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用小实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1-29 03:56
标题:
用小实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身体”中,有一个关于蜡烛的小实验,教材原意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肺的呼吸与氧气的关系,我对这个关于蜡烛的小实验很感兴趣,但对它是否能真正帮助孩子理解肺的呼吸功能则并无把握,因为我认为孩子似乎很难在这两者间建立直接的关联。于是,我便把这个小实验转化成分组的科学探索活动。活动开始前,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两人一组,为每组提供一张桌子、一个铁盘(饼干盒盖子)和一个点燃的小圆蜡烛,以及记录纸和笔。首先,我向孩子们抛出第一个问题:“怎样把蜡烛熄灭?”孩子们听了立刻行动起来:吹气、拍手、扇扇子、挥手、摇桌子、晃动铁盘、吐口水、拍桌子、搓肥皂泡泡、把蜡烛倒过来、盖上盖子、浇水等,孩子们想出的方法竟然达十多种。我请每个小组将各自采用的方法记录在纸上。然后,我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大家介绍方法,并说说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没想到孩子们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如采用“拍手”方法的孩子说,“拍手”和“吹气”“扇扇子”一样,都是用“气”把蜡烛熄灭的;采用“把蜡烛倒过来”方法的孩子说,“蜡烛倒过来后并没有熄灭,而是碰到铁盘后才真的熄灭了”:采用“搓肥皂泡泡”方法的孩子提出,“肥皂泡泡太少就不能熄灭蜡烛,泡泡多一点才能把火苗熄灭”……当各组将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后,我请孩子们在这些方法中判断“哪些方法是相似的”。经过讨论,孩子们认为“吐口水”和“浇水”的方法相似;“摇桌子”和“晃动铁盘”的方法相似;“扇扇子”“挥手”和“吹气”也是同一类方法。经过“合并同类项”,孩子们梳理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法。以上两个环节,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以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通过探索发现新问题,然后通过对新问题的思考,学会分析和归纳。孩子们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后,我又拿出了一个小玻璃瓶,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在蜡烛上罩个玻璃瓶会怎么样?”孩子们分成了两派,绝大多数认为蜡烛会熄灭,少数几个孩子表示“不确定”。我给了每组一个小玻璃瓶,让他们都来试一试。当看到蜡烛被罩上小玻璃瓶而渐渐熄灭时,孩子们非常兴奋。于是,我让他们试着说说其中的道理。有的孩子根据已有经验提到了“空气”和“氧气”,说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因为“瓶子里没有了空气(氧气)”。为了验证,我便用手指举起一根点燃了的蜡烛,再请一个孩子将玻璃瓶罩在蜡烛上(底下是空的),过了好一会儿,蜡烛还在燃烧。这时,孩子们大多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幕。我顺势追问:“如果你们说的‘蜡烛燃烧要有空气(或氧气)’,那么现在蜡烛一直在燃烧说明什么呢?”孩子们开始承认“瓶子里本来是有空气的”这个说法。这时,有个孩子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瓶子放在桌上时,里面的空气从瓶口的缝里逃走了,所以蜡烛就熄灭了。”他的推断马上得到其他孩子的一致赞同(因为大家一下子都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于是,我在肯定孩子开动脑筋的同时,又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玻璃瓶的瓶口贴了一圈透明胶,再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用瓶口的透明胶将瓶子牢牢地粘贴在桌上。看到瓶里的蜡烛渐渐熄灭,孩子们个个傻了眼……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冒了出来:“大概是蜡烛的火苗把瓶里的空气吃掉了吧?”于是,大家又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地连声应和。于是,我再次伸出大拇指,表扬孩子说:“你们真会动脑筋,新的问题总也难不倒你们。”当我宣布今天的小实验到此结束时,所有的孩子都依依不舍地央求我以后再让他们玩小实验。见孩子们如此有兴趣,我便像变魔术似地拿出了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第三次向孩子们抛出问题:“两个玻璃瓶分别罩住两根一样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向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建议,大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再去进行有趣的探究。整个活动过程,虽然我不断提问和质疑,但其实我并不在乎孩子的回答、假设和猜测是否正确,只要孩子能够动手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说明现象,这个小实验就是有意义的。我以为,孩子是在不断尝试错误中完成自我建构的。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人”。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