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上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2-20 19:09
标题:
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上的作用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成功智力理论。他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而创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极为重要的方面。
斯腾伯格认为个体具备成功智力意味着能够很好地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思维:分析性的、创造性的和实践性的。其中,分析性思维用来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其技能包括分析、批判、判断、评价、比较、对照和评估等;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思想,其技能包括创造、发现、发明、想像、设想以及假设等;实践性思维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其技能包括应用和实践,是思维活动向实际行动转化的第一步。
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协调互动、平衡发展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成功智力的效能,采取相应的行动,实现学习、工作的目标。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造性教育的首要内容。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是从思维的智力品质角度划分出来的,它区别于常规思维,它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因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性教育中要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培养创造精神,最重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其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特性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推动人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工具。美国的技术评定办公室指出了信息技术的四方面运用,其中一条是它可以教给儿童“更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促进幼儿园管理、教育等各方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在教学中辅助教学及信息技术学习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呈现多样信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表现为多种媒体的结合的特性。所谓多媒体的结合指的是信息技术在与学习者进行人机对话时把印刷品、照片、电影和声音等媒体结合起来的潜在能力。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具有其它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既便于老师的操作,又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儿童兴趣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萌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灵感,促使其智力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运用计算机提供的各种声像媒体来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度,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发挥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教师发挥课堂应变能力,有助于儿童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激发儿童创造的火花。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富于动态、伴随音响效果的多媒体课件,一下子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制作多媒体软件时,可以制作一些动画,同时配上音乐,来模拟一些事物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把静的化为动的,把无声变为有色的,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又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就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们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眼、耳、手等各种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而形成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是借助于声、形、光、色的刺激作用,通过动态画面的展示,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直观,充分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在各种感观刺激的作用下,儿童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快速转换,并不断促使其思维积极发散,使得他们对同一问题能够快速、敏捷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或以相似与相反的方式对表象进行联想,并不断地触发灵感,促进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儿童的实践性,进而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斯腾伯格认为,实验性思维发展可以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实践性使学习方式、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兴趣自然生成,儿童就可以自主学习,主动思维。
交互作用性是信息技术的另一特性。它指的是信息技术能够即时地与学习者进行对话的能力。由于采用了人机对话的形式,有较多的时间是幼儿和电脑在相互交流,这时的教师对于出现各种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评价,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真正体现儿童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活动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思维训练,引导他们从实践性向创造性的迁移。儿童的生活经验少,尤其是处于低幼年龄段的更是如此。要想把他们未经历过的以他们可理解的方式接受,就要为儿童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通过其模拟操作,获得相应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实践性智力逐渐得到发展,随着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认知及对所遇问题的解决,促使其创造性思维水平也逐渐提高。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儿童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儿童的主动创造过程。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每完成一件任务,都需要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体验,开动脑筋,大胆想像,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见解、设想与独特的做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同时,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形成探究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和习惯。在独立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再如,幼儿在操作时,根据自己对点数的掌握程度,随时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问题,自发地进行探索,计算机根据幼儿对问题解答的情况给以评价。通过点数画面上的小动物,点击相应的数字,从而不断地建构起自己对数的认识,将抽象的数学用实物的形式加以表现,激发幼儿主体的探索意识。
(三)培养儿童的创造想像,锻炼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以动态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从培养发散思维入手。
多媒体教学信息具有人机交互和快速反馈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儿童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培养。儿童在操作计算机进行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碰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时,儿童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积极地参与活动,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认知特长与想像,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这样各种思维形式得到有效的锻炼。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所提供的开放式的情境为儿童进行创造性想像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儿童的各种主观因素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儿童在充分想像的基础上去发现、创造,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儿童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而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发展。
虽然信息技术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智能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低幼年龄段对儿童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不利于儿童的发展,这有待于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区别对待,实现对儿童最优化的教育。
[color=]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