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3: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教学计划,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从而影响了观察的质量。问题之一:缺乏目的性
    任何一次观察活动都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观察者应针对每次观察的目的,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有些教师目的意识不强,“客观描述”笼统、简单,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例如,一位教师对一位新生晨间入园适应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记录中仅有一句“xx走到门口,抱着妈妈说不愿上幼儿园”。可以说这是一次没有意义的观察,教师无法通过这个观察寻找有效的教育切入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新生在入园时都会有哭闹现象,不同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哭闹持续时间、父母处理方法、幼儿情绪变化过程等细节的观察,才能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
    问题之二:缺乏过程性
    在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时,很多教师常常重结果、轻过程。如一位教师这样记录:“xx到计算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做出来,就到别的组去了。”这位教师只注意了操作结果,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感兴趣、如何摆弄材料等细节却忽视了,而这些信息恰好最能启发教师如何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该幼儿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操作活动中的观察应重视过程的观察。
    问题之三:缺乏递进性
    在连续性个案观察中,有些教师受观察主题的限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或针对幼儿发展情况提出更高要求。例如,有位教师在第一次观察时,发现某幼儿洗手方法不正确,便实施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在第二次观察时,她将注意力放在证实已经实施的教育策略是否起作用、幼儿是否已经学会正确洗手上。看到预期目标已经达到,观察活动也就终止了。这种停留在原有目标层次的观察很难使观察活动层层递进,深入进行。
    问题之四:缺乏客观性
    表现之一:从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中,我们发现他们持续的时间较短,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了解,教师只抓住幼儿说的几句话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用这种不够到位的观察来指导教育行为,难免带有主观性。
    表现之二:有些教师记录的观察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是根据幼儿反映的情况记录的,这就很难保证真实、客观、全面,教师据此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与实际不符。
    表现之三:有些观察内容与教育分析不吻合,如观察的是某个孩子的行为,分析的却是某一类孩子的行为。
    问题之五:缺乏有效性
    表现之一:分析观察内容时,有些教师习惯于以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在观察分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该幼儿一向比较胆小、怯懦”“这个孩子一直比较霸道、不讲礼貌”,教师简单地给幼儿贴上了标签,而没有结合观察内容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表现之二:教育措施不具体,经常出现“需加强教育”这句话,但是用什么方法,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却没有结合观察事实进行深入思考和说明。这样的观察会导致教师简单说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表现之三:部分教师在观察分析中过分依赖家长的配合。例如,在幼儿进餐环节的观察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放碗筷的动作很重,于是将“联系家长配合指导”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实,教师只需在幼儿园进餐时提出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醒幼儿,就有可能又快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见,教师除了考虑家庭教育因素之外,更多地应该思考如何在幼儿园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科学观察幼儿,是每位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的基本功。它要求教师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和教育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2:02 , Processed in 0.03973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