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日本学前教育特色及发展趋势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2-20 19:11
标题:
日本学前教育特色及发展趋势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1:机构二元制
日本的幼儿园是根据《学校教育法》而设的幼儿教育机构,属文部省管辖,偏重教育;保育所则是根据《儿童福利法》而设的儿童福利设施,属厚生省管辖,偏重保育。由于两者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带来很多难以协调的问题。
问题2:幼儿到底学什么
学业压力低龄化在日本也非常严重,由此带来对传统学业式学习的批判。二战后日本受杜威思想影响,在实践中开始注重游戏、戏剧等,也开发出一些本土游戏。但同时他们又质疑“幼儿园的游戏玩耍到底算不算教育”,在困惑中,欧美课程改革提出的“方案教学”备受关注,日本开始思索如何把游戏与知识学习、把引进课程与本土课程相结合。
问题3:保育所质量低,入所人数逐年下降
保育所建立之初主要是为贫民子女服务,由私人承办,重保轻教。另外,保育所从事儿童保教工作的人被称为保姆,社会地位低微,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保育所质量低的重要原因。由于质量不被社会信任,加上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入所人数也因此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左下图所示,从保育所的数目来看,1992年保育所有22637所,1993年下降到22583所,此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只有22332所。从保育所的儿童数来看,1992年儿童数为1958796人,1993年下降到1945915人,此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只有1913951人。
二、形成的特色
日本学前教育虽然存在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特色1:环境设计崇尚自然
日本幼儿园几乎没有水泥地,基本上是泥土,草坪也很少,且凹凸不平。日本幼教工作者普遍认为,把坑坑洼洼的地面改造成平地是一种破坏,幼儿本身就非常喜欢玩土、挖地,而且这些行为对幼儿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他们强调让幼儿们亲近自然,如光脚接触泥土。
特色2:对教师素质及师幼比有严格要求
日本对幼儿教师有严格的要求,保育员必须依据《儿童福利法》得到保育员资格证:幼儿教师必须依据《学校教育法》得到幼儿教师资格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和保育员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严格。
特色3:逐渐形成既体现先进思想又具有本国特色的课程模式
日本学前教育课程主要依据《幼儿教育大纲》和《保育大纲》设置,两个“大纲”的精神相似,都认为:不同于小学集中时间授课,幼儿主要是通过玩,在玩中学,因此通过游戏学习非常重要。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玩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组织起来编制成课程。课程强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理解游戏活动及意义的能力;培养幼儿掌握运动、生活和游戏的基本技能技巧,同时享受技能的获得过程;培养幼儿促进园所和社区联系的能力。
课程的实施是自下而上的。教师往往首先让幼儿在一起互动,在互动中讨论、提问、对话,然后从中选取有意义的问题组织起来。或者教师以戏剧式的表演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和幼儿共同讨论。在课程实施上,日本幼儿园也设置了一些混龄班,让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互动。
特色4: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积极互动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积极互动是日本学前教育一个显著特征。在社区学前教育方面,日本学前教育界已经考虑到要使学前教育机构成为“社区儿童养育中心”,并建立起“儿童教育网”,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在社区中的作用。
在与家庭的联系方面,日本学前教育界也考虑到学前教育机构要为家庭分忧解愁,减轻父母养育儿童的后顾之忧。幼儿园经常组织家长会,或围绕特定课题与家长交流,或让家长去找政府把幼儿园搞好,或与家长一起筹划一些活动。这不仅教给家长如何带小孩,而且让家长获得一些筹划和组织能力。
特色5:特殊儿童教育有保障
在日本,各年龄段每年都有残疾儿童入园,政府根据儿童残疾的程度不同进行拨款,并请专门的“保障师”照顾这些特殊的儿童。《儿童福利法》规定:对于残疾较轻的儿童应尽量让他们与健康的孩子一样参加各种活动,对残疾较严重的儿童则应设有专门的设施。
三、发展的趋势
在交流中,中日双方幼教专家在分析日本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发现这也是中国学前教育所表现出的发展特点。
趋势1:注重国际化发展
中日两国都意识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但两国在学前教育国际化内容方面有所差异,中国更注重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而日本更注重对外国籍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照顾及将国际化纳入保育内容中。
趋势2:注重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分为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由于幼儿园只招收3―6岁儿童,所以招收3岁以前儿童只和保育所有关。日本低年龄儿童的入所率很低,这已经引起日本学前教育界的注意。目前,日本对3岁前儿童的教育开始重视起来。而在中国,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趋势3:注重儿童社会性发展
日本学前教育强调培养儿童之间互相交往的意识,促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自然地交往,重视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这一点与中国是一样的,中国的学前教育也注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两国都强调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儿童的交往,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儿童分享、公正等社会性意识和行为。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