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发展社会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9:3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它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是否有健全的品格,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天的教育能否为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会品质及学会共同生活打好基础,将决定其明天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
    为此,我们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初步提出了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社会性教育目标,提出了以感受、体验为主,使幼儿获得内化的社会性品质的教育策略。
    在制定目标时,我们追求能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基础的长远目标。时代的变革,使社会对人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更需要服从型的人,人们对孩子的要求主要是听话,忽视了自我意识的培养,轻视了人的自身价值。如今,时代呼唤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乐学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感,因此,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在制定目标时,我们突出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将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列为第一条,同时重视相互合作、相互关心等品质的培养,力求为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奠定社会性品质与行为基础。
    为了便于教育者将目标时时装在心中,根据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育契机,时时处处实施教育,我们将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总目标简洁、明确地表述为四条:
    1.有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性;
    2.愿意与人交往,有合作态度与行为;
    3.有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愿意关注、参与家庭、集体和周围的社会事务;
    4.遵守必要的规则。
    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又将目标分解成反映幼儿发展进程和水平的不同层次,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并根据对幼儿的观察、了解,判断每个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为向其进行适宜的教育提供依据,以有效地引导每一个幼儿从现有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分析全班幼儿的发展现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等不同形式实施教育,既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又使我们提高效率,讲究方法,以适应我国目前幼儿园班容量较大的特点。
    现举例将第一条、第三条目标按幼儿发展进程和不同水平分解如下:
    第一条有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性
    ●自信心
    ☆感到自己有能力
    (1)在熟悉的生活中不拘谨;
    (2)有时能尝试自己不熟悉的活动;
    (3)乐于尝试新活动。
    ☆在伙伴中间有自信
    (1)想加入伙伴的活动又不敢提出;
    (2)能自然加入伙伴的活动,但在活动中一般多表现为服从;
    (3)在伙伴交往中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1)怕别人看自己的活动或作品;
    (2)当别人要求时能不胆怯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或作品;
    (3)主动向别人展现自己的活动或作品,并有高兴、满足的表现。
    ●主动性
    (1)一般不主动决定自己的活动;
    (2)可以在熟悉的活动中自我定向;
    (3)在不同于常规的情景或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采取相应的行动。
    ●独立性
    (1)对力所能及的事也喜欢依赖他人的帮助;
    (2)不依赖他人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3)喜欢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第三条有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愿意关注、参与家庭、集体和周围的社会事务
    ●有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1)不会感知、注意他人的情感,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能观察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但还认识不到它与自己有关;
    (3)能感知到别人的情感需求,并以表情、语言、行为表示同情或提供帮助;
    (4)能在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他人利益。
    ●愿意关注、参与家庭、集体和周围的社会事务
    (1)对家庭、集体和周围的事物不能顾及或漠不关心;
    (2)能在他人的启发、带动下关注、参与家庭、集体和周围的社会事务;
    (3)对家庭、集体和周围事物关心,并能发现其需求,主动付出努力;
    (4)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优先考虑集体。
    幼儿只有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在丰富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在亲自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展社会性。但以往的社会性教育,其学习内容往往由教师凭主观确定,教育方法也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实践证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社会性教育模式,是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和行为形成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教育策略:
    ●为幼儿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
    ●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引导其发展;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行为的意义;
    ●寓社会性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一)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前提
    爱的需要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会潜移默化地使幼儿习得积极的情感和行为。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尊重能使他们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使他们变得自信,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否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这些都是幼儿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是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基本条件。
    爱与宽松的环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相信孩子,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个好孩子,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喜爱。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引导幼儿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到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自信心。即使对行为问题较突出的孩子,我们也要坚信: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因为所谓“不好”的孩子往往是由成人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如溺爱、放纵或粗暴、专横等。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要从他们淘气、不听话的表面现象,寻找其内在的良好品质和独特的价值。如果良好品质得到承认和发展,独特价值得到开发和利用,就会使他们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就会使他们变得积极上进,从而使良好的行为得以塑造,不良的行为得以矫正。
    2.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里所要求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而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来决定孩子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否则,不但会丧失很多教育的有利契机,而且,会使孩子在拥有“绝对权威”的老师面前循规蹈矩,消极顺从。而这样是不可能使幼儿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的。
    3.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常规
    合理的常规是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但过去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有利于成人的管理,所以对孩子的限制多、安排的集体活动多,而幼儿的自由自主活动少。其实,制订常规的目的不是为了做一条捆绑幼儿的绳索,而是为了让幼儿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制订常规应以有利于幼
    儿发展为原则,促使幼儿主动与环境、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我们应将由成人包揽制订常规的做法改变为和幼儿一起制订一些常规。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使常规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实际。而且幼儿在制订常规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常规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其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常规不是僵死的,只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而且不妨碍他人。不影响集体,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幼儿自主、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人格中最可贵的品质才能得以养成和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引导其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需求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主动性、积极性的源泉。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本性,按着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思维水平来确定学什么、不学什么。一切强制性的学习,靠教师、保育员维持纪律的学习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幼儿可能迫于成人的压力坐在那里“接受教育”,但“人在心不在”也是枉然。“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发现幼儿交往的多种需求,从孩子的一些负面行动中分析、判断出隐藏在其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尊重他们的不同需求,甚至是与常规要求不一致的特殊需求。只要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就应设法去满足。同时,教师还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在满足兴趣、需求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对于社会性教育目标中幼儿必须学习的价值和经验,教师要善于将其转化为幼儿的需求,变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如,为培养幼儿愿意关注、参与集体事务和活动,使孩子们感到自己的能力,老师有意创设不便于幼儿活动、游戏的情景,使幼儿为了游戏,产生自己动手改变环境的需求。当孩子们看到大家一起动手开辟出游戏场地时,他们会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这既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求,又从中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意识等,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获得发展。
    (三)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有效途径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事物、同伴的相互作用,并在获得真实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才可能理解行为的意义,也只有通过结果的反馈才能学会反思,从而不断强化良好行为或调整原有认识和行为。所以,感受和体验是幼儿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的关键。
    过去的教育,多以教师灌输、说教为主。如,常听老师这样说:“小朋友要互相谦让,懂得谦让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对,快说‘对不起’。你(指被打的幼儿)快说声‘没关系’。”结果幼儿根本不理解行为的意义,常常出现下列情景:两名幼儿争抢玩具,其中一名幼儿竟理直气壮地喊: “老师你看,他不谦让我”。再如,一名幼儿把别人打哭了,可他只是毫无歉意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就走开了,走了几步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回来对还在哭的同伴大声指责:“你还没说‘没关系’呢?”此类事例说明,说教式的社会性教育难以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形成。
    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后果,加深他们的感受、体验,从而使他们理解正确行为的意义,获得内化的行为品质。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使行为后果明显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在感受、体验中分辨出正确的行为。
    对于负面行为和消极体验过多的幼儿,教师要尽快使其获得积极体验,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使其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使他们感受积极行为所带来的愉快体验,从而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带来更多的成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产生自信。教师也可利用偶发事件在幼儿产生负面感受或受到伤害时,在给予他们安慰后,适时地引导他们联想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和伤害,从而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四)寓社会性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发展的契机。幼儿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幼儿在与人、与事物相互作用时,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策略。如与同伴交往时,合作、谦让、分享、礼貌、助人、关爱、宽容、体谅、拒绝、坚持己见、不任性、勇敢、敢于申辩等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的不同策略。而幼儿的游戏、入园、进餐、入厕、户外活动、教学活动、过渡环节等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幼儿学习各种策略提供了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发展。同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矛盾,也为幼儿分辨是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孩子,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促进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确立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
    爱模仿是幼儿的特点,是幼儿的另一种学习方法。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模仿源。教师对己、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态度、行为都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每一行为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要把对幼儿的社会性要求体现在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处处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使社会性教育体现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
    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园共育,使社会性教育真正融入幼儿的全部生活之中
             关键词:社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1 07:07 , Processed in 0.045172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