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个案分析:木桩游戏中的“潇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6: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察背景:在全班幼儿多次游戏的基础上,他们对玩木桩特别感兴趣,幼儿对本土化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游戏中我对一名幼儿进行观察,有重点地、具体地了解幼儿的游戏技能及从多方面分析该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措施。观察实录:潇潇用小木棍搭建在木桩之间,回到筐子里寻找无枝丫的木棍,走到木桩处却不知放在何处。“潇潇,你把木棍放在这里。”旁边的一小女孩催她。潇潇不语,默默地将木棍放在“指定地点”。观察反思:潇潇对提供的材料只会机械地摆设,不去思考材料到底摆放在何处,可以说她是跟随式地拨弄。自己在游戏中缺乏自主性,没有认真地观察、分析木桩木棍的特性,因此无法创造性构建自己的游戏内容,而跟随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充当助手的角色。观察实录:潇潇第二次回过去寻找木棍,她翻寻了许久,找了一根有枝丫的树枝用橡皮泥加以固定,她用力按了好几次仍没让树枝站起来。我问她:“潇潇,我帮助你好吗?”她没说话只是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将树枝固定住。“这是什么?”我指着树枝问她,她没理我。观察反思:在潇潇找到树枝前,已有几名幼儿用树枝和橡皮泥造了一片树林。潇潇的目光从木桩转移到了树林。在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她始终没有主动请求他人帮助,而在我主动征求她是否需要帮助时她也只是用动作(即点头)作出反应。看来她确实需要帮助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包括我问她“这是什么?”她都没回答我,是她不愿意说还是不知道答案。潇潇对我始终保持一段距离,特别是语言上的沟通。观察实录:潇潇独自走到装饰木桩的小朋友中间,站在那儿东看西望了好一会儿又回过来搬木桩、拣木棍。突然她看到一根树枝倒了,走过来轻轻地将树枝扶了起来,可惜没粘住又倒了。她看了看刚想走我叫住了她;“潇潇,你把下面的泥巴重新堆一下,再把树枝插在上面就行了。”她站了一会儿,才按我的要求去做,随后跟着其他小朋友用长木棍构建平面房屋去了。观察反思:潇潇第三次开始无所事事,当她看到倒下的树枝没人扶起来时她主动地而且是默默无闻地去进行修补工作。当树枝再次倒下她显得无可奈何,缺乏再次尝试的勇气,不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在我明确提示下,她犹豫片刻,似乎明白了是泥巴的原因。这次她没有需要我的帮助,看来潇潇已初步掌握了粘树枝的技巧。采取措施:1、该幼儿对粘贴、装饰等技能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她在游戏中所进行的操作内容十分有限。考虑到该幼儿对玩木桩十分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有重点地培养她的技能,以帮助她在游戏中有物可玩,不再处于观望游离状态。2、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习惯定势。从带班老师的口中得知,该幼儿在平时的游戏中与老师及小朋友的交流甚少。当我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就更加不敢多言语。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尽量让她多接触其她老师和小朋友,拓宽她的交往范围,培养她大胆、自信、敢说的性格。3、从整个游戏来看,该幼儿在保持对木桩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并没有玩出高质量的内容。当幼儿遇到困难影响到游戏顺利进行时,教师应及时介入游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直接指导还是间接指导。游戏中我给该幼儿明确的提示,目的在于鼓励她坚持到底做完一件事以获得满足,推动游戏的自然发展,使幼儿逐步构建自己的游戏内容,并且不断丰富,壮大,教师再按需介入间接指导。编辑:cicy        关键词:个案分析木桩游戏潇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27 05:09 , Processed in 0.04367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