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让幼儿享受节奏学习活动的快乐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1-24 16:33
标题: 让幼儿享受节奏学习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节拍、节奏,掌握使用各种乐器的技能,并学会协调地演奏。在打击乐活动中,节奏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演奏。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乐曲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让看似抽象的节奏变得轻松易学,让幼儿享受打击乐活动的快乐。一、借助语言节奏语言本身富有节奏,幼儿借助相应的语言节奏来感知各种节奏型比较容易。对于有歌词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试着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基本节奏型。如乐曲《炒萝卜》(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好孩子,好孩子,顶呱呱。呱呱呱呱呱……)的节奏整齐分明,幼儿可以边朗诵(演唱)边拍出节奏“|××|×××|”。对于没有歌词的音乐作品,教师也可以设计合理的语言节奏。如我们为乐曲《一只鸟仔》设了“|××|××|×…|”叽叽 叽叽 啾…等语言节奏,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小鸟的不同叫声来学习基本节奏,为使用乐器整齐协调地演奏作好铺垫。二、合理设计图谱图谱可将复杂的音乐材料形象化,它不但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而且易于幼儿理解。如在“玩具进行曲”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形象有趣且符合歌曲性质的士兵图谱,幼儿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士兵图像为一拍的特点。在幼儿能看图谱拍出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我们再将士兵的图案转化为节奏符号“×”,完成了从形象图谱到节奏图谱的转换,使幼儿很快理解了节奏符号“×”的意义。此外,如果图谱设计得当,还可以表示打击乐的配器布局。如在大班打击乐活动“卡门序曲”中,我们通过不同色块的展示(其中一、三段的颜色一样),让幼儿了解ABA乐曲形式,然后在色块上以不同颜色的磁贴表示整首乐曲的配器布局,如红色表示三种乐器一起演奏,黄色表示演奏碰铃等。不但降低了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干预程度,也降低了幼儿的学习难度。三、巧用舞蹈动作以舞蹈动作来展现音乐中的节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策略,但并不是所有音乐作品都适用。那么,如何巧用这一策略呢?首先,教师可以从舞蹈动作表演入手,让幼儿欣赏简单的舞蹈动作,找出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并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如在大班打击乐活动“阿拉木罕”中,我们手持手鼓表演舞蹈,引导幼儿分句感知并找出教师舞姿中的节奏,同时用手拍出乐曲的节奏;而后我们出示完整的节奏图谱,再次完整表演舞蹈,请幼儿用双手拍出相应的节奏。其次,可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从而感受其中的节奏变化,寻找基本节奏型。在引导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节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千万不要让幼儿一味模仿,如果幼儿出现动作不协调等现象,可及时引导他们调整,以达到形体动作与节奏的协调统一。如在中班打击乐活动“郊游”中,我们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走、牵手、与白云打招呼等动作,然后通过表演这些舞蹈动作,找出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我们发现,幼儿在寻找第一句“走、走、走走走”的节奏型时,由于受到歌词的限制,拍出的节奏为“|×O |×O |××|×一|”,于是我们引导幼儿再次表演踏步行走的动作,启发他们拍出了正确的节奏型“|×× ××|×× ××|”。四、探索“人体乐器”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可见,动作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体动作即“人体乐器”,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包括有节奏地拍打头、脸、腿、肚子等身体各部位,做跺脚、耸肩、扭腰等动作,将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加以组合,以及对一些生活动作和简单舞蹈动作的模仿,等等。不管使用何种动作来表现节奏,教师都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要给予幼儿循序渐进的引导,启发幼儿用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现节奏。如在前面提过的活动“炒萝卜”中,我们从引导幼儿模仿妈妈炒萝卜、包饺子的动作入手,让幼儿体会节奏的变化,再辅以语言节奏,使幼儿通过愉快的模仿活动自然而然地掌握基本节奏型。而在“玩具进行曲”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欢迎小士兵的到来。幼儿想到了拍手、跺脚、点头、转手腕等动作,我们便从中提取一些符合节奏的、易于表演的动作,引导幼儿集体和分组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其中的节奏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掌握了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发挥了想象,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总之,以上策略可单一使用,也可融合使用。但不管怎样,教师在运用这些策略开展节奏学习活动时,都应注意与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让幼儿主动感受、发现节奏的规律,对节奏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打击乐活动打好基础。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