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儿童心理异常的蛛丝马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3 18: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警惕儿童心理异常的蛛丝马迹

    儿童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与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子女的数量及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单亲家庭等有关,更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有关。笔者日前在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日上,了解了一些较为典型的病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时下,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某些心理疾病的存在,能够去医院就诊,为孩子的早日康复争取了时间,但仍有许多家长的潜意识是否认孩子心理疾病的存在。

    他是不是患了“儿童多动症”

    小辉特别淘气,在幼儿园上课坐不住,整天想往外跑。家长便怀疑孩子得了“儿童多动症”。专家指出,儿童多动症(MBD)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是由于儿童神经精神系统的病变造成的行为变态。如,经常的过度兴奋,易冲动,很难安静下来,并伴有学习困难和不良行为(如说谎)等等。据统计资料显示,这种现象大城市比小城市多、城市比农村多,外国比中国多。我国目前得这种病的儿童并不是很多,家长不必忧心忡忡。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括动是游戏。有的孩子比较活泼,一些家长就把这种孩子的“动”当作了“多动症”。如果从教育好子女的角度出发,家长应该把每天安排好孩子的游戏当成一件大事来完成。例如,父母可以合理分工,一人做家务,一人和孩子玩,可下棋、玩玩具、做拼图游戏等。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几种游戏,让孩子自己玩或让孩子与小伙伴玩。这些方式应当相互交替,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总之,学龄前儿童好动是正常的,不爱动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她是否得了“孤独症”

    小玲是个清瘦的小女孩,对什么事情都淡漠,不感兴趣,不爱说话,不爱学习,喜欢长时间地做一种单调的游戏。心理医生认为,小玲很可能得了一种心理疾病――孤独症。心理专家说,如果孤独症的l4种症状中的7~8种在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即可认定是患有孤独症。这14种症状是:(1)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交往感到困难;(2)对声音、话语反应迟钝;(3)厌恶学习;(4)对各种危险(如玩火、登高等)缺乏应有的认识;(5)对已经养成的习惯坚决不改;(6)不爱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表达意愿;(7)常常无故傻笑;(8)不是像一般幼儿那样倦身子睡觉,而是僵硬地伸直腿脚睡;(9)精力异常充沛,有时半夜醒来一直玩到次日晨,次日仍不疲倦;(10)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11)对某件东西可以产生特殊的爱好和依恋,总抓着不放手;(12)喜欢旋转圆形物体(如陀螺),并长时间做出同样的动作;(13)重复、持续地玩一些怪异的游戏、如撕纸、摇铁筒中的石块等等;(14)怪僻孤独,不爱合群。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并非不可补救。最好的办法是送进医院进行行为治疗,矫正他们在语言、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变态。

    他为什么爱拆玩具

    林林是个5岁的男孩,什么玩具到他手里玩不了多久就给拆坏了。为这事妈妈打过他好几次,可他改不了。他妈妈带他去看病,心理医生说,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儿童拆玩具的行为表明一种探究性活动。孩子往往对玩具为什么会动、会响感到好奇,总想把它拆开看看。

    家长第一次看见孩子拆玩具时,千万不要呵斥、批评,而要问清原因,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当然也不是鼓励孩子拆玩具,而应该把这种好奇心巧妙地引导到生活中其他有趣的现象上来。例如水面张力、空气弹性这些既简单又常见的小实验,常常会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孩子也许不懂其“所以然”,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却会早早地留下许多个“为什么”,等待以后回答。

    至于毫无探究目的无缘无故的破坏玩具行为,就要另当别论了。这种情形,有些是家长娇纵的恶果,有些则是心理疾病所致。如果怀疑是心理疾病,应该早些带孩子到精神神经医院检查。

    他为什么会丧失自尊心

    小钢兼有尿床、吮手指、口吃和活动过多等多种问题行为。他的自我意识比一般小朋友差,有时老师批评他或小朋友笑话他,他也不觉得难为情,还笑嘻嘻的。他上课时还会突然出去小便,平时也经常做出一些可笑的动作,自已却并不笑。心理医生说,这是另一种疏泄心理紧张的类型。因为顽皮、好动、不听话,父母的呵斥、打骂成了家常便饭,时间一长,打疲了,骂油了,孩子便以这种不同寻常的行为方式来消除心理紧张,以至于逐渐养成了习惯,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心。虽然他的心理紧张得到暂时减轻,却带来了新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心理医生告诫说,在幼儿期时丧失自尊心,这对一个人的未来是件可悲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和教师合作,努力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矫治。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第18期专题:    

            关键词:儿童心理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4 01:37 , Processed in 0.03966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