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活动的难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9: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由活动结束后,全班孩子像往常一样到活动室坐成两排,老师请孩子一个个到前面来与大家分享自己刚才做了什么。有的孩子因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或者比较胆小,经常讲得结结巴巴,老师时不时要鼓励他大声一点或通过重复来帮助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坐在下面的孩子多数会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无论老师怎样要求他们耐心听小朋友讲述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天的分享环节都会出现。面对这种现象,老师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认为分享活动没有错,一个班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所难免,不必计较;有的老师则认为,这种分享活动浪费了大多数孩子时间,没有什么必要;还有老师说,请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上来说,其他孩子下面个别询问。对此,您的意见和建议是什么呢?
    提供一把情感的梯子
    孩子的成功需要一把梯子,有时候跨不到,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情感的阶梯。很想用我们的一个理念、一个做法、一种态度与大家分享感受。
    一个理念――细致观察,允许“错位”孩子的智能是多元的,它提醒着我们不要用同一标尺看孩子。分享活动中更多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其中一部分孩子就明显乐于表达,而另一部分孩子乐于倾听。不必强逼这两种孩子“转型”,适当地让前者多讲些,让后者多听些,营造宽松一些、错落一些的氛围,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一个做法――小组分享,走进孩子孩子在一个相对小而熟悉的范围内,会减少压力,增强自信,乐于倾诉。因此,在集体分享活动前,不妨先安排小组式的自由分享,让孩子自主安排,乐于分享。教师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在孩子中间倾听,将会听到更多真实和惊喜。
    一种态度――教师介入,提供阶梯当孩子来到集体面前分享时,我们的支持就是孩子身边的另一把梯子:适时介入,提供帮助,给予评价。能力稍弱的可以帮助他一起来表达,最后别忘了说:“你也有自己的想法,真好!”能力稍强的建议他接受同伴的提问,结束时表扬他:“小伙伴都喜欢听你的想法,了不起,继续努力!”读懂每一个孩子,并让每一个孩子在分享时学会肯定自我和接纳别人,这才是分享活动中最重要的。
    (江苏省苏州工业区新加幼儿园周隽琰)
    讲述和倾听同样重要
    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该关注弱小,积极鼓励,并与家长配合,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1.孩子的学习就是在玩中进行的,教学中可通过组织他们玩听说游戏,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倾听的主动性,提高倾听水平。
    2.在倾听的基础上,和孩子玩“回音壁”的游戏,请他们把同伴讲的内容复述给大家听,看谁说得准确。这样,孩子为了讲得好,也必须有意识地去听。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重点指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安静地听,不插嘴,边听边思考。对倾听习惯不好的孩子加强个别教育,采用眼神、手势等多种手段,给予提醒和帮助,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心幼儿园王霞)
    小、准、精
    如何有效组织分享环节,让其有趣可寻,有味可回呢?我认为可以归纳在3个字“小、准、精”里。所谓小,是指形式小、绷叫、、区域小、时间短。试问,一个分享活动要全班几十个孩子轮流讲述,讲到最后就犹如流水账,毫无创新,大人也会厌倦,何况是孩子。不妨建立一个神秘的“分享广播站”。想像一下让自己躲起来,却让声音通过播音器活跃在空气中,多令人向往呀!
    所谓准,是指组织准、时间准、人员准、地方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配备分享环节,不要等到孩子忘了才来“分享”,不要让教学区的孩子去分享结构区的活动,不要把该户外分享的搬回教室里琢磨。一句话,在事件发生最短的时间内,让当事人在发生的地点里进行交流,让视觉感观帮助思维再现。所谓精,是指引导精、支持精、帮助精、参与精。教师的引导要适时,提问要一步到位,能在恰当的细节里有力点拨孩子信息处理的困惑及繁杂思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一点提示,一个词汇,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广东省珠海市木子)
    优化分享活动的组织
    第一,以小组为单位,同组的伙伴间进行互相分享、交流。
    这样做首先增加了互相交流的密度,减少了孩子们无谓等待的时间。其次,孩子们在熟悉的伙伴面前、在自己的天地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害羞心理,从而敢说、想说。即使有的孩子声音较轻,周围的同伴也能听见,而同伴的发言也会成为他学习的榜样。
    第二,为幼儿提供话筒。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个别上来讲述的幼儿提供话筒,通过录音机、电视机、DVD等设备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胆子小、声音轻的孩子找到自信,听的幼儿能听见了、能听清了,自然也就会认真地倾听了。
    第三,对幼儿表述的要求因人而异。
    表述开始前,教师提出思路供幼儿选择,比如,你做了什么?你和谁一起做的?你怎么想的?用了什么材料?你还有什么想法?幼儿可以只讲一句,也可以多讲几个方面,讲多讲少由幼儿自己决定,不搞一刀切。
    第四,轮流上来分享、交流。
    以学号顺序、座位顺序、小组顺序、性别顺序等方式轮流,每次重点请一小部分幼儿在全班交流。既缩短了时间又不仅仅局限在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身上,同时也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经常交流的机会。
    (江苏省无锡连元街小学附属幼儿园李烨)
    一分钟讲述
    孩子保持注意力时间较短,且自制力欠强,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是必然的。为了提高孩子们听和说的兴趣,我尝试了“一分钟讲述”,具体做法是由老师负责掐时间,孩子在一分钟内讲完,接着邀请下一位小朋友,依此类推直至活动结束。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活动带有一定的游戏性,符合孩子喜欢游戏的天性。
    2.一分钟讲述,它能满足更多孩子的表述需求,避免了因为轮不到而产生的逆反行为。
    3.活动中教师将自己放到了一个合作者的地位,将活动主动权放到了孩子们手中,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4.短短一分钟能促使孩子更好地想一想自己所讲的内容,减少无意义的话语,同时也能减轻胆怯孩子的压力,提高说的效果。
    5.活动中孩子一般都主动邀请认真倾听的孩子上台讲述,为了争取这一机会,孩子们听的效果自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幼儿园陶宏玉)
    分享活动不必固定在某一时间进行。在自由活动中,分享活动无处不在。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某一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时,就要及时创设情境,组织他们进行分享。分享地点也不必固定在活动室,可以结合自由活动的地点及幼儿的兴趣来选择。例如,过程中的分享活动地点与自由活动的地点基本上是相同的,而自由活动后的分享活动则通常不是,为了增强幼儿听、讲的愿望,激发幼儿分享的兴趣,合理地选择分享地点,能更好地达到交流、分享的目的。
    (重庆市王发书)
    教师在幼儿自由活动中,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本班的近期目标,概括出有针对性的话题,不能面面俱到。比如,班中的主题是“我的家”,在活动中有一个幼儿用积木搭出了自己的家,教师可以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作为主题的深入和延伸。此外,教师在幼儿活动时,就先给他一些具体的提示,让他知道把什么介绍给大家,减少幼儿的盲目性,达到好的分享效果。
    (北京市唐雨红)



              关键词:分享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13:24 , Processed in 0.041444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