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把握幼儿绘画心理 开展有效教学(托小中大班分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1-23 21:34
标题:
把握幼儿绘画心理 开展有效教学(托小中大班分案例)
美术作为幼儿阶段特殊的表征符号,是幼儿记录、交流新发现、讨论结果、行动计划、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在美术教育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情感需要,导致教师把幼儿的特点当作缺点处理,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其实,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
案例一:
老师以游戏的口吻请小朋友画“好吃的糖豆”,并在纸上的瓶子里示范地画出了一些彩色的圆圈表示好吃的糖豆。等小朋友画的时候,有些幼儿把头低得很低,拿着笔在纸上慢慢挪动,出现了一道道短短的、颜色浅浅的小线条。有些拿着笔没有画的幼儿当看见身边的小朋友正在纸上高兴地画着横七竖八的线条时,自己也立刻开始在纸上随心所欲地涂抹,不一会,坐在这张桌子旁的其他小朋友都跟着一起在纸上涂抹起来,全然没有彩色圆圈样的糖豆。还有些幼儿学着老师的样子,拿出好多颜色的笔,把笔帽都拔下来,笔和笔帽都摊在桌子上,有些掉在地上。 (托班上学期)
分析
托班幼儿尚处在涂鸦期,动觉满足是他们绘画时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就像案例中的幼儿,他们“高兴地画着横七竖八的线条”,主要是体验重复动作的节奏与快乐。同时,托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不够,小肌肉发展不灵活,手腕肌肉、骨骼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很难去表现一些超越能力的动作,比如“画彩色的圆圈”。如果老师一味地要求,幼儿不但不能完成任务,反而还会丧失绘画表现的自信心,甚至还会发生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倒退现象。可以说,幼儿无法达到教师绘画圆形线的要求是由于他们身心发展和绘画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策略
教师要了解、尊重幼儿成长的规律,发现它、承认它、遵循它、利用它。案例中的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教师“自己愿意做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教师在设计活动前,要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明确他们的美术发展状况,设计出与之适应的美术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发展。
涂鸦期幼儿,特别是杂乱线和单一线的发展水平阶段,无需建议任何题材内容,只要你让儿童自由地绘画,不论他画得好不好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就已经是在培养他的创造力了。这个过程增强了幼儿手的力量,锻炼了手的灵活准确性,为以后的正式绘画打下基础。
考虑到涂鸦期的幼儿主要是获得动作的满足,教师为他们准备的绘画材料要抓握方便、容易操作、使用流畅,符合他们的生理特点,满足他们操作材料的需要。所以,蜡笔、半根粉笔、粗芯绘画铅笔、彩色绘画铅笔比较适合,而带笔帽的水彩笔、毛笔、水粉等材料就不适宜。
案例二:
“你看我画的!”乔美对旁边的豆豆说。豆豆停下了手里的笔去看乔美的画。突然,他发现乔美的水彩笔袋旁有一个笔帽,就拿起了笔帽在桌子上滚起来,乔美也跟着玩起了笔帽,两人都不再进行绘画活动了。(小班下学期)
分析
3~4岁幼儿的认知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身情绪所支配,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物体、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吸引,而不是受理智所支配,所以会导致有意行动往往不能有始有终。这是案例中的乔美和豆豆玩耍笔帽而忘记原有活动内容的原因。
策略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打破绘画的单一表现形式,与手工、欣赏活动相结合,通过粘贴、添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者能接触和感知到的,具有生活化、趣味化,比如“种子发芽”、“小鸡宝宝”等。同时,在熟悉的活动材料基础上,增添新颖材料,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其中要注意一次性投放的新颖材料以一种为宜,每两种新颖材料的投放间隔时间要根据幼儿使用情况而定,当幼儿出现不关注的现象时,教师要及时投放新颖材料。
当幼儿出现类似案例中注意力转移的现象时,教师不要强调“你们在做什么?好玩吗?”而是要给予幼儿回归活动内容的引导,“你画的是什么”、“还想画什么”。此外,在幼儿活动中,要避免人为的无关刺激物出现,如教师的大声喧哗等。
案例三: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的活动内容是“我设计的未来汽车”,目标是能大胆想像未来汽车的样子并进行细致地表现;乐于与他人分享作品,感受创作的快乐。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把作品交上来贴在作业栏中展览。小雪躲着老师急匆匆地把作品放进自己的柜子里,鹏鹏在活动室的一角把画叠了好几折,弄得小小的,赶紧装进了衣袋中。(中班下学期)
分析
分析两个幼儿行为的具体原因需要重点地分析当次活动的内容、目标以及他们自身的个性发展状况。从内容看,“汽车”是中班幼儿普遍比较喜欢的主题,但由于中班幼儿在个性发展中开始具有性别差异,男女孩感兴趣的内容存在不同。男孩子对“汽车”活动比较喜欢,女孩子的热情则弱一些。从目标看,教师注重发展幼儿有意想像,但同时“细致地表现”会使幼儿有力不所及的感觉,因为中班想像还是以无意为主,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从幼儿的个性发展看,小雪和鹏鹏都是自尊心比较强的幼儿,所以,当幼儿不能表现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时,就出现了“躲着老师急匆匆地把作品放进自己的柜子里”、“在活动室的一角把画叠了好几折,弄得小小的,赶紧装进了衣袋中”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护自尊心,不需要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
策略
活动内容要尽量考虑全体幼儿的兴趣点,如“我设计的手机”活动深受男、女孩的喜欢。手机基本造型简单,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在创作中男孩子喜欢设计造型奇特的手机,女孩子愿意把手机装饰得漂漂亮亮,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在其中发挥想像。
教师应关注幼儿创作时的表现,当幼儿出现表现困难时,要根据幼儿能力水平的差异采用适合方法给予支持。比如,当幼儿不会表现形象主要特征时,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启发法”,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实物或图片,强调将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这是什么形状”;还可以采用“示范诱导法”,即在大胆示范主体造型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形状,表示物体的什么部分”;还可以采用“借物造型法”给予幼儿半成品形象,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再创造,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师还需要给予幼儿宽松的创作环境,尊重他们的隐私权。遇到像小雪和鹏鹏一样表现的幼儿,教师不要当面指责或询问“为什么把画藏起来?”这使幼儿自尊心受损。教师要避开集体与幼儿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老师可以帮助你什么?”并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案例四:
绘画活动后幼儿的自由交谈中,迪迪拿着自己的画高兴地走到小乐面前问:“你猜我画的是什么?”“是怪兽!”“不对!”“是变形飞机!”“不对,再猜!”迪迪有些不耐烦了。小乐又说道:“是太空飞船吧!”刚才还高兴的迪迪听后立刻就不高兴了,说了一声“又不对”,拿着画走了。(大班下学期)
分析
5~6岁幼儿想像的有意性相当明显,他们力求使想像的形象符合客观逻辑,所以,就会非常关注作品的“像”与“不像”。案例中的迪迪三次让小乐猜自己画的是什么,当所听到的答案和自己实际的想法不一致时,就用“不高兴”、“拿着画走了”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策略
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还是对大师作品的欣赏活动,教师都要鼓励幼儿想像和表达,比如,当看到天上漂浮的朵朵白云时,要鼓励幼儿想像“它们都像什么”。同时,要增加情节画的比例和内容的开放性,给予幼儿自由想像的空间,比如“假如我是小鸟”、“我听到的《野蜂飞舞》”、“蓝色的配合”等主题绘画。
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教师要改变评价标准,消除评判性的语言,如“你们猜这个小朋友画的什么”、“你猜对了”、“你猜的不对”。要多给予幼儿讲述作品情节的机会,转移幼儿对具体形象“像”与“不像”的关注。
总之,把握幼儿的绘画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幼儿行为的水平。我园倡导“随身三件宝”――笔、本和照相机,鼓励教师运用实践性、客观性、科学性、教育性与群众性原则实地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幼儿真实的、情境性的行为进行细腻的叙述。教师把幼儿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和主体,通过语言、行为、作品三种观察途径,了解幼儿情绪情感表现,还特别注重过程性的描述,小到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一瞥一笑、一个眼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同样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第18期专题:
关键词:
幼儿绘画心理教学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