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一瞥
[打印本页]
作者:
jiaotianjiao
时间:
2018-12-20 19:29
标题: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现状一瞥
笔者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实地观察、查阅活动设计和相关档案,对广东省内的十余所城镇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调研。
结果表明,不少幼儿园和教师在实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比如,不定期与当地特殊儿童教育机构联系,或者接纳一些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让孩子与特殊儿童一起学习、生活,让孩子接触特殊群体,培养孩子在关心自己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在“神五”成功发射、东南亚海啸等特别事件发生之际,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让孩子体验到爱国情感,使孩子不仅关注身边事,而且懂得关注外部世界的事。再比如,开展以感受家乡自然风光、认识人文风景为主题的活动,参观当地的公园、纪念地、历史名胜等,认识与生活有关的服务场所,参观邮电局、银行、市场、医院等,把孩子们从课堂直接带到社会中,使社会成为幼儿发展的大环境,让幼儿通过与社会直接、正面的接触,了解社会的规则、礼仪和习惯,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一次制作彩球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已分为四个小组的幼儿提供了四盒彩纸。并示意做完之后可以玩自己的球。彩纸一放到桌上,有一组孩子便开始争抢盒子中的彩纸,一时陷入混乱。(任课老师显然看到了这一幕,但并未做出任何反应)强强不满地说:“这么多人抢!”一个小女孩见此情景,生气地说:“抢!抢!抢!”(此时老师仍是沉默)有个小男孩用手在盒子中胡乱地抓起大把的彩纸,强强忍不住对老师说:“老师。你看他!”老师这才以言语制止:“Alen!.Alen!”秩序也得以恢复。
作为旁观者,我一直在思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师对这些预设内容之外的情况如此地睁一眼闭一眼,是“见怪不怪”,还是精力有限、无暇顾及呢?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面对突发事件,未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都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在另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孩子观看《七色花》卡通片,该片讲述的是有个小女孩获得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用六瓣花瓣来满足个人的愿望,仍觉得不开心,直到她用最后一瓣,帮助一位腿有残疾的小男孩重新站起来,才感觉到开心和愉悦。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预先设置的语言目标,侧重让孩子复述故事,围绕故事情节展开提问,如“故事开始发生了什么事?”“第一片花瓣用来做什么?”“第二片花瓣用来做什么?”等等,还有意围绕当月的主题(当时班上的主题是有关色彩),引导孩子关注“花瓣有哪些颜色?”“你们见过七种颜色的花吗?”等,而对于故事当中表现出来的“爱、帮助有需要的人能得到快乐”,却没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去理解和挖掘。孩子从故事当中体会到的是七色花的魔力,而不是故事要表达的主题,以至于最后当教师问孩子“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用来做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大多是“我想让它帮我收拾玩具”、“我要让它帮我画画”等。
类似忽视社会领域课程的渗透性和随机性的现象,在很多幼儿园领域活动中屡见不鲜。部分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就音乐欣赏欣赏音乐,就语言发展发展语言,而忽视社会领域课程的渗透性和随机性,未能做到领域之间的融会贯通。
小小班的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熊过生日的情节,让小朋友去小熊家时每个对小熊说句祝福的话。老师先进行了示范:“小熊,祝你生日快乐!,,接下来。小朋友A说:“小熊,祝你幸福。”老师连忙纠正:“我们应该说,祝你生日快乐!”小朋友B说:“小熊,祝你长得更高。”老师急着引导:“小熊今天过生日,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说呀?”最终孩子明白了。只能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
实践当中,教师们往往会忽略孩子们丰富的思维方式,希望孩子按既定的目标和程序进行,有时就会演变成上面的案例――“开放的问题,预设的答案”,这种互动带给孩子的,是如何去迎合老师心中的最佳答案,而阻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有一段时间,全园正在开展礼貌用语的学习和运用。户外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觉得有些渴。冬冬很懂事地拿了杯水送到老师的手中,当时我正在咨询这位老师,见此情景,特意打住了话头。这位老师看也没看冬冬一眼,顺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而后便把杯子还给了冬冬。冬冬的失望,分明写在脸上。
正式课程之外,很多教师容易从意识上松懈下来,这往往也使幼儿很难把握“标准”,对于老师们的言行,他们又会如何来选择和模仿呢?不仅如此,教师的任何言行都会有示范性。比如,孩子们端坐就绪之后,主班老师需要一个上课用的道具,于是就对保育员说:“吴阿姨,你把那叠画拿过来”――这种同事之间的交往,也会给孩子们无形的示范。幼儿对“榜样”的困惑,可能影响到孩子之间的同伴交往行为。
关键词: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