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案例分析:回不了家的橡皮泥宝宝 [打印本页]

作者: qiuhaoran    时间: 2018-12-10 03:50
标题: 案例分析:回不了家的橡皮泥宝宝
        背景: 孝孝捏着一团绿色的橡皮泥跑过来向我求助“朱老师,朱老师!这块橡皮泥宝宝找不到家了!”“这是哪里来的橡皮泥宝宝?”一旁的薇薇疑惑地看着这块绿色的橡皮泥,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为这块找不到“绿色”家的橡皮泥宝宝而发愁。 实录: ★从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典型问题与共同发展需求中确定活动主题 入园以来,我们在“点心店”里投放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揉捏橡皮泥,他们用橡皮泥做着各种各样好吃的……在收拾整理环节时孩子有了初步的一一对应的概念:黄色的橡皮泥回到黄色盖子的橡皮泥桶里,蓝色的橡皮泥回到蓝色盖子的桶里……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时常会无意间将一部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揉捏在一起,原来这个绿色的橡皮泥就是这样诞生的,因此孩子们对突然间冒出来的这个新家伙不知如何处置,他们缺乏对色彩与色彩之间的融合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这样的一个经验。 ★将优秀的绘本与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让活动变得有情有趣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典型问题让我想到了绘本《小蓝和小黄》,在这本图画书里,作者完全摈弃了我们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天,小蓝和小黄开心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这对小班初期的孩子认识颜色以及感知色彩有趣的变化何尝不是一个俱佳的载体呢? 因为如果直接告诉幼儿“蓝色的橡皮泥和黄色的橡皮泥捏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的橡皮泥”,这种简单的、填鸭式的说教和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过程是不相符合的,他们思维应建立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活动中进行的。 ★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机融合,支持幼儿充分感知颜色的变化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自始自终让幼儿观察画面,我想绝大部分的孩子会产生疲劳,如果在活动过程中采用阅读+实践操作的形式显然更胜一筹,能有效地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推向高潮。如在实践探索时我请出黄色和蓝色的操作材料,用故事中角色的身份说:“请你们让小蓝和小黄抱一抱……”,每位孩子自己动手,直观地感受其中的变化,“变成小绿了,变成小绿了!”孩子们自己动手后雀跃的拍着手,“怎么回事呀?,刚才明明是小蓝和小黄呀!”,“老师,老师,他们抱抱了,抱抱了!”“哈哈,我的也变成绿色啦。”蓝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绿色,这在以前的游戏中虽然孩子们也发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是孩子无意识的行为,今天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将这一过程进行了内化,这也是完成活动目标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有效提问中提取幼儿已有经验,推进幼儿的学习 孩子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射到故事中去,老师怎样在活动中积极地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效地设计提问。在活动中开始孩子们看到蓝色块后马上说:“蓝色”,我马上介绍说“对,它叫小蓝,走,我们一起去小蓝的家里看看,家里还有谁?”凯凯马上说:“爸爸妈妈!”“对,小蓝除了家人,还有个最好的朋友呢,他是——”“小黄”,孩子们马上看到了小黄,“小蓝和小黄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玩什么呢?”“捉迷藏、学本领、做早操。” “那他们天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面对着简单的画面不断地想象着……当孩子们听到我说:“天黑了,小蓝和小黄要回家了,他们的爸爸妈妈还会认识它们吗?爸爸妈妈会说什么?”,“你不是我的宝宝,不能进来!”,孩子们热烈地响应着。“呀,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它们了,它们伤心地哭了呀哭,终于又变回了小蓝和小黄,爸爸妈妈高兴地说——”我故意延长了声调,这时,鑫鑫马上说:“我们找你好长时间了。”乐乐严肃地板起脸说“下次可不能乱跑了哦。”看,这就是孩子生活经验的真实再现。 反思: 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践,我进一步认识到生成性教育活动的关键在于活动的来源于设计。因为幼儿的生成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经过价值判断、筛选而确立的,这一活动之所以效果较好是因为活动前的精心预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活动主题: 3-4岁的幼儿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的物品,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等,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整理意识,但当孩子们屡屡疑惑着“绿橡皮泥宝宝怎么找不到家了呀”时,却难以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奥秘。我透过这一现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为了帮助幼儿解开这个“谜”,我预设了这个教育活动。 活动提问: 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自己最关心的、最喜爱的种种都融入到活动的猜测和表达之中,这是孩子的一大特点,显然孩子们在小蓝和小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在活动提问的设计中,我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阅读的过程中让绘本中的小蓝与小黄的生活和幼儿的生活之间相互理解、碰撞和交融。 对幼儿的发展: 孩子们在此后的游戏活动中依然兴致盎然地探索着各种新来的“颜色宝宝”,开始我发现孩子会在老师材料的暗示下将新产生的颜色宝宝整理在空的橡皮泥盒中,并模仿老师贴上对应颜色的彩色纸,于是没几天,我们的盒子中多了很多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可没几天,我发现空瓶中全是棕色、黑色的橡皮泥——孩子们似乎不再满足于两种颜色之间融合后发现的变化,而是沉浸在将各种各样的颜色都一股脑地揉捏在一起的乐趣,因此我又预设了谈话“这样混合好不好?”让小班的孩子知道我们在需要其他颜色的情况下才能融合颜色,不然会非常地浪费。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教育目标有通透的把握,才能抓住幼儿身边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编辑:cicy         关键词:案例分析橡皮泥宝宝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