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父母不和,孩子可以做什么?-心理文章-心理咖啡网
[打印本页]
作者:
yuhan
时间:
2018-11-30 00:47
标题:
父母不和,孩子可以做什么?-心理文章-心理咖啡网
一般来说,当父母不和的时候,孩子能想到的就是躲得远远的。但是,我们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实际都对整个家庭的幸福负有责任,即使是个孩子也是一样。孩子们小时候接受长辈的照料,但每个孩子都将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你到了能担事的年纪,也许,就应该懂得反哺家庭,不只是物质上反哺,别忘了还有精神上的。
父母不和,当你无能为力时,你至少可以:做个让人放心的好孩子
很多夫妻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闹矛盾的,尤其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时,教育观念的冲突就是吵架的原因。
诚然,孩子不管有没有不当行为,父母都会吵,但是,孩子犯的错越多,父母发生分歧的可能性,也通常越多。
因此,对于那些让人担心孩子而言,想从源头上减少父母的不和,首先得从自己身上下手才行。
此外,还可以主动承担一些杂物,减轻父母的压力。压力也是引人吵架的很重要的原因。
父母不和,当他们眼里你仍是孩子时,你至少可以:表达你的希望,做你力所能及的事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只要还没成家立业,就是孩子,甚至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哪怕已经中年,也还是孩子。孩子,在很多父母眼里意味着没有话语权,不能教育父母,不能顶撞父母,但是,如果你说不能教育、顶撞父母就不能改变父母,那也许,是你没找到方法。
在台剧《两个爸爸》中,小学老师方静竹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老人家,其实就像蛤蜊一样,把它放进清水里,它就会打开一点点,再放一点点盐,它就会开始吐沙了。这个说的其实就是,对待父母,不能来硬的,而要给他们一个契机,让他们自己发生化学反应,不光要用对方法,更要学会等待。
作为孩子既然不能来硬的,那就来软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
会谈:事后等两人平静了,找个机会,把父母叫到一起,三人面对面,你说出自己的难过之处,再说出你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不要吵架。说的时候注意不要指责父母,“你们为什么不能……”这种质问的语气不要有,要扮可怜;如果你还是个小孩子的话,能掉几滴眼泪更好。“爸爸妈妈,我看到你们两个吵架,我很难过。我经常会想,如果爸爸妈妈不再吵架,能够每天和和睦睦的,该多好。”都说孩子是夫妻的纽带,如果孩子很诚恳地说了这样的话,爱孩子的父母很难不挂心。不过这样做有个风险,有些父母就是因为不想伤害孩子而戴起了面具,在孩子面前不再吵架,却“相敬如冰”,而并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反思自己在伴侣关系上的问题,然后做出改变,所以这一招慎用。
1.5
其实这一招还有个变式,可以权且试试:在说完“我很难过”之后,你可以继续说,“下一次你们吵架,你们不要吵,让我来裁定谁对谁错,好不好?我现在也是个大人了哦,家里有什么事,也该听听我的意见咯~”也许爸妈会噗嗤一笑,虽然不太可能下一次真的让你来裁定,但是,你的这份心意或许会在父母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在下一次争吵发生时让他们想到你这个“小屁孩”,心会稍许柔软一点。
2.
当中间人:找机会和父母分别谈谈心,问问父母有没有什么发愁的事,如果父母恰好说到了另一方的事,那就听Ta继续说,然后如果你发现两人恰好有误会时,就可以以中间人的身份去澄清一下,把误会消除。建议是父母没提起的时候,不要直接问,否则很容易得到“小孩子懂什么”之类的评价。所以,这个要看运气,但即使父母都不说心里话,陪父母聊聊也是应该的。
父母不和,孩子最好不要做什么?
有些网友给出的建议是属于自我牺牲型的,但是,是不是真的靠谱,难说。也许不止自己搭进去,劝架还不见效。
好比有人说,去沉迷游戏吧,时间长了,爸妈发现了,注意力就转到你身上了。可是,也许父母看见你这个孩子,心里更烦,于是吵得更厉害了。
还有人说,告诉他们,你是同性恋,为什么是同性恋呢?就是因为爸妈吵太多了,对异性婚姻失去了信心。可是,也许接下来你会被父母烦死。另外同上,看到你这个孩子,心里绝对会更烦的。
还有人说,拿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胁父母说,再吵就死给你们看。那孩子的父母后来再也没吵过架,但是,表达愤怒不止一种形式,冷暴力也是一种,也许你这样做以后,父母之间的气氛反而更恐怖了。
还有人说,使劲哭吧,你一哭,他们就吵不下去了。但是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是,孩子哭了,然后父母觉得孩子烦,把孩子训斥一顿,然后接着吵。而且,“哭”这个技能是有使用次数限制的,你哭多了,父母就不以为然了,到时候你还有什么办法?
当头棒喝,只适合那些有悟性的人,否则,只是对肉体的摧残罢了。
当你用残暴的方式对待父母之后,父母的确会反省自己不该吵架,但他们真的会反省自己对待另一半的方式吗?真的有助于增进感情吗?如果只是不吵架,但心里的芥蒂却被压抑了下去,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要是有一天父母突然爆发了,你不得悔死?
所以,综上所述,牺牲自己来逼迫父母,最好不要尝试。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
www.psycofe.com和本文出处。
[心灵咖啡微信号:psycofe]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