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教学操作活动中的语言表述
[打印本页]
作者:
huangjing
时间:
2018-12-20 19:28
标题:
幼儿教学操作活动中的语言表述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这就需要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发挥语言的魅力。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学习数学的规律,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表述方法。
一、“伴随式”表述
“伴随式”表述方法就是让幼儿一边操作活动,一边进行语言表述。这种表述方法可降低操作过程的难度,便于幼儿完成操作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如在数学活动“喂点心”(主要是让幼儿感知5以内数的一一对应)中,以前操作时只要“喂”对就行,现在突出表述。教师确定表述内容,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表述“一只小猫吃一条鱼,两只小鸡吃两条虫……”这有利于幼儿形成头脑中的形象,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又如在操作活动“按标记放图形”中,教师设计了“给图形找妈妈”的游戏。教师在一块长方形的纸板上分别画上“正方形妈妈”“圆形妈妈”“三角形妈妈”,幼儿边帮小图形片找妈妈边说“这是××图形的妈妈”。幼儿通过语言表述体验到小图形片和图形妈妈的同一特征,后来教师给图形添上了颜色对幼儿进行干扰,幼儿照样能够放对。
二、“过程式”表述
“过程式”表述方法就是让幼儿简单讲出活动的思维过程,目的是通过语言表述检查幼儿对活动的掌握情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由于幼儿的操作过程有时是不一样的,教师就有必要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活动过程和内容,来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如中班活动“感知1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是目测5以内的数群,再用接数的方法数出卡片的总点数。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时请一位幼儿操作展示,并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点子的?”若幼儿回答“我是用先看大点子再接着数小点子的方法数出来的”,就说明他已经掌握了教学重点;若幼儿说是一个一个点数出来的,就说明他还没有掌握教师所教的新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还没有掌握。又如大班活动“填房子”,主要是认识数的组成结构,教师要求幼儿表述“几和几合起来就是几”和“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操作活动后,教师向个别幼儿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填上这个数的?”幼儿就可以用操作时表述的内容来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幼儿是否掌握了教学的重点。
三、“自查式”表述
“自查式”表述方法就是操作活动后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来检查操作的结果是否正确,这种表述方法不仅可以检验活动结果的正确性。还可以加深幼儿对有关数学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如中班活动“小花找朋友”,是按物体的颜色和形状两个特征给物体定位,我们教幼儿用手势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把小花片送回各自的“家中”,并要求幼儿在送小花片回家后用语言表述“这是××颜色××花瓣的家”。在活动中有些幼儿只用了目测的方法,出现了错误,但通过语言对操作结果的表述,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地做了改正。又如在大班“看图列算式”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先看清三幅图的意思,弄清××是一道加法算式题,还是一道减法算式题。理解了图的意思后列出算式,最后再回到图中进行验证,对照图用语言表述出算式中各个符号在图中的含义。
在运用上述几种语言表述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在操作活动时,有些幼儿比较胆怯,不敢用语言表述;还有的幼儿怕讲错,所以表述的声音很低,甚至没有声音。教师应鼓励每位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对说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以前不说现在肯开口的幼儿给予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
2.倾听幼儿的表述
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实际操作是不一致的。如在小班“手口一致点数”活动中,明明有五个实物,却有幼儿数成六个。又如在中班“给小花找朋友”中,有幼儿嘴里说着“这是红颜色5瓣花的家”,但却放在了“绿颜色5瓣花的家中”。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应时常注意倾听幼儿的语言表述,以便及时纠正幼儿的表述错误。
3.给所有幼儿提供表述机会
教师不可能倾听到所有幼儿的语言表述,但应为所有幼儿提供表述的机会。比如,可让个别幼儿面向全班表述,让幼儿之间互相表述,让幼儿在小组内表述。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