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班级个性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生长点 [打印本页]

作者: wushanshan    时间: 2018-12-20 19:29
标题: 班级个性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生长点
         
班级是幼儿园保教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实施单位。每个班级由不同个性的幼儿所组成.不同的幼儿其家庭的特点又不同。而教师也有不同的保教风格.在教师与幼儿、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些班级个性都是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它客观上需要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添加班级个性化实施程序。通过这个程序,使园本课程找到生动、具体、个性化的班级演绎方式,使园本课程成为每个班级的“自己的”课程.并从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一、班级个性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形成的班级存在状态
班级个性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班级存在状态。其中,班级中的幼儿、教师和家长的特点是影响和形成班级个
性的重要因素。
影响班级个性的幼儿特点既包括共性,又包括个性。前者是指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而后者是指每个幼儿独有的特点。教师的特点主要包括了教师为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基于教师的成长过程与职业素质而形成的教师职业风格,它既牵涉到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宏观层面,也关联教师本身知识技能的具体构成情况,包括如何看待与开展师幼互动、如何开展与家长的互动、投入教育情境的程度如何、面临教育困境时的自我效能感如何、在实施园本课程中将自己定位为建设者还是执行者等问题。家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的修养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程度。有些家长不仅能提供关于幼儿成长的丰富个案素材,还能融合较多的社区与社会资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资源,并主动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来。
上述因素综合影响班级个性的形成。并由此使每个班级在课程建构和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实施程序和个性特色。同时,影响班级个性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而班级个性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概念。
二、班级个性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生长点
以师幼互动关系为主导的班级个性,使园本课程的班级演绎成为可能。以“学前环保课程”的建构和实施为例:
1.同一课程内容的开发。教师选择了不同的主题.
在“学前环保课程”的开发研究中,我们首先为幼儿园的教师们呈现了当代环境十大问题――臭氧层的破坏、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然后让全园教师去搜集与十大主题有关的资料。教师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集与编创了二十二个环保童话和环保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教师体现出了对不同主题的偏好,有的教师提供的主题童话都与同一个主题――“土地荒漠化”有关。而有的教师提供的主题童话则都与“水体污染”有关。
在选定用中班年级进行课程开发研究后,我们向中班四个班的教师提供了由全园教师收集和创编的所有二十二个环保主题童话与环保资料。让他们自定主题。经过两周的慎重考虑。四个班级有了不同的选择。茶花一班选择“海洋污染”.茶花二班选择“臭氧层的破坏”,茶花三班选择“水体污染”,茶花四班选择“生物多样性减少”。
看似简单的主题选择,却体现出了教师不同的个性,乐于接触新事物的教师选择了平时幼儿接触不多,经验相对较少的主题,如“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稳中求成的教师则选择了幼儿有所接触、经验也较多的“海洋污染”或“水体污染”。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受自己既有的知识,幼儿可能接受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能否完成的可能性与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不同倾向,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内容。
2.主题的实施与班级原有教学特色相呼应。
在“学前环保课程”的开发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在主题确定后,每个班往往都会侧重于用自己的班级教学特色来承载与表现不同的环保主题。以茶花一班和三班为例:
茶花一班以音乐为特色。由于该班教师的音乐素养较好。又有多年的幼教经验,因此,在课程实施中,经常用歌舞表演的方式来串联教学主题,使音乐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比如,在开展以“海洋污染”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在《洒水车》音乐伴奏下,教师使用黑与蓝两种颜色的彩带(分别象征“被污染的海水”与“干净的海水”)向幼儿身上挥舞。从幼儿的面部表情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情感(对两种海水的不同喜好)已被成功地唤起。
茶花三班原来以数学研究为特色。在实施环保教育时,教师经常让幼儿将被污染的河里的小鱼小虾搬家,同时点数它们的个数,并逐步引导幼儿用柱状图来表示不同的数量。
另外,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各班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茶花一班基本采用教师主导的系统教学方式:而二班的教学则具有明显的注重幼儿的情感与行为倾向的方案教学特点。
3.课程实施中家长参与的程度与作用发挥有明显的不同。
课题研究伊始。我们就确定了家长参与的要求。但由于各班原先家园合作的基础不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家长参与程度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班级差异。比如参与研究的班级都有要求家长协助收集环保资料的相同环节,但各班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班级的家园联系栏中贴满了家长送回的资料,资料上还贴上了教师写上的感谢语:相反,有的班级回收的资料则寥寥无几。
家长直接参与教学在各班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班级很少利用家长资源,而有些班级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茶花一班的教师在一次与家长的接送交流中,得知有位家长在暑期带全家去海南旅游时恰遇台风,亲眼目睹了台风过后近海区域到处是垃圾的情景。在教师的邀请下,该家长头戴椰皮帽、身穿热带短袖、腰围绿纱巾,以“椰子树叔叔”的身份进入课堂,并带来了海南特产的小食品与贝壳对回答问题的幼儿进行鼓励。结果全班幼儿在这一节课上情感非常投入.家长也在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家长与教师拥有不一样的保教资源,他们的参与,不仅使课堂有了新意,也使课程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
三、个性化建设发挥课程的最大效能
有时课程的普适性与个别适应性是一对矛盾,普适性强的课程关注幼儿的整体年龄特点与知识本身的逻辑性较多:而个别适应性较强调班级的个性。
矛盾调和的主动权则掌握在教师手里。为此,幼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建设自己的班级个性.增强自己的课程主体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课程理解与驾驭能力,并且理解与尊重幼儿。才能使班级个性与园本课程建设相得益彰.同生共长。两者在较高水平上相交,在形式上表现为园本课程实施的多样化,使课程为每个班的孩子所设,这其实也是一个课程建构的过程。
体现与尊重班级个性的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不仅能鼓励教师带领幼儿形成自己的课程,而且在情感上能较好地激发教师的课程建设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而这种伴随着成功感的建设过程,可以让教师更有信心去正视、克服课程建设中的困难,并对不同观点持有接纳与包容的心态,从中发展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总之,班级个性化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生长点,这是园本课程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也是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施层面共同来关注班级的个性形成及其影响。(注: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2004立项课题“学前环保课程的开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纪红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


          关键词:班机个性是生命力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