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创设教育环境 [打印本页]

作者: jiaotianjiao    时间: 2018-12-20 18:39
标题: 创设教育环境
         幼儿的生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会影响幼儿,幼儿会影响环境。真正的环境创设并不单指如何把教室布置得美观,而是要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想摸、想做、想参与,从而对环境进行改变。环境的创设反映了教师的观念,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哪种物质环境、哪种精神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一、创设安全的教室环境
一个细心的教师会注意教室中的每一个地方,幼儿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注意安全,创设一个安全的教室环境对学前阶段的孩子而言十分必要。
(一)各活动区的安全
1.积木区:积木区是常常会出现问题的,幼儿有时会被积木碰伤;在搭建时有时手会被踩到;搭建不稳也会被倒塌的积木砸到。积木本身的材质很重要,教师应考虑购买和运用木质轻而软的实心积木、泡沫积木、在一些大纸盒里面装上适宜重量的东西替代积木,都是比较安全的。除此之外,要和孩子们一起建立必要的积木区规则,从空间、人数、积木摆放、场地设置等多方面考虑安全的因素。
2.图书区:图书区应该可以让幼儿很舒服地阅读,书架的高度便于幼儿自己取放,铺上地毯、适宜的光线和安静的地方都是好的选择。注意告诉幼儿一次只取一本图书,以避免在取书过程中发生争抢而出现意外的伤害。
3.音乐表演区:录音机的使用最好选用电池操作的比较安全,如果需要插电门,决不能让幼儿自己操作,并注意电线是否会绊倒幼儿。表演服饰是怎样挂的,衣架的高度要与幼儿眼睛的高度不同,以免幼儿站不稳时碰到衣架挂钩而伤了眼睛,如果有钉子或扣钉还是拿下来用其他方法固定比较好,头饰和服饰的尺寸要便于幼儿穿戴,既不过紧也不过松。
4.角色区:角色区使用的各种玩具都应该检查是否有破损,有破损的情况就应该马上拿出来,以免幼儿在游戏时造成伤害,餐具、刀子等物品的使用也要注意安全。
5.美劳区:剪刀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选择安全的剪刀,刀头不要太尖,并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和取放的办法。
6.自然科学区、益智区:钮扣、种子、小珠子等用来计数和分类的材料,对于把什么都往嘴里放,甚至往耳朵、鼻子里放的幼儿来说,构成了很大的安全问题,教师一定要谨慎。对于自然科学区摆放的材料,如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应慎重,碰伤和误食都会造成事故。因此在投放前反复比较和经过试用再正式确定使用是必要的。
7.沙水区:水或沙洒到地上都是很滑的,教给幼儿预防和打扫的方法,让幼儿也能关注沙水区的收拾和整理工作。玩沙和玩水的器具不可以破损、生锈、尖利,玻璃的东西不应该使用,条件允许下,拿塑胶制品来代替。
(二)教室各种设备的安全
空调的高度和摆放是否稳妥;暖气设备幼儿是否无法接触;电线、电源一定不能让幼儿碰触到;柜子、床、墙是否有破损;棱角的地方是否圆滑或做弧线设计;厕所的地面如果有水是否会滑倒幼儿;消毒用品一定不能让幼儿拿到。作为教师时时注意细微之处是你的责任,防患于未然是避免危险发生的最佳办法。
二、创设卫生、健康的教室环境
创设卫生、健康的教室环境是班内每一名教师和每一个孩子的共同责任。谁都知道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代表清洁,但如果不注意保持,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一个整洁的环境将很快变得不洁,这就需要教师做个表率,榜样的作用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只是卫生还远远不够,很多地方都需要教师关注,才能真正做到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时刻关注一下室内的采光、通风情况,关注一下温度计,有问题早发现、勤调整,这对于免疫系统还不完善的幼儿来说显得极为重要。
幼儿教师往往不只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而是担当起母亲、朋友、细心的护理医生、能歌善舞的演员等多种多样的角色,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做一个细心的护理医生更是对幼儿教师的首要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感受,时刻体贴关心幼儿的健康,时刻悉心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就应提高自己的“敏感度”。感觉某个角落过暗,马上让这组幼儿换一个较适宜的地方;感觉空气不够清新,就该借幼儿户外活动之机开窗通风;感觉温度不适就马上调整空调……
一个细心、敏感的教师会为幼儿筑起第一道健康防线。例如:在入厕洗手这一环节就需要保教分工合作,当大部分幼儿在盥洗室时需要教养员进行指导、监督,而当大部分幼儿洗完手回到教室后,教养员就应该组织过渡环节,这时剩下的几名幼儿就需要保育员负责照顾,以免幼儿因玩耍而出现滑倒、摔伤的情况。当看到地面上有水时,无论是教养员还是保育员都应主动地把水擦干。维护幼儿的安全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而需要保教协调共同完成的。
有这样一个喻意深刻的算式“1十1>2”,保教人员密切地配合、默契地互相弥补疏漏之处,其作用将几倍于个人的劳动成果。
三、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面对一群活泼好动、不时有几个淘气顽皮的孩子们,面对一间四面空空的被指定为活动室的房间,我们将创设一个适于幼儿学习的环境。其中包括活动区的创设、空间的合理运用、材料的选择、有序的环境、墙面布置等方方面面。真心想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我们可能一时不知从哪里着手,让我们首先明确一点,你所设计和布置的环境材料会决定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学习环境的构设传达给幼儿一种讯息,告诉他们什么是可做或不可做的。一个宽敞和空旷的地方告诉他们可以奔跑、喊叫甚至打滚;一个有桌有椅又比较窄的地方则表示他应该安静地入座进行活动;铺上地毯的地方便欢迎幼儿坐卧于其中;有了画笔和画板便预示着孩子们可以大显身手地进行绘画。高高的柜子对于胆小的孩子是不可触摸的禁区,对于探索性强的孩子来说,他便要想方设法知道上面到底有些什么。因此在进行学习环境的创设时,你要知道自己期望幼儿有哪些行为,再根据这些行为来设计环境,我们期望孩子能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那么就要创设便于幼儿积极参与的活动区。
(一)根据幼儿情况决定应当设置哪些活动区
设置活动区时要根据本班的教育目标、空间和儿童人数来定。活动区要让每个幼儿能进行自由选择,如果有条件,理想的方法是在班内设置固定的积木区、图书区、角色区、操作区、美劳区、音乐表演区、益智区、自然科学区、沙水区,这些区能够容纳的幼儿总数要等于或多于班内幼儿的总数,才能让幼儿进行自主的选择。
每个活动区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那么活动区的创设就不是老师说了算的,需要让幼儿参与进来。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
不同年龄幼儿的喜好多少会有差别,在设置活动区时便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例如:小班的幼儿很喜欢玩娃娃家,很多幼儿都愿意选择当爸爸、妈妈,一个家就可能不够用,那么就需设置两个娃娃家。中大班幼儿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已不满足在娃娃家进行游戏,这时就要扩充角色区,于是就有了商店、餐厅、蛋糕房、超市等新颖而又有时代气息的好的设置。
再如,中班幼儿开始对自然科学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扩充自然科学区满足幼儿渴望了解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的需要;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竞赛意识,棋区便成了好的选择。
2.从幼儿兴趣出发,让活动区成为幼儿自己的天地
活动区应真真正正属于孩子,让孩子也来参与创设活动区的过程。你可以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开设哪些区;这些区放在什么地方;里面都放些什么材料;应当建立哪些规则等。尤其是给活动区起名字更能让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提出自己的构想。如孩子们提议建一个餐厅,麦当劳和肯德基便是他们最向往的,一旦决定开设,他们便主动地拿来许多材料,很快地,餐厅便开业了,相信这样的活动区孩子们玩起来会更有兴趣的。作为教师,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权威,听从孩子们的建议。如果他们的提议又新奇又有趣,看来仿佛不可实现,别这么快地就否定,试着把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这个过程可能更有探索性和创造性。比如幼儿建议开一个“道具工厂”,老师只要稍加引导,“道具工厂”便应运而生。报纸、塑料袋、胶带、彩笔、各种服装、剪刀等等,这个集美劳、操作、创意的活动区便给了幼儿更多的灵感和创造性,在这里他们表演故事所用的服装、道具便会全部生产完成,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故事真是其乐无穷。
(二)划分活动区并合理利用好空间
通过精心的思考,你已经选好了适宜的活动区。下一步面对的将是一个四壁空空的教室,看来,我们要尝试扮演一下室内设计师的角色了。
在开始搬动笨重的柜子之前,最好的办法是先在纸上设计出来,各式各样的设计显现出你的大胆创新,但在你进行构想的时候,考虑周全是必须的。
我们常常用小柜子来隔离各个活动区。首先要记住闹区和静区要分开,音乐表演区、积木区、角色区最好远离图书区。闹区常常放在单独的房间,不同的喧闹的区域有必要进行隔离,这时候教师就要加强巡视,给予适当的监督与指导,你要兼顾考虑到是否方便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以免因为闹区在单独的房间而对其有所疏漏。
另一方面,由于幼儿人数较多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供幼儿集体活动时使用,因此把活动区都放在靠墙的边上,这样一来活动区活动时孩子们挤在一起,玩起来很不方便而教室的中间却空空荡荡的,这时教师要灵活巧妙地运用空间,把整片空间化整为零供不同的活动区使用,把几张桌子分配到活动区中,如果需要进行集体活动,只要挪动桌子就可以了,这样的空间利用就更加合理一些。
在进行设计时,还要方便幼儿的活动转换。在游戏时,幼儿有时需要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或去盥洗室,在换区的过程中他是不是很方便地就能进行转换,如果他需要绕来绕去,便有可能磕碰或打扰其他幼儿,如果通道过于宽敞,他便会很自然地跑来跑去,因此既要保证幼儿顺利转换活动,又要做好巧妙的隔离,在幼儿进进出出的门口是不应该设置安静的活动区的。
在你精心设计和全面考虑之后,你的构想跃然纸上,这时便可以付诸行动开始进行布置了,当你按图纸重新调整一番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之时,你要继续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转换时是否如你想的那样有秩序,如果还出现了某些问题,就需要再做进一步地调整,直到适宜为止。
(三)妥善布置设备与材料,使材料会说话
如果你所投放的材料能够妥善地摆放,幼儿自己便可以知道怎样选取并可以用完之后自己收拾整理,材料不在于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于怎样摆放。如果你急于把所有的材料都展示出来,幼儿往往难以选择。试想如果你在美劳区投放种类繁多的材料,幼儿这个想摸摸,那个想做做,反而哪件事情做得都不专心,不如先投放一部分材料,把多余的那部分放在柜子里陆续再投放。擅于观察的教师会发现有些材料幼儿根本不去触摸,这时你便要考虑是不是幼儿认为这些东西不能摸,还是因为幼儿对它们不感兴趣,如果是前面的原因可能就是你的材料没有妥善地布置好,如:一大撂图书放在书架的底下是很少有孩子去看的,不如把它们拿出来,有关自然的书放到自然科学区,有关楼房、飞机场等建筑的书不如就放到积木区,或许孩子们正需要呢;音乐表演区的头饰和服饰最好不要放在柜子或箱子中,挂在墙上既便于穿脱又便于收拾整理。当你看到每个幼儿专心地在活动区游戏时,就表示你的活动区设置是比较成功的。
作为教师还要让幼儿自己主动地进行学习。当孩子们面对那些不同的材料时,他们便有了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在投放材料时就注意把教育目标和内容涵盖进去,让“材料会说话”,那么就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材料会说话呢?
1.注重材料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作用,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
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多下功夫,让材料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幼儿有强烈的愿望去触摸材料,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发展,这就要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加强视觉刺激,以吸引幼儿的视线。具体做法可以选择形状大的、颜色鲜艳明亮的、结构简单明了的材料,这样未及教师开口,你精心设置的物品已无声地帮助你争取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此外,要以多种感官、多种途径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发声的材料、触摸的材料都是好的选择。我们应该明白,让材料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的目的是促使幼儿“动”起来。
2.不断加强材料的可操作性
材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指幼儿能否一看即懂或不需太费周折就能在他的兴趣丧失之前琢磨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材料要多选可拼摆的,少选一体的;多选简单有趣的,少选复杂难懂的。不管你设置的材料是需要幼儿剪贴,还是需要幼儿画描,还是需要幼儿拼插,总之是让幼儿动手动脑,且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趣味,那么在这一点上你就算成功了。
3.赋予静止的材料以奇妙的矫正功能,是吸引幼儿兴趣与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尝试
说它是一次新尝试是因为这种提法不太多见,普及面也还不太广。但实际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玩具的设计与投放中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材料的矫正功能。如“智慧乐”操作玩具,在没有教师或教师无暇顾及时,智慧乐便承担起了吸引幼儿操作并帮助他们区分正误的重任。幼儿一个手指指着一个地方,另一个手指去寻找与之相同的标识,如果找到了,仪器就会响起一阵悦耳的音乐以示鼓励和肯定,促使幼儿有兴趣、有目的地继续去游戏,如果没有找到,仪器就会静静地一声不响,告诉幼儿找得不正确,以给幼儿提供这样的信息:再试一下吧,也许下次是正确的。
试着观察分析一下你投放的材料是否真正让幼儿喜欢,那些让幼儿百玩不厌的材料便是最佳的选择。
(四)创设有序的环境
创设一个有序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为幼儿进一步地形成自制与自律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想让幼儿具有某种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们共同制定教室规则,并提供一个现实的、近距离的示范。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探讨:
制定教室规则是创设有序环境的一种好方法。必要的合理的教室规则可以使一日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也可以使孩子生活在一个快乐、活泼、和谐的集体中。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好奇,常常会用动作去体验,但这样会产生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为保证幼儿的安全,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内容:不在室内乱跑、不站在小椅子上、不乱摸、乱扔一些危险品(如插座、积木等),这些是必要的。
另外,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应内容,如:活动中不抢话,不去干扰别人等等。
当然,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不可能逐一定出规则让孩子去遵守,否则孩子会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重复话语中受到诸多的限制,活泼的天性被抹杀,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如:根据幼儿活动的一些表现,制定出了“幼儿在活动中要双手锁好放在腿上,保持正确坐姿”的内容,这样的规则是幼儿难以做到的,要知道成人长时间这样做有时也达不到。另外,幼儿在活动中是通过各种感官去发现学习的,所以,教室规则订立要合理也要必要,教师尽量将内容压缩到最低点,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教师制定的规则,幼儿执行起来往往会有一种压抑、不情愿的感觉,结果也不会像教师所想,有时个别幼儿还会有逆反心理。在这里可以不妨请幼儿来参与制定,如:参与制定活动区规则、转换活动时的规则等等。最后经过讨论、分析、筛选,这时的规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然后可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要订立这些规则,这样在活动中,幼儿会很乐意接受。因为这些规则不仅仅是自己制定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如: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这样会使活动不受影响,孩子也会逐渐收敛一些行为,一点点长大进步。
幼儿模仿能力强,无意注意较有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在幼儿期,创设有序的环境不能忽略示范的影响。如果你想让幼儿做事有秩序、有条理,我们自己首先要有秩序、有条理。这不单指你说某句话、做某件事,而是涵盖我们一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幼儿园作息时间去做,幼儿便学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甚至某一天因为某些缘故略迟了一会儿,孩子们还会提醒你:“老师,我们怎么还不出去做游戏呢?”“老师,该收玩具了吧?”这些看似简单的问话,实际上渗透着孩子们良好作息习惯的初步形成。
如果我们每次在幼儿进餐后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并放到教室的一角,那么偶尔我们没有时间不得不推迟去做这些事时,你将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女孩子们居然细心地把桌子擦干净,而班上那个吃饭最棒的“小伙子”已经跃跃欲试地在抬桌子了。
教师做得好,孩子们会受益无穷,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形成。
如果你还在为活动区里玩具弄得一团糟而烦心,还在为刚购置投放的新书又破损了而恼火,我建议咱们一起试试“标志指导法”和“材料暗示法”。
关于“标志指导法”,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采用在各活动区根据投放的玩具而做好标记来指导幼儿整理的方式,效果十分理想。标志的设计张贴把幼儿收拾整理变成了一次有趣的游戏,不再令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但标志的指导作用决不仅局限于此,这里举两个生动的小例子希望激发你的才智:在积木区的地毯旁,有一串美丽的彩色脚印,数一数共有五双。这可不是普通的装饰,自从有了这串小脚印,孩子们脱了鞋再也不随便放了,而是一个个整齐地放在小脚印上。如果没有了小脚印呢?再来的孩子就会悄悄地说:“小脚印已经满了,我不能进去了。”于是,孩子们将会选择其它活动区,这里的标志等于规则。在幼儿园的滑梯旁,有一个鲜亮、醒目的小木标,上面画着玩滑梯的小朋友在排队,不拥挤,旁边有一个大大的红叉,画的是一个小朋友推人,结果从滑梯上摔下来呜呜哭,这里的标志等于提醒和告诫。
关于“材料暗示法”,是说老师精心放置的一些物品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必然的影响。图书区常有书籍被幼儿撕破,尽管你说了很多次,仍不见成效。其实,只要你稍稍改变一下做法就会有意外的收效,把图书中破损的地方予以修饰,以吸引幼儿的方式加以排列,把没有趣味的书调换一下,就会使撕书的现象大大改观。其奥秘在于不同的书给了幼儿不同的暗示,破损的书提供给幼儿的信息无疑就是:别人可以撕,那我撕也没有错啊?相反,修复、整理过的书也会暗示幼儿:老师爱护书,你也没有理由不爱护啊!材料的暗示作用很广泛,如:美劳区悄悄投放几块干净的抹布,会发现原来幼儿涂抹得满桌满手的痕迹不见了;沙水区的地上铺一张报纸,再不见满地满处的沙子了……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思考,一定获益匪浅。
(五)让墙面布置和孩子之间发生交互作用
万事俱备,这时我还要提醒你,千万别忘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室墙面布置。教室墙面的布置形式有很多,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三种,一种是教师独立完成;一种是师生协作完成;一种是单纯由幼儿完成。
下面就这三种形式分别谈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
1. 教师独立完成的墙面布置
完全由教师创作的墙面具有布局美观、完整、水平较高的优势。但由于从设计、实施到推出完全由教师承担,幼儿的参与相对是空白,所以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完全达到教师的预想目标,幼儿感性认识较少,教育作用相对不明显、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主体墙面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注意力,帮助幼儿间接地进行参与。例如,根据季节特点和月目标,教师设计布置了一幅以春为主题的主墙面。面画上柳条刚刚抽出新芽,小草钻出了地面,一个小姑娘正在快乐地放风筝。据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内容:
活动1: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照主题墙面进行讲述春天的语言活动。
活动2:欣赏风筝艺术。带幼儿欣赏各种风筝,造型各异、风格不同(可由幼儿从家中带来),组织幼儿观看一次放风筝活动,使幼儿对画面中的“小姑娘”放风筝有感性认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教师独立完成的墙面可以引发许多好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间接地参与到了布置的画面中,从而使交互作用得以体现。
2.师生协作完成的墙面布置
让幼儿有机会参与的墙面布置,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加强自主意识,把共同制作的墙面视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倍加珍惜和爱护。幼儿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产生了交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体现。
冬天来到了,教师会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幼儿对冬季特征的认识。这时候,我们不妨与幼儿共同协作完成这样一种墙面布置:教师选择一块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较大的墙面,布置出一幅冬季的背景图,随着教育内容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幼儿可以运用粘贴、剪折、涂色、装饰等多种方法来逐渐丰富画面,如:冬眠的小动物、小雪人、穿着棉衣在滑雪橇的小朋友、开放的梅花等等。在幼儿亲自动手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对冬季特征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会时常去欣赏和评价,充分发挥了墙面布置的作用。
运用这种形式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尽量搜集各种报纸、图片、材料,包括不同形式、颜色和质地的东西,给幼儿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做一个慧眼识金的人,把幼儿的天真、充满童趣的成品加以构思、修缮,体现整个墙壁的和谐统一,给幼儿一份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3.幼儿自己完成的墙面布置
这种形式是完全由幼儿自己设计、实施的。这种方法相对前两种来说完全解放了幼儿的创造力,是幼儿的能动性的最大体现。
也许有些教师会担心,这种墙面布置会因为幼儿能力发展还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造成杂乱无章的现象。其实,运用这种形式,教师应该是放手但不放任。完全由幼儿布置,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而是最好去扮演一个热心的出谋划策的朋友。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能进行帮助,给孩子们以信心;在孩子们取得小小的成功时,适时地鼓励他们向更高水平努力。实际上,目前有很多教师还没有尝试让幼儿自己完成墙面布置,甚至还没有这样一种大胆的设想,那么,就让我们来试一试,也许还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四、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可以包括很广阔的范围,在这里,我们主要就幼儿园的精神环境的创设进行沟通。
幼儿园的良好精神环境来自于两个方面:
其一,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们心中的教师形象。也许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会影响孩子一天的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了孩子们,让我们珍惜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吧!
其二,在孩子中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微妙关系,这些关系远没有成人世界的丰富复杂,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杀伤力”。
如何帮助孩子们协调好师生关系、家长与幼儿的关系以及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将是一个细心周到的幼儿教师必然会面临的棘手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将带给孩子完全感,使孩子拿出勇气面临所遇到的困难,这种氛围将使一切矛盾化解,使一切问


          关键词:教室环境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