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构主义教育原则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它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翟点是:幼儿对外部世界概念、知翼的建构一方面是把外界所提供的信息吸收整合到已经拥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达到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另一方面是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统化外界所提供的信息而进行重组和改造,从而达到认知结构性喷的改变。幼儿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数量与质量的不断变化而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幼儿始终是积极主动的,换句话说,幼儿是自己知识的设计师。本文将在这里对建构主义的教育原则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做简要论述,以期大家更好地将建构主义的种种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
    幼儿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保护、培养、巩固和增强学习的兴趣。幼儿对教师安排的活动不感兴趣,就不会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久而久之甚至会丧失宝贵的好奇心和学习的能动性。
    及时发现幼儿时下感兴趣的事情,不失时机地组织有关的活动。幼儿常常互相谈论共真关心的所见所闻,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由此生成孩子们感兴趣的话动。比如,一所幼儿园的孩子最近在饶有兴致地谈论猫头鹰,原因是看了一期电视节目:在北京的一些古建筑区发现了猫头鹰的踪影,专家从猫头鹰吐出来的食团发现,这些猫头鹰主要捕食老鼠、麻雀以及蝙蝠。孩子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很想亲自去实地看个究竟。幼儿园便从孩子们的这一兴趣人手.组织去天坛的游园活动,让孩子们亲自找一找猫头鹰食团,看看猫头鹰栖息在哪里。把找到的食团带回幼儿园用酒精浸泡开.看看里面都有什么。这样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儿童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了解幼儿的想法,知道他们想要学什么。教师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去发现兴趣点,并考虑到不同幼儿对知识的需求。举例来说,在以“鞋”为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对鞋的制作很感兴趣,他们特别想知道鞋上面彩色的花纹、图案和标志是怎么印上去的。当想到鞋是在鞋店里时,孩子们就提出自己到鞋店里去寻找答案。教师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并组织了一部分孩子去鞋店参观,当孩子们发现鞋店并不制造鞋时都非常惊讶,都抢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由于教师尊重并接受了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在活动中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对知识和经验的自我建构往往也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设置生活情景,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各种实际操作。给幼儿设置一些各种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情景,如“如门被反锁了该怎么办”,“牛奶倒洒在地上该怎么做”,“和伙伴发生争执该怎么办”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再如小班数学活动《长与短》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长短不一的小纸棒。幼儿有的敲、有的当筷子用、有的在桌子上磕。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有一只小猴要学本领,需要一根长长的金箍棒,谁能帮助他呢?”在这样的情景中,幼儿开始了积极的思考:“怎样把短的变成长的呢?”于是,借助材料,他们有的用胶布粘、有的用线绳捆、有的用别针穿,各种不同的尝试有效促进了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中,教育目标通过小捧实现了物化,教育内容隐含在情景中,不知不觉转换成了幼儿的自身认知需要,推动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重视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探究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幼儿正是通过他们自发的探究活动。不断形成和加深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提供探究的内容,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幼儿的探究具有不随意性,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稳定,这要求教师对幼儿探究的内容进行精心安排和准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幼儿熟悉的,又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从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入手,使孩子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在“沉沉浮浮”的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重量不一的实物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尝试。幼儿逐渐认识到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轻的东西会浮起来。这时又提供海绵和泡沫塑料迁幼儿再次尝试,通过观察,幼儿提出了“轻的东西为什么也沉下去了”的问题,探究的热情被大大激发。这样的探究活动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使幼儿感受到这些内容对自己的意义,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
    提供探究的方法,培养幼儿解决同题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无论幼儿的办法是对还是错,他们探究的过程都比结果更重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尽管儿童自发的探究中存在许多错误的推理过程和概念,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也较为粗糙,但这种探究形成的原始观念却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幼儿所感知到的关于身边世界的许多现象,因此,这些原始观念对幼儿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尝试解决问题,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来检验、得出结论。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帮助幼儿解答疑问。而应创设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如,幼儿在观察植物角后发现种在小矮瓶里的豆苗长不大,很好奇。教师没有直接解答,而是组织幼儿进行了“小小豆苗小小根”的探索活动,首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随后教师又引导幼儿观察泡种的蒜根,让幼儿讲述观察的结果;最后,教师将豆苗从小矮瓶中取出,让幼儿验证。在这个探索活动中,教师运用猜想、观察、实际操作等形式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并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和思考,效果很好。
    三、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主动发展的,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着自身内部知识的结构。因此,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中要突出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环境的操作、探索、控制作用,这样幼儿才能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
    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协助幼儿进行积极的意义的建构,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新的经验。这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营造一种安全、平等的环境,这样幼儿才能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比如,一位小朋友因为没有坐好而摔倒了,引起许多孩子的注 意。教师及时组织孩子展开了一场关于“危险”的活动,比赛说危险的例子,讲一讲自己的危险经历,和教师、同伴一 起进行危险的模拟表演等等,幼儿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体验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师要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扮演策划者的角色,为幼儿的学习与活动营造一种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幼儿能充分感到活动的乐趣。例如,一位幼儿教师发现大班幼儿在学习“三度立体空间”时对各种原木色的立方体不是特别感兴趣。无法与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这位教师提出了“当小小建筑工人”的建议,得到了孩子们一致赞同。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名为“我们自己的小家园”的主题建构活动。在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柱体和椎体在建筑中的不同用处,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立方体,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意义。
    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为幼儿教育领域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其教学思想和原则对世界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我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有目的、主动的探索和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丰富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史大胜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建构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6:43 , Processed in 0.04040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