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家园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1-22 10:13
标题:
家园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无论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园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变观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改变以往单一的幼儿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与家长搞好关系,做到心贴心,遇事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首先要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
教师和家长实际上是教育伙伴,因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映,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好合作关系。为了与家长搞好合作关系,我们班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表现,给他们制作小奖卡,评选出“古诗词唱诵小能手”“小巧手”“环保小卫士”等奖项,上面有孩子的能力表现与老师的寄语,通过孩子这座“桥梁”把信息传递给家长,把我们的工作展示给家长,然后让家长留言,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由孩子带回幼儿园。老师将奖卡上的留言与建议归类,将奖卡放入孩子的成长档案里。将突出的、对班级发展有用的意见或建议记下来,在家长会上表示感谢并给予反馈。家长们很感动,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尊重,于是对以后班级开展的活动就会积极参加,这样老师和家长都处于一种被尊重的地位,教师与家长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合力,彼此交流起来就更真诚了,俗话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给孩子以真诚的关爱
记的老人们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集市上买了一斤油条,让另一个赶集的人给他的儿子带回去,这个人说:“我不认识你的孩子。”他就说:“你到村子里看到最好的那个孩子就是我的孩子,给他就没错。”这个人到了村子里,正巧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其中有他自己的孩子,他左看右看,看来看去就数自己的孩子最好,就把油条给了自己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作为老师,在关爱孩子的前提下,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多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当家长向我们询问孩子在园情况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也要了解家长的心理,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比如,首先对每个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先表扬孩子的优点,说一说孩子的强项,然后再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和家长一起研究商讨对策,让家长感觉我们是真心为孩子好,这样家长才能充分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三、要给家长参与的机会
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鉴于此,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比如,我们向家长征集民间游戏,并由家长来指导孩子游戏的玩法,让家长当老师,给孩子讲解或表演,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浯动中去。再有我们通过家长与幼儿参与“玩具制作”“成长成果展示”及“亲子游戏”等一系列活动,给家长提供参与班级活动的平台,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观者,而且是真正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真正转变成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老师的良师益友。贴心、暖心的家园共育氛围,会深深地吸引住家长,关注幼儿园工作的家长会越来越多,支持老师工作的家长会越来越多,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四、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沟通是双向的,在沟通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是教育伙伴,其关系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应对自身有一个恰当的角色定位,避免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育”家长,而是与家长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家长不一定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他们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及经验,教师应虚心向家长学习。教师更应该是一个指导者,特别是工作在乡镇或村级幼儿园的老师,家长受环境与条件的影响,教育观念相比之下比较落后,因此开展家教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应尽可能地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技能。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留心查看有关的文章及育儿知识,把有价值的文章摘抄下来,利用家长会或接送孩子时向他们推荐,让家长去阅读学习。家长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然就会感激老师的细心。因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贴近了,工作也开展的顺利了,家长提高了自身素质,对幼儿园的工作也就更支持了。
在与家长沟通的实践过程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多么完善的幼儿园,如果离开家长的配合、支持与参与,只能是事倍功半。相反,将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做家长工作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家长特点进行沟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助双赢的目的。
编辑:cicy
关键词:
家园沟通资源共享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