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一次生成活动引发的课程感悟
[打印本页]
作者:
谢思洋
时间:
2018-12-20 19:16
标题: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一次生成活动引发的课程感悟
小班孩子刚到幼儿园,对幼儿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就连厕所也成了他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他们每次上厕所都要老师“请”才会回活动室,有的孩子还背着老师在厕所里抓蛆虫,并且抓蛆虫的队伍在老师的反复教育之下还早上升之势。小班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抽象的道理讲不通,批评、激励也只能一时有用,怎样才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建立起不能抓蛆虫的条件反射呢?我想到了生成活动――讨厌蛆虫,做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在生成活动之前,我首先分析了孩子们玩蛆虫的原因:他们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好玩的心理,在他们充满童趣的认识世界里,蛆虫并不是让人恶心的、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而是一些会动的、胖乎乎的小虫子。因此,要让孩子们不抓蛆虫,首先要让孩子们对蛆虫生“厌”。于是,生成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看一看哪里有蛆虫。通过这一环节,孩子竹1注意到了蛆虫生活环境的脏、臭,接下来就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蛆虫的危害,因此生成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蛆虫是个大坏蛋。仅仅让孩子们知道不玩蛆虫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初步产生爱护环境、保护健康从我做起的意识。于是,生成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延伸为我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根据孩子们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活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活动过程的生活十七和自主化。
在第一个环节――“看一看哪里有蛆虫”中,和家长一起,共同引导幼儿发现蛆虫与脏、臭的关系。在孩子们的眼里,蛆虫不是让人恶心的东西而是可爱的“宝宝”,他们更多关注蛆虫而不是蛆虫生存的环境。怎样才能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呢?我充分运用了孩子们爱模仿的特点以及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比如在厕所或其他有蛆虫的地方,教师或家长首先虚张声势:哇,臭死了,脏死了!然后再伴以厌恶的表情,以及迅速离开之姿势。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孩子们再到这些地方,臭和脏成为了他们的第一反应。
能注意到脏臭必然使孩子们对这些地方产生厌恶情绪。对蛆虫生存环境的厌恶能遏制孩子们到这些地方去的愿望,但并不一定能消除孩子们对“蛆宝宝”的喜爱,因此在接下来“蛆虫是个大坏蛋”这一环节里,我着重加深了孩子们对蛆虫危害的认识。蛆虫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学前初期的孩子来说太抽象了,于是我以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生病了为主线,把这一环节分成了4个部分:天线宝宝为什么生病了?(生病与细菌的关系)食物上为什么会有细菌?(细菌与苍蝇的关系)蛆虫是从哪里来的?(苍蝇与蛆虫的关系)为什么不能玩蛆虫?(蛆虫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此环节有许多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抽象的概念,于是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把那些孩子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如细菌、虫卵等)形象化、卡通化,这样孩子们带着对天线宝宝的关心,通过有趣的图片和动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探究,从而明白玩蛆虫危害健康的道理。
如果仅抱就事论事的态度,为了让孩子们不玩蛆虫而生成这次活动,我想,活动到此环节就可以结束了,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让孩子们初步形成健康的意识、养成健康的习惯,并通过自觉的行为表现出来,这是此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难点。第三个延伸活动中,我也把它分成了3个部分:为什么有蛆虫的地方会那么脏、那么臭?怎么做才不会有又脏又臭的地方?比一比,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在这个环节中,我在引导孩子们观察的基础上,发动家长带领孩子动手做:哪里有脏东西我们捡一捡、扫一扫;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便在坑外边;不要的、吃剩的东西不乱扔;小手脏了赶快洗等等。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健康与我们自身行为的关系。孩子们经常和老师家长做一做,再伴以和小朋友比一比,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与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抓蛆虫是不辨是非的孩童很感兴趣的一件事,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老师单纯说教,三四岁的孩子肯定不明白。既然它源于生活,那我们就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生活中,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原来蛆虫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是不能玩的。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不但获得了知识,更形成了一种习惯。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