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个案分析――一个寄宿幼儿的个案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cuinannan
时间:
2018-12-20 19:53
标题:
幼儿个案分析――一个寄宿幼儿的个案分析
body { 9pt}
走出内向――一个寄宿幼儿的个案分析
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眼看小朋友们都陆续来齐了,可是,小纯还没进教室。我向教室门外张望,发现小纯和爸爸一直在教室外徘徊。只见小纯的爸爸用宽大的臂膀紧紧地抱着女儿,眉头微锁,双眼充满着依依不舍之情。小纯也对爸爸表现出无比的依恋,脸蛋上挂着两行还未被吹干的泪痕,眼睛直直地盯着爸爸的脖子,双手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衣领,头靠在爸爸的右肩,小脸和爸爸的脸贴在一起。但父女俩之间却没有多少言语上的交流。
我走近他们,对小纯张开手臂说:“小纯,爸爸还要上班,教师抱你好吗?小朋友们在教室里等你一起玩呢!”听到我的话,小纯生怕爸爸要逃走似的,把爸爸抱得更紧了,眉头紧锁,不停地摇头,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小纯的爸爸也紧紧地抱着女儿,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
3岁左右的幼儿第一次离开朝夕相处的家长,心理上产生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但很显然,小纯入园对她的爸爸同样是一个“难关”。看得出,他对女儿是否能融入集体充满着担忧,虽然他没有在女儿面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他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早已把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告诉了女儿。
为了让小纯和爸爸熟悉幼儿园,我先带着小纯和父亲在幼儿园里四处参观、并陪小纯玩,以消除她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接着我向小纯爸爸详细介绍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安排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并告诉他在幼儿面前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告诉幼儿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可以游泳、溜冰、做游戏,能学到很多本领,使用恰当的语言让幼儿理解上寄宿制幼儿园的原因,周末会接她回家。送走小纯的爸爸后,我用情境表演法通过大带小的活动,让小纯感受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和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小纯性格较内向,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喜欢独处,在他人和集体面前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碰到困难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好哭泣。针对小纯的情况,我准备对她进行“个案跟踪”,帮助她喜欢上幼儿园,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好朋友。
调整交往伙伴
三个月后,每逢周一来园,虽然小纯依然有哭闹现象,但教师稍加安慰她就能安静下来,不过基本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满脸忧郁。没有固定的小朋友和她玩,她和同伴也基本没有主动交流。
镜头一: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只见小纯抱着爸爸买的心爱的玩具,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一言不发。我叫来了班中最开朗的小君,对他说:“小纯没有朋友,一个人很孤单,你能做她的朋友吗?”小君一口就答应了。我带着小君和新玩具走到小纯面前,蹲下身子介绍道:“小纯,小君很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你愿意吗?”小纯点点头。于是,她们玩了起来。
小君在同龄幼儿中确实算得上很会交往,她见小纯不会玩,就说:“我来教你!”于是,小君玩给小纯看。接着,轮到小纯玩。毕竟还是小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是有限的,小纯没玩了一会,小君就把玩具抢了过去说:“不对,不是这样玩的。”随后自顾自己地玩了起来,越玩越开心,把自己的“好朋友”撇在了一边。小纯则在一旁像观众一样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儿,看小君没有搭理她,就又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抱起自己的玩具,继续保持沉默。
镜头二:今天班中来了一个新小朋友小乐,由于刚到新环境,情绪极不稳定,时常哭闹不止。可过了一会儿,却听不到小乐的尖叫了。我一看,原来小纯和小乐正肩靠肩同看一本书呢!小纯时不时地和小乐轻轻地交流着什么,脸上绽开了进幼儿园以来从未看到过的笑容,而小乐也似乎忘了一分钟前哭闹的情景,安静地看起了书。
教师为了帮助内向的幼儿变得合群,惯常鼓励他(她)与表现积极、活泼的幼儿玩耍,认为活泼的幼儿能够影响内向的幼儿并让他们也活泼起来。从小纯和小君和小乐的交往情况看,我发现,内向的幼儿与活泼好动的幼儿一起玩,反而会因差异过大而形成更大的压力,活泼的幼儿往往过于主动、高高在上,让内向、被动的幼儿更加压抑。如果主动的一方流露出不满意时,更会加深了另一方的自卑感。因此,小纯需要的是性格相似、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伙伴,而并不需要只会命令她、帮助她的“朋友”。 意识到这点后,我采取了新的策略:鼓励小纯和内向、年龄偏小的幼儿一起玩,为她创造一个宽松的没有压力的甚至能让她发挥主动性的环境;给予小纯充分的适应时间和空间,细致地观察、挖掘她的长处,创造条件使她得到表现的机会;经常以商量的语气、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态与小纯沟通,做她的好朋友。
更新自我定义
为了增强小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特地和小纯的爸爸约好为全班小朋友上一节化学课。这天下午,小纯的爸爸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准备为小朋友上课了。小纯看到爸爸来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静静地走到爸爸的身边,拉着爸爸的手,把爸爸带到自己的座位上。爸爸时不时亲亲小纯的脸蛋,小纯脸上时不时露出微笑。
上课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非常兴奋。当看到试管里红色的液体一下子变成透明时,小朋友们纷纷冲上讲台想看个究竟。可坐在第二排的小纯却纹丝不动,尽管讲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座位上根本就看不见爸爸的演示了,可她还是静静地坐着没动。
上完课,小纯爸爸紧紧地抱起自己的女儿,一脸的担心和忧郁。他说:“我真希望刚才小纯能和其他幼儿一样冲上来,不要那么遵守纪律。可她老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我都急死了。为什么她那么内向?”听完爸爸的话,小纯满脸的紧张,小眼睛一直盯着爸爸。小纯爸爸又忘记了我们的忠告,我急忙安慰道:“别着急!小纯已经交了不少朋友,慢慢地学会交往了,她正在进步啊!”我的话说完,只见小纯地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假装开玩笑地捂住小纯的耳朵,轻轻地对小纯爸爸说:“孩子的内向你也有责任,因为你一直在告诉小纯‘你是一个内向的幼儿’。”小纯爸爸一脸冤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一言不发、畏畏缩缩往往会很焦急。有些家长会当面责骂幼儿,有些会简单地鼓动幼儿,这两种方法都会造成幼儿心理上的负担,使他更加畏缩。更有些家长逢人便问:“我这孩子太内向,怎么办?”这种无意识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幼儿对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家长越心急,幼儿越内向。
事后,我找机会将上面的道理讲给了小纯的爸爸,告诉她对待小纯这样内向型的孩子,要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她的性格问题。之后,我们又开展了亲子活动――“谈谈我心中的好宝宝”,请小纯父母向小朋友们介绍女儿的优点,帮助小纯对自己进行积极定义。
完善榜样内涵
入园九个月后,纯纯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是班中遵守纪律的乖乖女。我有意识地将小纯作为集体中的榜样,想提高小纯在同伴心中的地位,帮助小纯获得自信,同时也要让她遵守纪律的行为影响同伴。“你们看!小纯的小嘴巴没有一点声音,她已经坐好准备上课了。”每当我说完这句话,教室里马上鸦雀无声,小朋友们都偷偷地看看小纯,然后学着小纯的样坐好。这时,小纯也会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使自己看上去坐得更好。但很快我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我的表扬,她要刻意在上课时保持良好的坐姿(这样一定很累),结果完全没有了其他幼儿活跃的思维。
由于我误导了“好幼儿”的含义,使内向的小纯以为只要上课坐得好、没有声音才是教师、同伴心中的好幼儿。她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哪怕看到了非常惊奇、非常令人兴奋的事物,也丝毫不能调动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惊叫声和呼喊声。这一现象让我重新反思自己对榜样法使用的科学性。我本来是想借助成为别人的榜样给小纯更多的自信,但我没意识到让本来就内向安静的小纯成为遵守纪律的榜样反而成了限制她积极活动的枷锁,强化了她的弱点。
接下来我开始积极纠正“好孩子”在小纯心中的定义――除了遵守纪律,还要勇于探索,积极发言、不怕困难。并针对幼儿爱模仿教师日常行为的特点,让小纯当小老师,体验与同伴一问一答的快乐,激发她开口说话的愿望。为了增强小纯的自信,更多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小纯的长处加以鼓励。
经过十个月左右的跟踪与努力,小纯渐渐地喜欢上了幼儿园,在班中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时也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简单的儿歌,小纯脸上的笑容多了。
关键词:
幼儿个案分析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