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做合一”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小班泥工活动《雨花石》案例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10:4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设计意图长期以来,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尝试研究美术教学由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切实有效地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质量,现对以此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小班泥工活动《雨花石》进行评析。二、活动过程的描述与评析1.展览欣赏,激发兴趣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雨花石,请小朋友看一看雨花石是什么样的?”幼儿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雨花石,边摸边七嘴八舌地说:“雨花石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有点圆,有的有点扁。”“上面有红色。”“有黄色。”“有白色。”“有的上面有好几种颜色。”……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实物雨花石,使他们对雨花石的造型、色彩有初步的了解,尤其对幼儿加深雨花石的立体形象有很大帮助。此活动试教时没有此环节,只是让小朋友观看大屏幕上显示的雨花石图像,结果幼儿创作出雨花石后,都用手掌把它们压得扁扁的。教师:“我挑选了几颗我喜欢的雨花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漂亮吗?上面有些什么颜色?花纹是什么样的?”借助视频展示台逐一放大3块~4块色彩、花纹不同的雨花石进行欣赏。幼儿:“上面有黑色、白色,花纹是一道一道的。”“有黄色、白色,花纹是弯弯的。”“有红色、白色,花纹是直直的。”“有好几种颜色混在一起,花纹也很漂亮。”教师:“雨花石也不是都是扁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扁;有的上面有一种颜色,有的有两种颜色,还有的有好几种颜色……花纹不一样,真漂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小小的雨花石投影放大,晶莹圆润、玲珑剔透的雨花石给幼儿很强的视觉冲击,他们被雨花石上变化万千的色彩、纹样所吸引,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2.引导探索,培养能力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颗自己喜欢的雨花石,把它带到后面的桌子上。然后,用彩色的面泥试一试,做出有漂亮花纹的雨花石。”有的幼儿很快拿起面泥团圆或者搓长;有的看看雨花石,又看看面泥,再把雨花石放到面泥上面比划着,然后选取面泥制作;有的将面泥团一团,看看有没有变化,再团一团,再看看……忽然,点点小朋友惊喜地叫了起来:“哇,好漂亮噢!”于是,他们组的小朋友一起围着他的作品。朵朵说:“花纹真漂亮!”舟舟说:“和真的雨花石差不多耶!”于是,老师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头说:“点点你是怎么做出漂亮花纹的?”点点兴奋地说:“我把两种颜色的泥放在一起,就这样使劲地搓呀搓,然后又团呀团,就变出漂亮的花纹了。”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教师:“点点真能干,用使劲搓呀、团呀的方法变出了漂亮的花纹,再去试一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做出漂亮的花纹。”幼儿继续探索变出漂亮花纹的方法……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本活动中教师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制作雨花石的技能技巧,而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去观察发现和解决遇到的揉合混色问题。当然,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因人而异、因人施导。对基础差的幼儿以鼓励为主,并给予具体指导,如:“看看你桌子上的雨花石上面有些什么颜色?你也选这些颜色的面泥放在一起试试。”对中等水平的幼儿鼓励进一步提高,给予适当指导,如,发现制作出来的花纹不明显时,引导他们换一种方法再试一试,或者观察学习旁边小朋友的好方法。对积极探索出方法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再探索出新的方法。我们看到,幼儿动手探索过程中遇到造型、创作困难时,自然地将面泥比对着实物雨花石的造型、色彩和纹样,坚持不懈地尝试,努力做出有漂亮花纹的雨花石。他们开始时胆怯、观望、小心谨慎,到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创作欲望越来越强。通过探索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泥塑技能,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和探索欲望,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3.演示交流,总结方法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幼儿创作的作品。“这颗雨花石是凯凯做的,上面的花纹真漂亮,请你上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有漂亮花纹的雨花石的?”凯凯说:“我先选一块白色的泥,再选一块黑色的泥,把他们放在一起用劲地捏一捏,转一个方向再用劲地捏一捏,再转一个方向再用劲地捏一捏……然后再团圆,就做出来了。”教师:“我来学一学凯凯的好方法……”(教师边操作边总结凯凯的方法,同时引导幼儿集体空手练习凯凯用劲捏的方法)“看一看我做的雨花石上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很漂亮?”“凯凯的方法真好!”“刚才还有人用不同的方法,也做出了漂亮的花纹,请你们也来介绍一下吧!”菲菲说:“老师,我是用拧的方法做的。”……教师又分别请了3位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幼儿上来演示。教师:“刚才小朋友把两种颜色或者是好几种颜色的面泥放在一起,然后用捏、团圆、压扁、搓长、拧……的好方法做出了漂亮的花纹。”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不仅指幼儿单方面的发展,而且指师幼在“教学做合一”中共同求发展。“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新方法,如:将两块面泥分别搓长后,合并在一起拧成麻花状,再搓成圆形;将面泥分成小块后再组合;等等。教师能放下为人师者的架子,诚恳虚心地向幼儿学习,由此可见“教学相长”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4.再次尝试,提高能力教师:“请你们再去试一试,用刚才小朋友说的好方法,或者你再想出新的方法,做出有漂亮花纹的雨花石,这次可以多做几颗漂亮的雨花石。”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制作有漂亮花纹的雨花石,感知面泥揉合混色后的变化。幼儿运用已知经验和技能,再一次尝试探索创作雨花石的方法,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尝试中,创作的手法越来越多,获得了更加具体的操作经验,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也印证了陶先生“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5.展示作品,共同欣赏教师:“请你们把做好的雨花石放到真的雨花石旁边,和它们比一比,看看你们做出来的雨花石上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很漂亮。”幼儿纷纷把自己制作的雨花石放到真的雨花石旁边,兴致勃勃地向别人介绍:“看啊,这颗、这颗,还有这颗雨花石,都是我做的”、“我做的和这颗雨花石上面的花纹是一样的”。有的幼儿拿着自己做的雨花石,跑到视频展示台的投影处,要放大给大家看。于是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打开投影仪,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让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编辑:cicy         关键词:教学合一幼儿教学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27 00:14 , Processed in 0.03844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