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发现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生平及教育思想概说 [打印本页]

作者: leiyongli    时间: 2019-4-21 08:42
标题: 发现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生平及教育思想概说
                                                                              发现童年的秘密
     1949年的时候,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了。这一年的春天,她结束了在巴基斯坦的访问和演讲。人们在送给她的一个大蛋糕上,用奶油裱成一本书的样子,上面写着一行字:
“感谢您发现了童年的秘密”。
      那时候,蒙台梭利的脸上,一定是荡漾着幸福的波光吧?她是当得起这份荣誉的。
      现在,蒙台梭利已经是幼儿教育领域一座无法绕过的圣山。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蒙台梭利研究会。在各地的幼儿园里,各种名目的“蒙氏班”铺天盖地。无论生前身后,她都是不寂寞的,她总是被各种赞誉裹挟着。她的著作被译成37种文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学校遍及全世界110个国家,许多国家建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培训机构。1949、1950、1951年,她连续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资格……可是,这位头戴很多光环的女人,这位面对许多质疑的女人,这位广受赞誉的女人,这位被人误读的女人,真的很在意外界加之于她的这些声名吗?也许,她更愿意在喧哗和躁动的声波中转过身去,与孩子共同度过安静的时光。
     因为,她是真的爱孩子。她用她的一生,献身于儿童教育事业,去致力于发现童年的秘密。

       “当我在孩子们中间时,我不会考虑到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一个理论家。当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谁也不是。当我和他们在一起时,我所拥有的最大的特权就是我甚至能够忘记我自己的存在。”
                                                              ——蒙台梭利《教育与和平》第85页。

             八十二年的漫漫长路
      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希亚拉瓦莱市马志尼广场大街10号。1870年8月31日,玛丽亚·蒙台梭利就出生在这座房子里。八十二年的漫漫人生路,是从这里起步的。
     (一)童年时光
       蒙台梭利的父亲亚历山德罗·蒙台梭利,行伍出身,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中产阶级的公务员。老爷子是一位贵族后裔,思想观念倾向于保守。在女儿的成长道路上,父女俩可没少干仗——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母亲瑞妮尔德·斯多潘妮,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酷爱读书。她是意大利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及神父安东尼的侄女。她聪明、漂亮,而且信仰坚定,是一个深具魅力的女人。1866年,瑞妮尔德与大自己8岁的亚历山德罗结婚。二人都忠诚于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事业,这是两人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父母的政治倾向对女儿的影响很大,使她一生热心于社会改革问题。
       蒙台梭利的母亲是一个事事严谨、重视家教、不随便放纵小孩的人。蒙台梭利从小就被教导出慈善心,乐于帮助穷人。或许就在这种家庭教育及母亲熏陶下,蒙台梭利自小就培养了悲天悯人的胸怀,乐意垂顾那些不幸的人。
      1875年,蒙台梭利一家移居罗马。蒙台梭利就读于当地的国立学校。这孩子非常早熟,她自信、自主、乐观。蒙台梭利的幼年,可说是在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中长大的,父母没有给她的学习成绩施予多大压力,她自己对课业成绩也不是特别在意。在这一点上,相比较当今中国那些父母紧盯着分数,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蒙台梭利的童年真是幸福百倍。
童年时期的蒙台梭利在学业上并没有特别优异的表现。与一般女孩不同的是,蒙台梭利具有特殊的领导性格。常会主动、热心地去关心朋友、照顾朋友。当一群人游玩时,她又常会发出意料之外的惊人之语,俨然成为团体的领导者。
       1880年,蒙台梭利已经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了。在这一年,她留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蒙台梭利,穿着黑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打着领结,脚穿小马靴,一脸的英气。在这一年,她得了一场重病,这下可把妈妈给吓坏了。她对焦急万分的妈妈说:
“别担心,妈妈,我不能死,我这一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二)求学生涯
       也许是造化弄人吧。今天,蒙台梭利已经是教育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谁能想到,当年,在选择职业发展的时候,蒙台梭利却是很决绝地说:我这一辈子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当老师!
       1882年,蒙台梭利被送进一所男生初中学习数学。一年以后,转入一所技术学校——罗马米开朗琪罗博瓦罗蒂工业学校就读。这时候,她一生中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已经开始显露。她的亲戚朋友,还有她老爸都极力反对,觉得她不应该选择与贵族女性身份不符的工程学方向,但在她的执意坚持和母亲的支持下,最终取得了成功。在学校里,她的聪慧和勤勉,使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当时,社会上有“女人只适合于教师”的藩篱。她的父母也觉得自己的闺女能当个老师就挺好了。但蒙台梭利十分排斥,甚至认为只要不是教职,什么工作都可以。她认为,当时为年轻女孩所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能满足她的求知欲,因此,她决定进入以男性为主的工科大学就读。1896年,她从米开朗琪罗工业学校毕业后,又在瑞吉欧·达·芬奇技术学院就读了,成为了这个技术学院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1890年,蒙台梭利从技术学院毕业了。她原本的志向是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的,可是这时候她又迷上了生物科学。她申请进入医学院学习,打算将来做一名医生。
       今天看来,这本是极平常的事。但是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之举。当玛丽亚·蒙台梭利申请进入罗马大学医学专业的时候,却因为其性别原因而遭到拒绝。但是蒙台梭利岂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啊?这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把南墙撞倒也要前行的女人。最后,据说还是教皇利奥十三世给她说情,才让她在罗马大学注册了。在这里,她学习物理学、医学、数学及自然科学,其中,对数学尤其感兴趣。
蒙台梭利执意学医,把老爸给惹恼了。在当时,一个年轻女人和男人们在一起工作都被视为不合情理,直接面对手术台上的病人,检查人的身体器官,就更被视为大逆不道。老爸一气之下,决定来一个釜底抽薪之计,断绝对女儿的经济资助。但是,这招好象也不灵。因为在医学院,她因为成绩优秀获得了很多奖学金,再加上做家庭教师挣点钱,基本上也就够用了。这段时间,父女俩的关系够僵的,谁也不给谁好脸色看。倒是母亲,由于深信女儿的天赋优异,常常鼓励她,有时还偷偷地塞给闺女一点零花钱。
       在医学院的日子里,蒙台梭利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时人们认为,男女一起解剖尸体是不妥当的事。所以,后来在解剖室里实际操作时,蒙台梭利就必须单独作业。然而,解剖的时间常常是在傍晚,在天色渐暗的时候,还要她与解剖台上的尸体耗上几个钟头,这对年轻的女子来说,实在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有一天,她觉得自己实在是扛不住了。她十分沮丧地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并断然停止解剖手术,走出室外。蒙台梭利来到学院附近的平希欧公园。在公园里,她踱着步思忖自己刚才的决定。这时候,从前方的阴暗处走来一对母子,是一位母亲带着两岁左右的孩子。母亲衣衫褴褛,头发散乱,是一个乞丐。这位母亲伸出枯瘦的手,哀怜地向她乞讨,蒙台梭利望了望她和小孩子。使她惊讶的是那个小孩子。当他的母亲哀声地向别人乞讨时,这位小孩毫无反应的坐在地上,专心玩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碎纸片。从他那凝视的神情,你可感觉出他已完全融入碎纸片的世界,在那色彩缤纷的纸张中寻找乐趣,脸上也不时泛着幸福的光彩。从这个孩子的神情里,蒙台梭利似乎看到了一个与成人世界迥然不同的儿童世界。这电光火石的一瞥,大概是她与儿童世界第一次刹那相逢吧。蒙台梭利似乎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召唤,召唤她用一生的心力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作为人”,她说,“我们也必须有一个使命,虽然这个使命是我们所无法知晓的。”
(三)探索与发现
     1896年,蒙台梭利以优异的成绩从医学院毕业。同年7月10日,她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女博士,并因此闻名全国。她被罗马大学附属的圣乔万尼医院聘用,同时又被任命为罗马圣托·斯比利拓医院的助理外科医师。
母与子
       1897年,她作为支援者参与了一项罗马大学精神分析诊所主持的研究课题仪。在这里,她结识了蒙特萨诺,并发生了一段恋情。蒙特萨诺是心理学家,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主持罗马大学卫生学学院的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并在关于幽默、感觉和情感的心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蒙台梭利和蒙特萨诺相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马里奥·蒙台梭利。不过二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蒙特萨诺拒绝迎娶蒙台梭利,而是和别的女人结了婚。蒙台梭利的母亲担心这件事损害了女儿的名声,就把这个孩子送到离罗马不远的乡下表亲家里抚养,并对这个孩子隐瞒了实情。作为一个母亲,不能与自己的亲生子朝夕相处,却去帮助世界各地他人的孩子,蒙台梭利内心的痛苦是难以言语的。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定期去乡下看望自己的儿子,但不能相认。这个孩子也往往以疑惑的眼神看着这个神秘的“美丽阿姨”。直到1912年,蒙台梭利的母亲去世后,已经15岁的马里奥才回到自己的母亲蒙台梭利身边。马里奥长大后,成了蒙台梭利事业的继承人。1929年协助母亲建立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蒙台梭利任主席,马里奥任主任。

对智障儿童的研究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说蒙台梭利事业初期的探索历程。这个历程是从对智障儿童的研究工作开始的。有一次,她在访问一个儿童救济所时。看管的人带着厌恶的表情告诉她,这些孩子是如何在饭后抢食地板上碎面包屑。蒙台梭利把四周看了看,在他们呆的房子里,除了几条长条凳子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任何可以摆弄或游戏的东西都没有。把面包屑放到嘴里,无非是年幼儿童的本能动作而已,况且是一群智力残障的孩子。她意识到,这些儿童丧失了感官刺激和手工活动的机会。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不良,他们的发展机会被剥夺了。此后,蒙台梭利转向了心智残障儿童的研究。她开始阅读依基德(现代特殊教育之父)、赛格文(依基德的学生,1839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弱智训练学校)等人的著作。蒙台梭利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造。在此期间,她还广泛阅读了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教育家的著作,拓展了自己教育知识。
      1898年,蒙台梭利加入了国家弱智儿童教育联合会,并与蒙特萨诺共同主持一所新成立了弱智儿童学校。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她的职业身份由医生转变为教育家。这所小小的学校,给了她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
蒙台梭利带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对智力残障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她对低能儿童的教育有一个基本认识:“要克服智能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医药去治疗。”一改传统尽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她把自己根据塞格文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所研究出的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她学校的同工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来了解各个孩子的需要),以及教育法(去帮助孩子智能的进步)。不仅如此,她更针对这些孩子们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增进智能,每天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七点她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并做笔记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办法。
她的努力换来了惊人的成功。她把这些智力残障孩子,同当地一所小学的正常儿童放在一起进行测试,结果她的孩子比那些智力正常的孩子表现还要好!人们都说:“你创造了一个奇迹(miracle)!”
        在“奇迹”面前,蒙台梭利想到的却是问题的另一面:如果一群心智正常的儿童,却处在比一群弱智儿童还低的发展水平上,这样的教育正常吗?这时候,蒙台梭利开展了她的又一次转向——由对智力残障儿童的研究,转向对正常儿童的教育。
很多年后,蒙台梭利回忆起当年的时光,她写道:
      “自从我的工作一开始与智障儿童联系在一起(1898—1900),我就感到我对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一点也不特别限于教育白痴。我相信这些方法知识包含了比过去更为合理的教育原则,仅此而已。事实上,透过他们可知,残疾的心智仍然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对我来说,这种感受如此之深,以至于达到了直觉本能之中,所以在我离开残智学校之后,依然成为一种具有支配性的观念。而且逐渐地,我更确信同样的方法应用于正常的儿童则必会促进他们的发展或释放他们的个性,而达到不可思议和令人惊讶的程度。”
——《蒙台梭利方法》第32—33页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认为,对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其背后的“教育原理”也一定能应用于正常儿童身上,促进正常儿童的心智的发展。她的研究重心转向了“正常教育学”。蒙台梭利从特殊教育的事业颠峰转身而退,回到罗马大学注册,重新做起了学生。在此期间,她认真研读研究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正常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有关学科,以便彻底探索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找出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经过了七年的“闭关修炼”,她逐渐地找出了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逐步地形成她的初步思想和理论。所缺乏的就是验证的机会了。
       1906年,机会来了。在这一年,罗马的一个贫民窟和棚户区要被拆迁。让房地产开放商头疼的是,怎么安置那些6岁以下的儿童。这些儿童到处乱跑,把墙壁和庭院搞得一塌糊涂。他们还肆意地损毁花草,剥树木的皮。这些“混世魔王”被圈在楼房底层的一个房间里,由一个妇女看管着,只要这些儿童能够安静下来,不再到处惹事就阿弥陀佛了。
      蒙台梭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主动提出希望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事情。在罗马良好住房协会的帮助下,第一个“儿童之家”在罗马圣洛伦佐地区的圣马希斯街53号诞生了。这一天是1907年1月6日,天主教的“主现日”。
      在这一天,蒙台梭利的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她在手记中写道:
“我像一个农人一样开始了我的工作,我已经储藏了小麦的种子,而且我开辟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这样就可以按照我的愿望播种了。但这并不是我的目的。当我翻开地上的草皮的时候,我发现了金子,而不是小麦。草皮底下隐藏着财宝。”
关于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具体的教学方法,将在下文做重点介绍。这里,只引述美国著名教育史家詹姆斯·博文在《西方教育史》第三卷中的一段描述:
      “蒙台梭利于是使用了在弱智儿童学校所采用的行为主义方法,试图教会这些孩子通过自我认同训练,而掌握一系列必需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主要的是让他们自己能够自发地学习。
从实验一开始,就在实践上取得了突破。她以一个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来到这个班级里,蒙台梭利没有采取任何传统教学行为的典型做法。在圣洛伦佐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概念,相反,在“儿童之家”里只有“学习”。这并不是一种迂回的装模作样或故意标新立异:她决定踏踏实实地对传统的学校进行一番真正的改造。她用一些小型的家居和碗碟橱柜来设计儿童之家;孩子们也不被强迫着去顺应成人的要求;孩子们真实生活的需要被确定下来并按照相关年龄进行分组。诸如缝纫纽扣和给衣服饰花边,准备饭菜和安放桌子这样简单的任务都被视为最具有本质性的学习活动。先教授阅读、写作和计算,给孩子们操作的色彩明亮的木块被用作学习计算的工具;而阅读训练则始于从纸板上剪下来的或用木头做成的大字母图案,当要记忆的时候,它们就可以在桌子上排列成简单的词汇。蒙台梭利开始实验时并没有一种明确的先验理论做指导,但是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医学心理学家,她以初步而有计划的任务要求儿童通过群体活动来起作用。逐渐地孩子们的操作练习活动有了发展,更多的活动和器材设备增加进来以训练他们的感官。从孩子们具体的经验活动到抽象的心理操作(甚至达到了在小钉板上用大量的彩色小柱解决二次方程的程度)过程中,她提炼出了她的著名方法,首先从圣洛伦佐的“儿童之家”系统地发展出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上就用于其他地区的“儿童之家”了。
在“儿童之家”里,蒙特梭利应用在那六十位三至五岁小孩身上的方法,得到了惊人的成果;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书籍对儿童之家生动的报道与描绘,使来自各国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乐口称道,誉为奇迹。于是伦敦、瑞士、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仿效设立,并邀请蒙特梭利前往开设师资训练课程。
(四)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儿童之家”获得成功以后,蒙台梭利开始致力于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她通过著书立说,发表讲话和演说,开办各种课程培训班,创办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等形式传播她的教育思想。
1、在欧美的传播
1909年,蒙台梭利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著作《应用于“儿童之家”的教导幼儿的科学教学方法》(意大利文),在英文版出版时,书名改为《蒙台梭利方法》1948年,晚年的蒙台梭利重新审读了这本著作,并改名为《儿童的发现》
蒙台梭利一生笔耕不辍。她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1909年  《蒙台梭利方法》
1913年  《高级蒙台梭利方法》第一卷
1914年   《蒙台梭利教玩具使用手册》
1915年  《我的教育体系》、《学校智育的组织》、《教育对小孩子想象力的影响》、《母亲和孩子》
1916年  《高级蒙台梭利方法》全本
1922年  《教堂中的儿童》
1932年  《和平与教育》、《在基督的光辉中成长》、《蒙台梭利方法概论》及《对儿童的集中解释》
1934年  《心理算术》、《心理几何》
1935年  《家庭中的孩子》
1936年  《童年的秘密》
1939年  《神与儿童》、《青春期及青春期后的教育改革》、《“大地之子”与大学的功能》
1946年  《为了一个新世界而教育》
1948年  《从童年到青春期》、《开发人的潜能》、《关于你的孩子你所应该知道的》、《儿童训练》
1949年  《有吸引力的心灵》、《人的形成》
举办课程培训班也是蒙台梭利传播其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1909年,蒙台梭利举办了首期课程培训般,学员人数100人,其中包括几名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外学员。1910年,两个平行的教师培训课程班同时举办。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渴望深入了解蒙台梭利这种新颖而具有革命性的方法。1913年,她在罗马举办了首届国际培训课程班,所有90多名学员都是外国人。
世界各地的蒙台梭利学校纷纷建立起来。1908年,在蒙台梭利举办第一家“儿童之家”后不久,她的好朋友,音乐家安娜·麦琪罗妮在米兰成立了一所新的“儿童之家”。1913年,蒙台梭利首次访问美国的时候,美国的蒙台梭利学校已经有100多所。英国、阿根廷、瑞士、西班牙等国也纷纷建立了蒙台梭利学校。
      正当蒙台梭利的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她的活动遭到重大打击,许多协会、学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培训课程也没能开办。
     战争结束后,蒙台梭利继续充满热情地传播她的教育思想。这时候,她越来多地把对儿童的教育看作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的根本性力量。1929年,首届国际蒙台梭利大会在丹麦赫尔辛基举办,会议期间,蒙台梭利在她的独子马里奥协助下成立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迄今,国际蒙台梭利大会已经成功召开了26届。
1939年,蒙台梭利母子到印度讲学。原本是打算3个月后就回来的,没有想到,由于战争的影响,她这一去就是七年。
2、在印度的传播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也一直面对着各种质疑的声音。例如,1914年,美国教育理论家克伯屈发表了《检视蒙台梭利体系》一书,批评蒙台梭利的教育哲学思想过时。应该说,克伯屈的批评对于初期蒙台梭利方法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比如说蒙台梭利方法虽然注重儿童自己的实践生活,但对真实生活世界却强调不够,就是颇为中肯的批评。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实质性改进,是在她羁留印度期间。西方的教育哲学与古老的东方智慧相遇,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有更宏阔的视野,境界为之一新。在这一时期,她提出了“全域教育”计划以及“大地之子”计划,使得儿童的视野从学校课堂走向了真实的自然世界。
1939年,受印度灵智学会(一个以促进精神学说和利他主义生存方式为宗旨的机构)的邀请,蒙台梭利和她的独子马里奥乘飞机飞往印度。这次旅程,原计划是在马德拉斯进行3个月的讲学。没想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们被迫羁留在这里,这一去就是七年。因为他们是意大利人,所以被当作敌国的人来看待,他们被软禁在柯黛坎傩的家里。1940年,她的儿子马里奥被印度的英国殖民政府逮捕,被送往战俘集中营里。8月31日,是蒙台梭利70大寿的日子,她请求印度政府释放她的爱子。她接到了印度总督的电报:
“我们一直在考虑送什么祝贺您的七十大寿。我们想能给予您的最好礼物就是把您的爱子送回到您的身边。”
真是蛮奇异的礼物。把人家的儿子关到集中营,然后再放出来。这样的生日礼物虽然别致,但是恐怕没有几个人消受得起。
全域教育
在软禁期间,整整一个夏天她都在柯黛坎傩周围旅游。这次体验,启发她对生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性质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成为后来直至生命终结她都在发展的一个主题,即著名的“全域教育”,一种针对6—12岁儿童的教育方式。她认为教育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全域教育可以成为支撑6岁以上儿童正常发展的理想模式。
关于“全域教育”,蒙台梭利在《开发人的潜能》第1章“6岁儿童面临的全域计划”中说:“既然我们已经看到儿童能够接受如此之多的事情,那么就让我们给他一个整体的宇宙的视阈吧。这个宇宙是一个壮丽的实体,而且是一个对所有问题的解答。我们将在这条生命之路上走到一起来,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只是宇宙的一个部分,而且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个观念将帮助孩子的心灵准备好去组织在求索知识时候的无目的的漫游。儿童会满意地发现他自己就是所有事情所构成的宇宙的中心。”蒙台梭利对这个计划只是给出了一个概略的描述,并没有进行详细阐述。
     大地之子
     在此期间,蒙台索利还提出了一个关于青少年发展(12—18岁,甚至到24岁)的课程规划——“大地之子”,是对全域教育的具体化设计,并有进一步的拓展。
      蒙台梭利的“大地之子”规划是基于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认知。青少年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危机和价值重估的时期,是一个自我关注和自我评价的时期,是一个伴随着生理、心理和性成熟而从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在青春早期,青少年很难集中精力从事学术性和结构性的学习。因此,青少年就像《奥德赛》所描述的那样,正在经历一场冒险而激动人心的远行,此时青少年应该远离都市的嘈杂喧嚣,到遥远的乡村去生活,这会给他们提供一个通过农业而学习到文明之起源的机会。
蒙台梭利最早是在一本题为《“大地之子”与大学的功能》的小册子里勾画了这一通过环境而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计划。她只是给出了一个课程和方法的大纲,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细节。在这一计划中,环境主要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一个农场、一家宾馆和一家商场。都是现实而不加修饰的场所。她认为这样的环境场所具有丰富的特征,能激发儿童的需要,使之进入到一种真实的自谋生路的工作空间。青少年儿童一边接受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蒙台梭利高级教育法”的学术教育和理论指导,一边在这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的环境场所里去做学徒,在艺术、工艺、交易等方面熟悉专业和职业的要求。于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就不会把学业成绩当作最后的追求目标从而产生焦虑,而是某目的地继续利用其在更小阶段里已经操作熟练了的“智力手工”。这样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而且更有实效地促进了他们的潜能的发扬。因为已经获得的自信将促使他们知道如何去面对真实生活的变幻,去发展忍耐和镇定等品质。
通过蒙台梭利的“全域教育”和“大地之子”,我们可以看到蒙台梭利后期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丕变。从教学对象来说,由幼儿教育拓展到小学教育、青春期教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说,与早期的教育多局限于学校(幼儿园)范围内相比,后期的教育更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更多的是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历程中。这与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在各种公共场合的演讲中,蒙台梭利多次抨击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呼唤一种更尊重儿童天性、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给儿童的发展提供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透过晚年的蒙台梭利那些带有一些乌托邦色彩的教育主张,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另一个蒙台梭利,作为一个狂徒的蒙台梭利,为儿童的教育而呼号和呐喊的蒙台梭利。作为一个心理学家的严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慈爱和谦卑,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狂狷之气,统一在蒙台梭利那幽深的目光里。
(五)暮年
战争结束了。1946年,蒙台梭利重返欧洲。
1947年,蒙台梭利已经是一位77岁的老人了。在这一年,她给各国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表达了一个古稀老人内心的怆痛与焦灼,忧患和希冀。这老人经历了太多的野蛮和罪恶,太多的种族屠戮,她向世界各国手握权柄的人们,发出自己幽微的哀告。信中写道:
我用了一生的努力研究真理。自我开始工作迄今的40年来,通过研究儿童,我从发生学意义上详细考察了东西方儿童的自然特征。对我来说,童年依然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或者说,希望之源。童年给我的启示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所有儿童,不论他的种族和文化背景或家庭有何不同,或多或少地都在同一年龄阶段说话,他们走路、换牙等等都在其人生的某个固定的阶段发生。在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尤其在精神发展阶段,他们都一样地那么敏感。
儿童是他们将要成为的人的建构者,他们利用来自环境——不仅是种族的,不仅是国家的,而甚至是他们生长发育的特殊地区——的语言、宗教、习俗以及他们自己的个性特征去建构他们自己的人性。儿童用他所能找到的一切事物去建构他们自己。如果(周围环境中的)可资利用的材料不足,那么这个建构也就是贫乏的。就文明的建设而言,儿童仅处在食物采集者的水平。为了建构自己,他不得不动手操作,只要有机会,也不论他从环境中发现的究竟是什么。
儿童是被遗忘了的公民,但是,如果政治家和教育家一旦意识到隐藏在儿童身上的那种可以为善或为恶的惊人力量时,那么,我觉得他们就会把儿童的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所有关于人性的问题都得依靠人类自己解决;如果人在自身的建构过程中被忽视了,则所有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没有一个儿童生来就可以称得上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或法西斯主义者抑或民主主义者;他们都只不过是周遭环境所造就的。
在我们今天,尽管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黯淡,我强烈地感觉到了在经济和意识形态之外的另一个领域的问题必定会凸显出来,那就是对“人”的研究——不是研究成年人,对他们的任何呼吁都是徒劳。他,在经济上是无保障的,在冲突观念的大漩涡中一直显得很迷乱,时而把自己抛向这边,时而又抛下那边。人必须从其生命之初就接受文化的塑造。因为此时正是其本性的伟力起作用的时候。而现在正是人们有望为一个更加良好的国际相互理解而进行规划的时候了。
1951年,奥地利的布鲁克伊格斯,绿草凄凄,远山如脂。蒙台梭利看着附近的一群学生从自己身边走过,他们恬美的笑颜阳光灿烂。蒙台梭利轻轻地说声“再见”,目送他们渐行渐远……
1952年5月6日,蒙台梭利病逝于荷兰的海边小镇诺德维克安塞。在她安放在罗马的纪念碑上,有这样的碑铭:
玛丽亚·蒙台梭利
希亚拉瓦莱1870年8月31日——诺德维克1952年5月6日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她为通过教育儿童
                                                                        而复兴灵性
                                                                    和促进人性的进步
                                                                   奉献了她的全部生命
                                                             她安息在诺德维克的天主教公墓
                                                                        远离她的国家
                                                                       她所深爱的故土
                                                                  远离葬在故土的她所爱的人们
                                                                 这是她的决定,这是一个宣告
                                                  她的工作是为全人类的,她成就了一个世界公民

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

        我一直在想:如何用尽可能简短的话语,概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精髓呢?在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中,她写道:
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正在实体化的精神生命,这不仅激励着我们,而且还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当我们看着儿童那很像一个玩具的幼小的却富有魅力的身躯,同时倾注着我们对他的巨大关怀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所说的那句话:“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
“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这句话是否可以看作是我们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智慧的钥匙呢?蒙特梭利和其它教育(包括华德福、瑞吉欧、卡尔威特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蒙特梭利始终在观察儿童,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而非将自己固有的观念、观点、期望直接放到教育中。蒙特梭利尊重儿童、敬仰儿童,而不干预、不自以为是地塑造、引导儿童的发展。成人(父母、老师)往往乐于强调自己对儿童的爱与巨大的自我牺牲,然而,如果我们不理解儿童,不尊重儿童固有的生命成长节律,不把儿童看作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就难以避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对幼小生命的戕害。儿童,不是成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的“未完成的人”,不是我们揽在怀里尽情地摩挲的玩偶,童年时代也不是为成年之后的“成功”所要付出的牺牲。童年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澎湃的长河,那么童年就是河的源头那缕清澈的溪流。一个成人总是由一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的,他(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都根源于童年的经历。变革成人世界,也需要从给予儿童更适宜的成长环境入手。从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有一句名言:“儿童是成人之父。”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把自己称作是“孩子的代言人”。她把儿童看作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童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个体而言,童年的成长经历直接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或幸福,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奠基时期。作为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看到童年经历对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她指出,“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已发现了一项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婴儿所遭遇到的负面经历,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阶段,和他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变化,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性的影响。”二是对社会发展而言,孩子终究要长大,作为新公民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儿童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新一代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所以,蒙台梭利把儿童教育看作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她感慨,要改变那些大人实在是太难了,要想改变世界,应该把孩子作为突破口:
“如果我们要改变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一民族的某些性格,我们必须以孩子为突破口,从小孩开始,因为在成人身上所能做的是有限的。要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变好也罢,变坏也罢,要唤醒宗教或提升文化,我们都必须仰赖孩子,他们才有无比的能力。”
蒙台梭利很痛心,她看到成人世界并没有把儿童作为“人”来看待——大人总是太骄傲,太专横,一相情愿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身上,没有看到儿童就其自身固有的成长节律,儿童是自主发展的生命体。用她的话说,孩子所拥有的自由,简直还不如一个奴隶!“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成人制造出来的物品。为此成人也把儿童当作是一件私有财产。没有一个奴隶被主人所拥有能像孩子被父母这样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那样必须永远服从大人的指示。……孩子被大人用一堆严格而又专制的规定限制着,他们什么时间必须做功课,什么时间才可以玩,都得按照大人的规定。我们的社会从来不曾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成长不是不能包办代替的,成人所应做的,是为儿童的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妈妈生产出的不过是一个小婴儿,正是这个小婴儿将自己建构成了‘人’”。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蒙台梭利形成很多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到见解,比如:儿童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喜欢纪律和动作重复;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喜欢有目的性的活动,不喜欢无组织的游戏;基本上不需要奖惩制度;喜欢安静;有强烈的个人尊严;能够自发地进行自我约束,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与当时(即使是现在)社会上对儿童教育的主流思想是大相径庭的。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
在蒙台梭利的晚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封笔之作《有吸引力的心灵》(或译《吸引性心智》。这是蒙台梭利最受欢迎、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著作之一。在书中,她比较了儿童学习与成人的差异性:“可以说,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儿童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他的母语,一种精神的化学反映在他们体内进行。相反,我们的学习过程仅仅是一个接受者而已。知识输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又把它储存起来,我们与这些知识却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就像一个花瓶与它里面装的水没有直接联系一样。相反儿童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进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引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是她全部教育思想的基点。她的儿童发展观,也遭到了很多的质疑和批评,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在新中国的“左”倾思潮中,更是被冠以“资产阶级儿童中心主义”、“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教育”等“美称”。实际上,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天赋”与“环境”之间,蒙台梭利基本上是秉持一条中间路线的。
教育如同开车,车子往左边偏了,必然要往右边偏一点儿。教育理论中的种种“偏颇”,其实都是对教育实践层面所存在的“偏颇”的一种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台梭利之所以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也是因为,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我们过于偏重成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以“教育”的名义对儿童心灵的压制和扭曲。蒙台梭利多次谈到成人世界与儿童自我发展之间的内在冲突:“成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可以比小孩好,于是就把成人的那一套行为模式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接受大人的控制,迫使孩子屈服、放弃自己的意愿和创意。”她呼吁,成人在看待儿童的成长时,多怀着一份敬意和谦卑,尊重儿童成长的内在规律。她所提出的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成为儿童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的篇章。
1、敏感期
“敏感期”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这是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易于获得某种特殊能力或者能够完成某种特定任务的几个关键时期。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正是基于儿童敏感期的认识,蒙台梭利主张根据儿童成长的这种内在节律进行教育,使教育真正适应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超前于敏感期,就会犯“揠苗助长”的错误。过分消极的做法也是有害的,在特定的敏感期,如果没有组织适当的学习,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就丧失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总之,对儿童有用的一些练习和活动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这中间或许有些变化,但他从始至终的心智形态是一样的。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次阶段:从0—3岁、从3—6岁。其中前者的心智形态是成人无法介入、无法影响的;至于3—6岁的阶段,其心智形态是可以介入的,但须以某种特别的方式。整个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他们的变化很大,从柔弱无助的婴儿变成跑跑跳跳、能说会唱的孩子,到他们6岁时就成熟得可以入学了。
从6岁到12岁是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只是单纯地长大,没有很大的变化,其特点一般而言是显得十分平静与柔顺。
第三个时期是从12岁到18岁,这又是一个大的转折期,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在第三个阶段,他的个性会变得很不稳定,相当叛逆且放荡不羁。
(四)“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念和具体操作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念:
我们可以把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十个方面: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很多人对教育有一个非常朴素的观念:你别给我讲那么多大道理,给我来点实际的,告诉我具体怎么做!蒙台梭利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她在美国传授教育方法期间,她的很多“粉丝”也向她提出了请求:给俺们写一本浅显易懂的小册子,告诉我们你的这些法子,具体是怎么做的。于是,蒙台梭利写了《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该手册向人们传授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技术,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
在这本小册子中,蒙台梭利认为她的教育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1、运动神经培养;2、感知培养;3、语言训练。并分别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运动神经培养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运动没有章法也是幼儿的天性。很多大人很烦这个,他们实在难以忍受这些孩子们“无法无天”、“调皮捣蛋”。他们更愿意让这些孩子“老实呆会儿”。乖孩子,文静的孩子,一般来说是更受大人喜欢。蒙台梭利认为,大人们错了,大人们的这种态度实际是为了自己省心而耽误了孩子自身的发展。与其消极地限制孩子们活动,不如给孩子们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的行为接近他们想要做的运动”。“一旦给孩子指明了方向,孩子的运动就会朝着正确的目标向前发展,这样孩子们自己就能安静到心满意足地成长,成为一个积极的工作者,一个镇静从容且乐趣十足的人。”
蒙台梭利没有把幼儿的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孤立的教育要素来看待,而是把运动神经培养和自理能力、家务劳动、园艺活动、手工劳动和韵律运动等教育活动统一在一起。
比如说“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穿衣服和脱衣服。蒙台梭利的教学用具中,有很多钉有布料或皮革的四方框,专门让孩子训练扣扣子、挂勾、系带子等基本动作。在这些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应该参与进来,用准确的动作教孩子们该怎么做。有时候,还需要把动作分解演示给孩子们。待孩子们学会了以后,教师就可以退到一边去,做一个默默的观察者。“教师的教诲只不过是一种暗示、一种点拨,而这足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孩子较多的班级里,还需要安排孩子们轮流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上菜、洗碗碟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是培育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互助友爱的情感。特别是在混龄编班的班级里,可以看到大一些的孩子对他们的小伙伴所取得进步的理解和关心。把孩子放在这样一个宁静平和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情。
                                          切香蕉的小男孩
关于手工训练,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选择了泥塑。也就是用泥土制作小瓦片、花瓶和砖块等。在中国的农村,我们小时候大多玩过一种印“印版”的游戏。蒙台梭利的泥塑跟这个差不多。制作这些物品也可以借助一些模具之类的简单工具。制作的目的是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最后,孩子们制作的所有的小物品都要上釉,并放在熔炉里烘烤。孩子们把他们制作好的这些“意大利印版”排成一排,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在体育训练活动中,“儿童之家”有一种有趣的活动是“踩线”。很简单,就是用粉笔或颜料在地板上划一个圈,让孩子们排着队踩着线走。孩子们要像踩钢丝演员那样,前脚接后脚地踏线而行,借此锻炼平衡能力。有时候,在踩线活动中还会伴有音乐,这不仅使活动更有趣,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韵律感。
“踩线”活动
感知培养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台梭利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至为重要。
在《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的第七节“感知培养”中,蒙台梭利具体介绍了她的感官教育的操作方法。
蒙台梭利,还真的有点像一个药材铺的掌柜的,她有那么多的瓶瓶罐罐,橱子柜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新奇的玩意。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蒙氏教具”。这些教具是蒙台梭利对幼儿进行感官教育的重要手段。她让儿童通过对这些教具的触摸、摆放等操作活动,获得基本的感知训练。蒙台梭利把感觉训练的通用原则做了总结,她把感觉训练的过程概括为:
(1)一致性识别(将相似物体配对,将物体插入适合它的位置中);
(2)对比性识别(对立物体的区分);
(3)相似物体的区分。
如果觉得这样的概括还比较抽象,我们可以结合一些蒙氏教具来理解。
在蒙台梭利的工具箱里,有三套木制立体插件。每个都插有一排小圆柱体,数量为10个,也有可能是圆面,所有的立体插件上都装饰有圆顶把手。第一组插件的圆柱体高度相同,但直径大小依次递减;第二组在高度和直径上都有变化,但形状相同;第三组的圆柱体直径相同,但高度有变化。训练的内容是要把所有的圆柱体插件都取出来,把它们混在一起,把次序打乱,然后让幼儿把他们重新放回到正确的位置。
圆柱体插件的练习
对于一个三岁左右的幼儿来说,这是不是难度很大的挑战呢,他们能完成吗?事实上,这时候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往往是多此一举。因为孩子们看到了同伴们是如何做的,幼儿往往是通过对同伴的行为模仿进行学习的。
在感官训练活动中,儿童在尝试中进行学习的。孩子们经常会弄错,有时候把比较大的圆柱体插件放在了比较小的插孔上。没关系,重新换一个地方。儿童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学习的。“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过程,最后,他成功了。这时他才爆发出胜利的微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蒙台梭利的脸上一定也是荡漾着微笑的。
“孩子想要达到其预期目标的信念引导着他不断地进行自我纠正。不是哪个老师让他注意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孩子自己才智的复杂劳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因此,从这一点上也就开始了孩子自我教育的过程。”
以上的插件练习主要是锻炼幼儿用眼睛观察大小尺度的能力(更深层次的目标是“让孩子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对所观察的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推论和决定)。还有一个教具是锻炼幼儿的触觉。这是一块小矩形板,矩形板的表面分为两部分——粗糙面和光滑面。教师教孩子用手指头的指尖轻微地分别出没两个表面,感受粗糙与光滑。
还有“色彩记忆”练习。这套工具是由两个独立的盒子构成,每个盒子中装着64种颜色的方块板。也就是说,每个盒子中有八种不同的色调,每种色调又细分出八个不同的浓淡色度。这个活动是让儿童通过找出色调相同或相近的方块板,来感受色调的差异。“到最后,孩子自己会很乐意把64块方块板混在一起,然后非常熟练地把他们摆成八排,每排都反映了一种颜色色度由深到浅的渐变。这个练习同样也可以锻炼孩子用双手进行细微工作的能力,并且对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也是一种特殊训练。”
在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这就是她所进行的“静默训练”。在蒙台梭利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安静”、“轻微”等字眼,甚至给人一种误解。蒙台梭利在一些人眼里,是一个古板、严肃、正襟危坐的老太太。有一个朋友曾经说——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幻想”天性非常不赞成,她希望孩子都是严谨的、关心实际事务的、守纪律的、埋头“工作”的小家伙。从书的照片看,那些孩子,都皱着眉头,面色严肃。
其实,安静是一种境界,静默需要特定的训练。蒙台梭利的“静默训练”效果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很多来“儿童之家”取经的学校,对其他方法没有采纳,只采用了“静默训练”。
静默训练不是老师敲着戒尺大喊“安静!安静!”就能达到的。老师要给孩子们做一个榜样,给孩子们示范如何安静地一动不动地坐着。呼吸运动也以这种方式进行。孩子们也照着老师的样子,像老和尚参禅打坐一样,保持平衡的姿势安坐。一切都安静下来了,孩子们闭上眼睛,有的用自己的小手蒙上了眼睛。
蒙台梭利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静默训练所带给孩子的沉静的世界。她还引用但丁的诗句,描述这种静默所带给孩子的内心温柔。
就是在那个时候
水手们感觉到一种渴望
内心变得温柔了。
——但丁
语言训练:书写和阅读
大人对于幼儿的读书写字,总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似乎不让幼儿“学知识学文化”,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简直是不得了的事。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大抵都如此。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很多革命性的幼儿教育新主张,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她之所以被世人所接纳,乃至于得到最广泛的赞扬和关注,还在于她以自己的方式,让儿童在阅读、书写和算术这些初级知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谈到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当前我们国家的很多课改名校,无论他们的课改理念是先进,都需要以突出的“学习成绩”做底子的。
蒙台梭利的初步知识教育涉及基础的“3R”:阅读、书写和算术。算术方面,在前面“感知训练”方面已多有涉及,这里不再论述,只重点说一说阅读和书写的培养。
蒙台梭利主张“书写要先于阅读”。肌肉训练更容易在婴儿期内进行。书写所需的良好运动技能要先于阅读得到发展,因为阅读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校教育和更高的智力发展水平。
幼儿的书写能力是在感知训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蒙台梭利称之为书写的长期准备工作:当孩子的手能够轻微地停留在一个水平表面上以感觉它的粗糙和光滑时,当孩子的手拿起圆柱体立体插件把它放入插孔中时,当孩子用两根手指触摸几何图形的轮廓时,孩子就是协调自己的动作,现在孩子已经准备好了,甚至是有些急不可待地要用双手去进行那迷人的“合成”艺术——写字。
蒙台梭利开发了一种字母形状学习体系,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触觉经验而不是视觉分析来学习。字母都是从砂纸上剪下来的。孩子可以用手指沿着字母的形状触摸。而砂纸字母的粗糙程度只代表孩子剪纸练习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把该字母的发音教给学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像某种自发行为一样,孩子们就开始练习字母书写了。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学习书写和他们学习书画不尽相同。说话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而书写一旦开始以后,孩子们便能够写出任何一个单词。她对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表示非常吃惊。她说,“在开始的那些天里,我们被内心的真挚情感捕获了,就像在梦中漫步,还像是被某种神奇的成就感簇拥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孩子们获得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
阅读学习,采用了与书写学习相似的方式。孩子开始要学习每个单词的读音。在字母识别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学习过单词的读音了。孩子们反复地快速进行语音练习,直到他们能自然地发出这个单词的读音为止。但这还不能算是阅读。构成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解行为,即从书写符号中推断或者引申出一种含义。对儿童阅读能力的真正测试,就是让他们识别并读出从未听过读音的一个单词。“他读出的单词和书面文字的关系,就像他听到的单词和口头语言的关系一样。”在孩子看不懂书面文字的意思时,我们不能说他会阅读了。
蒙台梭利抛弃了传统的阅读识字课本,采用了丰富多彩的练习读写能力的识字游戏,让孩子们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有所学。“真的,我们把冗长愚蠢的ABC识字课本以及无用的抄写练习本统统都埋葬了。”
(五)蒙台梭利与中国的幼儿教育
早在1914年,蒙台梭利流露出游历东方的愿望,当时中国教育界也有人积极促成此事。遗憾的是,蒙台梭利终其一生也无缘踏上这块在她看来神秘的土地。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蒙台梭利的教育在中国的传播。
1913年4月,《教育杂志》第5卷第1号刊登了署名“志厚”的《蒙台梭利女士之最新教育法》,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介绍蒙氏教育思想的文章。1913年到1922年,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传播。后来,教育学人的兴趣逐渐转向了美国的杜威,对蒙台梭利的集中介绍就比较少了。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有两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和张雪门。他们的著作对蒙台梭利有所论及,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批判性质疑。
      1927年,陈鹤琴先生在《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篇长文,题目是“幼稚教育之新趋势”,纵论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幼儿教育现状。他总结的七种趋势中,第一种就是蒙台梭利的“注重自由活动的新趋势”。他同时也用相当的篇幅,对蒙氏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教师自己要有很高的学识,很精的技能;二是必须多配备老师;三是教具、教材要多,否则儿童用不了几天就会失去兴趣;四是教师每天必须花大量时间备课。这些条件,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具备的。另外,他也对蒙氏的几十种教具提出质疑,认为教具非常呆板,缺少变化;等等。陈先生对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教师完全居于观察者的地位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加强教师的指导。这也反映出,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我们的前辈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持积极的欢迎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不盲从不迷信,立足国情,择善而从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政治大气候的影响,在教育方面完全向苏联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被贴上资产阶级儿童中心主义等标签,被全盘否定。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卢乐山、单中惠等学者的编译,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迅速在我国幼教领域传播。1994年暑假,台湾派讲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老师,秋季开学后便正式启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台梭利教具的生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
只是,让我们忧虑的是,在我们当下这样一个浮躁的、功利化的社会氛围中,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那些所谓的“蒙氏班”的幼儿教师在内,我们真正读懂儿童,读懂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了吗?如果蒙台梭利在天有灵,她看到中国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培训班”,幼儿园里形形色色的“蒙氏班”,脸上一定是有一丝微笑的。只是这微笑,多少有几分苦涩。
《童年的秘密》解读
     1936年,蒙台梭利发表了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童年的秘密》。这几年,古老的欧罗巴大陆笼罩在法西斯主义的阴霾中。1933年,德国所有的蒙台梭利学校都被关闭。在柏林,她的著作被焚毁。蒙台梭利的肖像被架在焚烧她的著作的烈焰上化为灰烬,灰烬像纸鸽子一样飞上天空。在她的祖国,墨索里尼也下令关闭了所有的蒙台梭利学校。蒙台梭利背井离乡,在西班牙、荷兰等地辗转。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大变故相比,蒙台梭利个人及其事业所遭受的不幸,简直不算什么了。在1936年的时候,她可能也没想到,一场世界范围的大屠戮即将拉开帷幕。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面对这世道,蒙台梭利似乎感到茫然无助,哀告无门。蒙台梭利是女人,有“妇人之仁”;蒙台梭利是文人,有文人的迂。这仁和迂,在这个胜王败寇弱肉强食的强梁世界,原是不足道的。但这仁和迂中,也自有一份执拗和坚守。就算是旷野中一缕随风摇曳的烛火罢,终究也是黑夜里一丝光亮。
     在5年前,1931年,蒙台梭利拜晤了印度的圣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甘地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他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理解:
您非常真诚地阐明了一个理念:如果我们想达成真正的世界和平,如果我们想运作一种“以真正的战争反对战争”的策略,我们就只有从儿童开始,而且如果他们想在一种纯真无暇的自然状态中成长的话,我们就不得不去抗争,不得不去通过没有结果的理想法案。但我们将会从爱走向爱,从和平走向和平,直到最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和平和关爱。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整个世界都在渴望着和平与关爱。
注:摘自于新浪博客。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