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整合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2: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开展数学教育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数学的这些特点,也使得它不太容易与其他学科融合,所以长期以来数学教育更多的是独立开展教学活动。体育则是丰富、有趣、充满着快乐和竞争的活动,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教育手段,通过身体的活动,来促进身体机能和体能的发展,增进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发展。数学和体育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活动领域,但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实上,体育活动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的机会俯拾即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用“整合、渗透”的观念,去充分挖掘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教育的价值。 整合是把不同类型的教育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在关注孩子成长经验的基础上,把数学活动有意识地融合在体育活动中,使幼儿产生多维度的联系。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现、提升、整合各种经验,有助于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习数学,能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数学。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有趣的体育活动整合起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数学,形成数的概念,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推进幼儿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运用体育器械,培养幼儿喜爱数学的情感意识幼儿数学意识的培养应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幼儿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幼儿寻找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有趣的数学现象,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幼儿喜爱数学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器械的教育功能,将它转化为教育元素,培养幼儿在与体育器械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来感知数学,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寻找和探索数学的奥妙。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圆形。幼儿手持器械操使用的大小不同的圆圈,在尽情地摸、滚、转圈等游戏中感知圆形,了解图形的特征,通过感知不同大小的圆圈,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如“我的圈大,你的圈小。”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大小的沙包、哑铃等,通过投掷沙包、举不同重量的哑铃,来比较和感知物体的轻重,如“哪边哑铃轻,哪边哑铃重”。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宽窄不同的物体。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通过走宽窄不同的平衡木,感知物体的宽与窄,学会正确地运用“宽窄”等词汇表达在体育活动中的感受。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事实上,体育器械丰富多样,隐含着许多数学教育因素。比如,可以在爬攀登架中学习序数,在玩跷跷板中感受高矮,跳绳中感知速度的快慢等等。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数学意识,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体育活动中”。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育中,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模拟生活的情境,架设起一个数学概念和体育活动融合的桥梁。幼儿在与情境中的人、物、事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真实的体验,逐渐掌握知识、激活思维、获取经验。
    ■小班数学活动——“l和许多”。创设“萝卜地”情境,幼儿扮演小兔子,老师扮演兔妈妈,以“小兔子来拔萝卜”为情节,按要求“跳一下”“跳许多下”到萝卜地拔“一根或许多根萝卜”,幼儿在边跳边拔萝卜的体育活动情节中学习“l和许多”。
    ■中班数学活动——“复习5以内序数”。创设体育馆的情境,将蕴含序数学习的“跳格子”“投飞标”“套圈”等各种运动项目设置其中,幼儿边玩边讲述“我跳在第3行第2格”……
    ■大班数学活动——“复习10以内加减法”。创设“动物园”的情境,幼儿扮演游客,每个人手中拿着有5种喂动物的“食物”卡,卡上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每个动物的额头上都标有数字。幼儿根据“食物”上的算式,将卡片投掷到相应数字动物的嘴里。有些数学知识,单凭看挂图、观察思考,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以上这些活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运动场景来展现,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轻而易举就掌握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迁移已有经验,启发幼儿运用数学知识来创设环境体育活动常常要布置场地,这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引导、启发幼儿在无意、有意中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接收来自体育的种种数学信息。比如,教师准备合适的体育材料,让幼儿参与活动场地的布置。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迁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对材料进行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与同伴、教师有效互动,养成善于动脑、与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这种学习方式,显然比在课堂上用现成的教具有趣得多。
    ■“跳圈”游戏。场地上需要摆上圆圈,教师有意识地投放红、黄两色圆圈,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而且每行的数量都要8个。有的按ABAB规律排列红、黄圆圈,有的是ABB,也有的是AABB。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是很有规律的排序,而且幼儿从中还复习了10以内的数数。
    ■“跨跳”游戏。教师提供高低不同的跨栏,要求幼儿在摆放时要由低到高排列。幼儿运用己学过的从低到高的排列方法,在排跨栏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很快就完成了布置跨栏的任务。
    ■“绕障碍物运球”游戏。提供24张椅子排成4队作为障碍物,每张椅子的距离要相似。幼儿用已掌握的自然测量法,来测量椅子问的距离。比如,有的用脚步测量,有的用棍子测量。很快,幼儿就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摆好了椅子。
    四、开展体育游戏,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又是数学教学的方法。在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中渗透抽象的数学知识,两者紧密结合,吸引幼儿参与数学活动,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感知、去发现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数学现象,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排队活动。体育游戏中的第一个环节往往都是排队,因为只有排好队,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教师抓住排队的环节,开展“排队游戏”,渗透数学教育。如每组幼儿报数“l,2,3……”,复习l0以内的顺数。然后,教师说:“哪队人数多,哪队人数少?” “我们要运球比赛,要求每组一样多,该怎么办?”幼儿要先比较多和少,再通过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队伍人数一样多,再按照要求进行比赛。
    ●运用各种感官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可以提高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如“小兔跳”的体育游戏,教师手敲铃鼓,幼儿按照敲铃鼓的次数做小兔跳的动作。教师敲5下,幼儿要先数一数铃鼓声的敲打次数,然后双脚向上跳5下。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通过听觉和运动觉来感知数量。又如“我和图形交朋友”的游戏,在操场上悬挂不同的图形,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跑到指定的地方摸摸图形如圆形、正方形。教师说:“请小朋友过去摸摸圆形宝宝,跑过来。”幼儿听到后跑去摸圆形,通过反复多次练习触摸,幼儿不知不觉地巩固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情节性体育活动。教师设计体育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将幼儿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比如在游戏“动物比赛”中,请幼儿扮成不同的动物后,挂上lO以内的数字,听老师的指令进行游戏。如发出“单数”的指令,凡是单数的幼儿就沿着圆的外圈跑一圈。还有“抢椅子”“找朋友”“捕鱼”等游戏,幼儿边念儿歌,边在游戏中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等数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性体育活动,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一竞赛性体育活动。在数学与体育整合的活动中增加竞赛的性质,可以帮助幼儿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如体育游戏“小马绕障碍物跑”,请孩子们比一比,哪组小马能最快到达终点。从比赛的过程中感知速度的快与慢,知道跑得快时间用得少,跑得慢时间花得多。在“跳绳比赛”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谁跳得多,从跳绳过程中发现速度的快慢,从结果中比较数量的多与少。
    数学内容和体育活动的巧妙融合,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和观察力也都有明显提升,思维、体能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摘编自《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lO.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08:04 , Processed in 0.079022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