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为此,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练习的结果,也应树立为生服务的思想,关注学生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评价的全过程。练习的设计和评价,这两个方面一定要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因此近年来我校数学集备把课堂练习的设计作为研究重点之一,要求教师借助集备平台明确每一节课课时教学目标和课时练习目标,有效整合练习资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课堂练习,并对课堂练习量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求教师根据知识版块针对不同的年级对课堂练习提出统一的质的评价上的要求,确保练习要求的连贯性和训练的发展性,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课堂练习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堂练习在量上做文章
现在我们除了教材练习,就是省配教材的补充习题,还有多年来积累的一些练习题,以及手边的一些教学参考练习,这么多练习以前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逢题必练,以为网大好捕鱼,就怕漏练了,结果往往练习量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练习来不及内化,练习变成应付,于是课堂常常出现这样一幕:教师不得不从课堂中挤出一些宝贵时间评讲练习中的错题,而这种每每遇到问题再滞后重讲的不断重演又影响了新课教学,课堂时间不够用就不自觉的把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当成一种理所应当的习惯,谁让你作业错了。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然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负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练习的设计或合理选择。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练习量超过负荷,学生不仅不会受益,反而使学习效率递减、智力退钝。由此可见课堂练习,尤其是课堂练习量的选择和设计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的研究首先在课堂练习量上做文章:
首先练习题量要适当,尽量能使大部分学生当堂完成,而且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练,能够产生一种竞争意识,学生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好,但要注意每一次练习时间不要过长,一般十分钟左右的题量,否则会影响练习效果。
其次练习题量形式要丰富,激活学生的趣点。不管是课前的准备题,还是课中新知教学的即时训练巩固题和课后课堂检测作业题,我们不但要考虑题目的内容更要考虑题目的形式,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因此要围绕不同年龄层次的趣点来设计课堂练习,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练习形式要有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骨干引领,实现练习题源共享,把变化多样、形式丰富多元题型渗透在我们平时的课堂练习中,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教学和课外练习有机融合,不但可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各种题型的应变能力。
再次练习题量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有不同的地发展”。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要求,设计的题量要注意以中等生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因材施教。对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多练一些基本题,然后再逐步提高;对于中等学生,可让他们练习一定数量的基本题和难度不大的变式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
二、课堂练习在质上下功夫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强化练习,必然会遗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知识与技能。每一次练习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目的。因此课堂练习设计不但要注意“量”,更应注意在练习的“质”上下功夫,真正是学生通过练习能到发展。那如何用好这些课堂练习,放大课堂练习要求和评价功能,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对学生提出课堂练习要求和二次评价要求:
1.先说课堂练习要求:
下面以解决问题版块为例说说中高年级的做法:
其一.为了巩固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在课堂练习中,要求学生整理写出解题步骤,提炼写出数量关系式,遇到解决平面及立体图形的实际问题还可要求学生结合解题思路写写计算公式等等。关于这一点我们是这样想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思维都能得到系统发展,再加上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问题,不可避免有的学生思维仍处于无序零碎状态,这样通过作业用静态语言展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引发学生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课堂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因此这样做不失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其二.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要求教师要加强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等解决问题策略基本技能训练的力度。我们是这样想:新教材把解决问题的策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分别入编在各册教材中,很显然是为了增强学生策略意识,丰富灵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课堂我教了、我指导了或者说仅把这些策略定位在为后面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教学需要而设定,而忽视或淡化这些策略自身教学的目标定位,认为学生会做就行,更不会在练习和作业中加大训练的力度,那长期以往学生的这些基本技能就会回归原点,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仍不能独立灵活的解决,更不要说策略的优化。我们说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等策略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拐杖,这没错,而且不可否认有的学生暂时在你的扶持下离开拐杖也能独立了,但对另一部分学生呢?或从学生长远发展来说呢?是你不断的遇到问题扶一把,还是让自己学生拥有拐杖好呢?我想答案是无容置疑的。
2.再说二次评价要求:对学生课堂练习评价除了及时、认真,做到“四有四必”,学校还对课堂练习的二次评价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作业错了,集中评价或个别指导后,教师在二次评价时不仅仅要关注纠错结果,更要关注纠错过程,如要求学生纠错时留下审题痕迹,解决问题审题要圈圈点点,计算审题要划出运算顺序线或简算特征点等;解答时要留下思考轨迹,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那些知识点和解决方法,要完整地写出解决过程,哪怕是一道填空题。实践证明,我们把这些纠错评价要求做在平时,不仅能及时帮助学生完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练习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总之,精心设计数学课堂习题,严密组织课堂练习结构,提高课堂练习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益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堂练习设计“精品”的意识,精心设计,用心练习,真心评价,让课堂练习成为新区实小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