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1949年以前(上) [打印本页]

作者: qiuhaoran    时间: 2018-12-20 19:16
标题: 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1949年以前(上)
         
1949年以前,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的历史。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过程。从1903年我国创设第一个公共幼儿教育机构算起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和课程发展走过了90余年里程。90多年来,由于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也具有不同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学前教育课程90余年的发展中,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实际上是主体部分。因为我国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主体是幼稚园或幼儿园,有时也把类似的公共学前教育机构称为蒙养园,而发生在这些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活动和课程现象,自然地也就成为学前教育课程的主体。基于这一观点,本章所考察的学前教育课程将以幼儿园课程为主,兼及其他的学前教育课程。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从产生到初步中国化
这个时期,是我国公共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主要是幼稚园、幼儿园和蒙养院的课程)从无到有,从简单抄袭国外到开始独立探索的时期;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第一个改革期;是我国学前教育先驱们开始致力于学前教育课程中国化的时期。
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由此爆发。为了苟延残喘,腐败的清政府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求和,一方面不得不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以缓和矛盾。在教育方面废八股、停科举、兴学校、厘定教育宗旨。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确定了较为完备的近代学制系统,设立了专门进行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列入正规的学制之中。《章程》依照3~7岁幼儿的特点,提出了体智德美等方面的保教要旨:“一、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轨范。二、保育教导儿童,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乏过度之业。三、保育家道儿童,务留意儿童之性情及行止仪容,使趋端正。四、儿童性情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意也。”
由此可见,该《章程》虽属首次颁布,但其所规定的教育要旨,既注意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育、情感和行为得到良好培养,还指出教育要适度,并运用榜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章程》规定,蒙养院应设立不同于初等小学的课程,所设课程要易于儿童理解和感兴趣。具体科目包括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这些规定成为蒙养院、幼稚园、幼儿园或幼稚舍开设课程的基本依据。但有的幼教机构,如湖南官立蒙养院,还开设了行仪、读方(即识字)、数方(即计算)等课程。
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只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普及的面还相当狭小,仅在部分省市的个别地方存在幼稚园和幼稚园课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虽然涉及德智体美几方面,但是还非常笼统简单,所开设的科目也不多,远远没有形成体系。当然,我们不能对此作苛刻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外国教会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它们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具有浓重的宗教性,向幼儿灌输宗教思想,引导幼儿信仰上帝,迷信来世,对着耶稣祈祷、听讲圣经是每日的必修课,宗教故事和宗教歌曲是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全盘西化,说外国话,唱外国歌曲,做外国游戏,行外国礼,学外国习惯,玩外国玩具,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加以批判和摒弃。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非常重视教育,倡导教育平等,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12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将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招收6岁以下儿童。袁世凯篡权后,于1915―1916年间,教育部公布了《国民教育令》及《国民学校施行细则》,其中对蒙养园的教育宗旨、目标、保教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作了规定。“保育幼儿,务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良善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为此,“须与其身心发达之度相副,不得授以难解事项及令操过度之业务。所设课程科目是游戏、唱歌、谈话、手艺四项。
民国初年,幼稚园课程科目与前一时期没有多大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也相似,没有实质性突破。但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德国福禄倍尔和意大利蒙台梭利等人的教育思想的传播,我国幼稚园课程中增加了福氏的游戏、手技和“恩物”以及“蒙台梭利教育法”。此外,对此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影响的还有国内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人。
总的来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在课程宗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试图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外国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引入,曾经给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气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有的幼稚园也已经出现了不顾中国实际情况,照抄照搬外国幼儿教育课程的问题,特别是对日本的课程,全盘照搬的现象最为严重。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纷纷介绍和宣传外国教育思想。一时间,卢梭、斯宾塞、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爱伦凯、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被陆续引入,形成了平民教育、实业教育、科学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其核心是教育救国和尊重与发展儿童的天性及才能。特别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最大,对幼稚园课程的影响也是如此。在当时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先驱们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儿童的内在才能,培养儿童健康、活泼、独立、积极向上的性格,坚决反对照抄照搬外国教育经验。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为代表的早期教育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揭露了当时幼稚园课程存在的严重的“外国病”、“化钱病”和“富贵病”,创办新的幼教实验中心,开始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历程,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独立探索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的热潮。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国参考美国学制,于1922年11月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将蒙养院改名为幼稚园,招收6岁以下儿童,正式列入学制。新学制颁布之后,一大批类型不同的幼稚园相继建立起来,有公立的,有私立民办的,如南京高师附属幼稚园、厦门集美幼稚园、北京香山慈幼院、南京鼓楼幼稚园等,我国幼教事业得到较大发展。
但是,这些幼稚园在课程和教材方面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尚无统一的标准,二是多半来自外国,不适合中国国情。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1928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陶行知和陈鹤琴提出“注重幼稚教育案”(共7项),其中一项是“审查编辑幼稚园课程及教材案”。教育部责成陈鹤琴和胡书异负责,聘请专家11人,共同草拟幼稚园课程标准。经过试验和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于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
该课程标准分三部分,规定了幼稚园的教育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教育总目标为: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求家庭教育的改进。课程包括音乐、故事、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和餐点7项,每项又列有目标、内容及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而每一部分的内容已经比较具体详细。教育方法共17条,主要包括,将各科目内容打成一片,实行作业中心制的设计教学法;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把舵者;等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1932年,在实验和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教育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6年,又作了修订。该课程标准对幼稚园的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学要点作了具体规定(参见上述)。它不仅比较全面,而且比较具体,实用性强。该课程标准一直沿用到40年代末期。它的颁布,保证和促进了我国各地幼稚园课程实践。
2.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早期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不满当时幼儿教育课程状况,首次致力于课程改革的中国化和科学化。他们既亲自领导课程实践,也从事课程理论研究工作,试图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在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对幼稚园课程的概念、目的、发展目标、内容、来源、特点以及课程的编制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
比如,关于“课程是什么?”这一问题,张雪门认为,“课程的范围很大,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张宗麟则明确地提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虽然对课程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人们一般是广义地来理解的。关于课程内容及其来源,陶行知、陈鹤琴等认为,幼稚园课程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而课程内容的来源是儿童现实的生活。在课程编制方面,他们采用“设计教学法”和“单元教学法”。认为,幼稚园课程是“整个的”、“直接的”。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不主张把课程划分得太细,重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这有利于克服幼稚园课程小学化。
3.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
杜威的实用主义对此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他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对我国早期幼教工作者影响较大。叫“儿童中心”的思想,使二三十年代的教育家们树立起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幼稚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儿童所有的生活都是课程。课程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材的组织应心理学化等思想。所有这些思想,都极大地改变了教育家们的课程观念,而且对今天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仍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4.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已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比如“工作”一科就包括:图画、纸工、泥工、木工、积木、沙箱、缝纫、园艺等,“卫生习惯”、“做人习惯”则既有个人的,又有社会性的,而每一方面又列出二三十种,具体实用。此外,还对幼儿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和全年的生活列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和活动表,甚至对具体的活动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5.课程研究成果甚丰,产生了一些重要著作
在实地考察、理论研究和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早期幼教专家不断总结经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生活经验,设计幼儿喜爱的活动,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他们经常撰写论文和论著,介绍和讨论幼稚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情况。由于研究者们独立探索的热情较强,较多地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研究气氛活跃,他们写出了不少文章和著作。这个时期产生了我国幼儿园课程史上很重要的几部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雪门的《幼稚园的研究》(北新书局,1926年)、《幼稚园课程编制》(商务印书馆,1931年)、《幼稚园组织法》(儿童书局,1934年),梁士杰的《幼稚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5年)等。
总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幼稚园课程)第一个较大发展时期。研究者们首次比较全面地对课程进行了独立探索,,形成了崭新的儿童观,建立了比较适合当时我国国情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模式――单元教学。特别是《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幼稚园地位在学制中的确定,大大地促进了幼稚园和幼稚园课程的发展。当然,此期的幼稚园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目标不够全面,如未设美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内容比较忽视各种知识的纵向系统性和逻辑性;课程模式单一,只产生了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即单元教学,再加上教育部用法令的方式向全国推广,整齐划一的做法影响了课程的多样性发展。
(二)20世纪40年代至新中国诞生以前:适应战争需要,课程的政治性强
30年代末至40年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课程随着战争的进展产生了新的特点。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还击,开始了八年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适应形势需要,1938年4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纲要对幼稚教育作了如下规定:“幼稚教育,应使保育与教导并重,增加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施教对象应推广及于贫苦儿童。为了加强对幼稚园的管理,1939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又一部重要法规《幼稚园规程》,其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同《幼稚园课程标准》。1943年,教育部对《幼稚园规程》进行了修正,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12月教育部将此《办法》公布实施。《办法》规定,招收4~6岁儿童,必要时招收3岁以下儿童予以保育。课程应顺应儿童的个性,遵循其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教育。但是,由于当时的抗战环境,《幼稚园设置办法》几乎成为一纸空文。抗战期间,有的幼稚园毁于炮火,有的被迫停办,幼稚园数量急剧下降。应战争之急需,为拯救和教育大批无家可归儿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的学前教育方针,并联合各党派、各界知名人士,于1938年3月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该会成立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20多个分会,抗战八年先后建立了53所战时儿童保育院,如著名的延安第一、第二保育院。)战时儿童保育院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反抗侵略。特别注重劳作教育,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在教育方法上,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相结合。总的来说,战时儿童保育院对挽救和教育难童,支援抗战作出了贡献。当然,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保育院和幼稚园的课程设置很不全面,也不细致,有的内容超出幼儿的接受水平,政治性较强。幼稚园课程的发展处于困难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面胜利的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使教育工作更好地为解放战争和土改工作服务,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6年12月颁布了《战时教育方案》,号召“各级学校及一切社教组织,亦应立即动员起来,发挥教育上的有生力量,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卫战争服务。”*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对幼儿的保育,但力求使幼儿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教育儿童了解父母参加革命的苦心,继承艰苦朴素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敌人,培养对敌人的仇恨,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团结友爱,吃苦耐劳,自我管理,等等具体说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礼貌的训练、秩序的训练、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为群众服务的训练,并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手工劳动、观察和参加一些成人劳动。此外,还对幼儿的劳动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会用剪刀剪纸、剪指甲,折纸,提壶打水等。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初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其主要教育原则有:在爱的基础上教育儿童,在生活中教育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教育儿童,坚持正面教育等。老解放区在“保教并重”的前提下,也强调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对常识发生兴趣,并简单地知道太阳、月亮、风雨等。
为了实现这些教育目标,设置了常识、唱歌、游戏、故事、工作(折工、纸工、泥工、涂色)、自由画、体育、卫生、识数、识字、玩玩具、自由发表等科目。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大都持生活教育的观点,认为教材应是儿童生活中能接触到和体验到的问题,是儿童容易接受的实际事物,包括自然、社会、卫生等许多方面。
课程内容要与儿童发生关系,才会实现其价值。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老解放区的教育者逐渐摸索出一些课程组织办法,如按年龄分班,采用单元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直观教学法――以实际事物教育而已,使儿童获得明确观念;二是比较教学法――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异同比较;三是三化教学法――教学故事化、教学游戏化和教学歌曲化。实践证明,这些办法比较适合儿童特点,有利于克服成人化和小学化,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各托幼机构还重视与家庭联系和配合。
总之,老解放区的幼稚园课程比较稳定,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关键词:中国学前教育课程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