将套桶全部装好。
指导语
在示范和引导中,不断重复使用“大”、“小”,例如,“这个大放在下面,这个小放在上面”。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