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报刊亭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5: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报刊亭的故事
    前言:
    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
    报刊亭前传一
    一天下午的点心时间,先吃完水果的孩子自己取书进行自选阅读。五分钟后,只听到一连串兴奋的、高亢的声音响起:“卖报啦!卖报啦!”我闻声寻去,宣宣正左手抱着一叠故事书,右手扬起一本,在教室里边走边叫喊。也许是受了她的感染,陆续地有景琦、舟舟、星运等一大批孩子加入到“卖报”的队伍中,并且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由室内发展到了室外。孩子们似乎沉浸在这种叫卖的新奇与兴奋之中。
    自我对话:没想到预设的阅读活动成为了一个孩子发起、全班孩子参与的叫卖活动。我深知,孩子自发的活动往往能反映 出孩子的兴趣点,但这是有价值的兴趣 还是他们的“三分钟热情”呢?我决定先不着急做判断,而是继续关注下去――报刊亭前传二看到老师在关注他们的活动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卖报纸!我要卖报纸!”我顺势问到:“卖报的人 在哪里卖报呢?”“那个房子里。”“有的在路上。”于是我有了带孩子们去直观感受报刊亭的想法,想看看他们除了对卖报人以外还能关注到什么。来到报刊亭,孩子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们跃跃欲试,都想亲自去买报。“报刊亭里有一个卖报的人,他是老板。”“里面卖报纸,还有奥特曼书。”“老师,我还发现了电话!”“好多报纸啊!”“我要买报纸。”“不行,你没有钱,要两块钱的。”
    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后,我拿出了钱,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一份报纸或书。孩子们买了妈妈喜欢看的《新女报》、自己喜欢的《奥特曼》,心满意足地告别了卖报的爷爷。
    回到教室,他们兴奋地说:“老师,我还想买报纸。”“我想当老板。”“老师,我还没有买呢。”自我对话:孩子的活动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种状态下,由于有粗浅的生活经验,因此孩子对这种有角色任务的活动显得特别投入,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唤起了他们对另外一个角色――“买报人”的扮演兴趣。看着孩子们呈现出对买卖报纸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持者,我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充裕的时间来支持他们,满足他们对成人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于是,我们有了开辟“宝宝报刊亭”的想法。
    报刊亭第一集:规则我们自己定
    “要有一个门。”“要围起来。”“要让外面的人看得见报纸。”“用积木。”“用椅子。”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我们终于用积木搭建了一扇窗口,使空间分成里外两部分。我投放了一些常见的报纸和数字卡片,空中悬挂了一块招牌,就这样,简易的报刊亭诞生了。还没有给他们介绍和商讨玩法,。就有孩子在自由活动时间里进人里面玩耍起来。
    片段一:两个聪明人舟舟和皓皓发生了争执,他们都想当卖报人,可里面空间狭小。围观的孩子嚷了起来:“只能有一个人”。舟舟说:“那我们划石头剪子布吧。”皓皓同意了。舟舟又说:“你出剪刀,我出石头。”皓皓又点点头。猜拳的结果出人意料,两个人都没按预定好的出拳,皓皓出了布、舟舟出了剪刀,还是舟舟赢了。于是皓皓心甘情愿地退让了出来,舟舟开始吆喝别人来买他的报纸。
    片段二:警察买报的人多了起来,将报刊亭围得水泄不通,秩序发生了混乱。个子比较高大的熹熹站在旁边显得很着急:“不准挤!不准挤!”没有人听他的招呼。“不准挤,我是警察!”听到这句话,开始有两三个孩子关注他了。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熹熹帮助小朋友们排队买报。
    经过初次的活动,在实践中孩子们定出了相应的规则:报刊亭里只能有一个卖报人;旁边需要一名警察维持秩序;买报要排队。
    自我对话:报刊亭里的孩子出现问题后,他们没有求助于老师,而是运用生活中的方法,如:猜拳、“警察维持秩序”将其解决。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们是乐于遵守的
    报刊亭第二集:编辑部的成立
    一段时间后,报刊亭前渐渐冷落了起来,仅仅是“买、卖”的简单重复。怎样让活动发展下去呢?在书和报纸逐渐被损坏后,于是我想到开展“报纸和书从哪里来”的讨论,引发幼儿从珍惜图书到自制图书。
    “是工人叔叔做出来的。”
    “上面有图案和字。”
    “我也想做书。”
    经过一番讨论,我与孩子们定出了做书的一套程序:“书是这样做出来的”――剪刀:剪下图画――用胶水粘贴――说出这个故事――请老师用笔记录(小朋友可以自己添画)――一本书完成了。
    家长也加入到“编辑部”的制作当中来,将自己孩子的成长故事制作得非常精致:《降落人问的天使――琦琦》《动物园游记》《初来重庆》等等。孩子们对自己的故事更加爱看了,他们分享、交流着,其乐无穷。
    自我对话: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不会再有激情,只有不断引发新的愿望,才有继续下去的动力。办“编辑部”,自己制作图书,是孩子们活动新的兴趣点。做书过程中能使用剪刀、胶水、纸、彩笔,又能任凭他们自由想象、毫无约束地述说,大大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报刊亭第三集:“游摊”也来抢生意。
    想“卖报”的人越来越多了,可狭小的报刊亭里只能容纳一个人,怎么办呢?问题抛出后,孩子们进行了以下的对话:“我看见路上有人坐在地上卖报纸的。”
    “我看见有人把报纸拿在手上,走着卖的。”于是,流动的“游摊”建立了。他们“走街串巷”,向同伴们推销自己的报纸。“你买一份吧。”“今天的时报,谁要谁要?!”
    自我对话:有了前期活动经验的积累,孩子的自主性发挥越来越明显。由于对报刊亭活动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延伸到生活中关注更多的卖报场地。空间扩大后,增加了他们交往的机会,为更多的孩子参与活动提供了条件。
    思考与启示
    是什么因素由一个儿童简单的叫卖行为,引发出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区活动呢?
    1.关注孩子的兴趣及发展需要。孩子的兴趣是其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需要是在孩子的个体发展中随时会表现出来的。因此,孩子对“卖报”这一突然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报刊亭诞生记”中孩子对“卖报”的兴趣倾向,对活动进展中新行为的出现及同伴的争议等。这正是机会,捕捉它们,并创造条件,提供刺激,诱发经验,在幼儿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活动,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正如《纲要》中所说,孩子感兴趣或关注的对象应该随时成为我们的活教材,这是课程生成的重要途径。
    2.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游戏深入发展的基础。生活经验是开展活动区活动的源泉,活动源于生活也再现生活?当代社会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他们能够利用看到的、感受过的方法自我解决一些困难、问题,这是非常难得和有价值的。并且他们的兴趣不再停留在扮娃娃家上,而是更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别人。这也给了我今后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去选择活动内容的一些启示。
    3.活动中的冲突是新游戏的生成点。面对“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挤在狭小的报刊亭中”“报刊亭的冷落”“游摊抢生意”等冲突,应及时调整、解决,变问题冲突为活动推进的有利契机。冲突是游戏发展的动力,当活动处于停滞、疲软状态时,只有制造新的冲突、设置新的问题情景,才有助于推动活动向前发展。
    4.教师的支持性行为策略是游戏不断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纲要》中对教师的角色是这样定位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报刊亭”的生成、发展、延续中,我遵循着这样的准则,不断地关注调整。其一,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为其创设了适宜不断变化的活动环境,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获得了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其二,我为幼儿创设了充满关爱、宽松、尊重和支持的心理环境,以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地毫无遮掩地展现其个性行为,真实地再现生活经验,促进了孩子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其三,我支持孩子的卖报行为,合作建构报刊亭,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保证了报刊亭活动的不断延续发展和孩子的能力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0-4 05:31 , Processed in 0.040240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