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尊重儿童学习需求 凸显课程核心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4:3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园实施的探究性活动课程重在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以幼儿的问题或兴趣为切入点,注重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以及表达与表现。当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但我们始终把“尊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作为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断优化中努力凸显课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
          一、从“拼盘式”到“顺应式”
          我园的探究性活动课程是主题活动课程。在建构这一课程的初期,我们就改变了那种“拼盘式”的课程内容组合方式,重点思考幼儿“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努力做到对幼儿学习愿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尊重。我们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了解幼儿的问题,思考“幼儿喜欢什么”“幼儿有什么问题”“幼儿想了解什么”等,以形成主题活动的实施计划。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管子”就来源于幼儿的问题。一天,幼儿园清理池塘。大班幼儿看到水从低处被引到高处,感到很好奇:“水为什么能从低处流向高处?”当他们看到水从水管的破洞里喷出来,水花四溅时,他们更好奇了:“这根管子怎么这么神奇?”“水为什么会从管子中喷出来?"教师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开展了“管子”的主题活动。考虑到主题活动的展开必须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在实施主题活动前,我们设计了小调查活动,内容包括“你看到过的管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关于管子,你想知道些什么”等。在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管子”有一定的经验,知道“管子是空的”“很多东西可以在管子里流动”,还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管子”“吸管就是管子”“电线外面是塑料管子”等。通过小调查活动,我们了解了幼儿的学习需求,发现他们既对看得见的各种管子感到好奇,也对看不见的身体里的血管等管子很感兴趣,他们很想弄明白“怎么样的东西可以从管子里通过”“水怎么会从低处往高处走”“水管破洞里的水为什么会喷得那么高”。
          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答疑解惑”。我们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一是“玩管子”活动,让幼儿通过摆弄、整理收集来的各种管子,了解管子的多样性;二是“什么能从管子里通过”活动,让幼儿猜测、尝试、验证怎样的东西能从管子中通过,尝试通过改变形状等方法让物体也能从弯管中通过,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三是“制作管子迷宫”和“人体内的管子”活动,让幼儿通过观看VCD、观察人体模型和人体解剖图等了解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大致构造:四是“用各种管子玩水”活动.让幼儿尝试让水往高处走,让水花往上喷;五是“帮水宝宝搬家”活动,让幼儿用吸管、针筒等多种材料把水从地上的水盆里搬到桌上的水盆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又对自然角中会吸红颜料的白菜充满了好奇:白菜梗为什么会吸颜料,它是不是也有“管子”?于是,又生成了“毛细现象”活动;在“玩各种各样的管子”活动中,幼儿对各种PVC互通管很感兴趣,他们发现借助互通管可以让直管变弯管,让一个弯管变多个弯管,于是生成了“创意管子造型”活动,既满足了利用互通管尽情“变”的需求,又探究了管子变化的多种可能性。不管是在预设的活动中,还是在生成的活动中,幼儿都积极与同伴、教师互动,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通过探究、记录、发现等方法,验证自己的预测,解决大家的疑惑,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二、从关注学习内容到关注学习过程
          我园的探究性活动课程经过不断实践、优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课程发展进入了以利用课程资源库为主导的时期。有了课程资源库的支持,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减轻不少,在不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时,就去课程资源库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但是,慢慢地,课程资源库的使用就有点“变味”了。例如,某班“管子”主题活动的内容及流程安排基本与课程资源库中的一致。下面我们来看该活动“激趣”部分“调查交流:各种各样的管子”的活动过程。
          1.发放调查表。
          在活动前几天发放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管子?有什么用?提醒幼儿完成调查表并收集携带方便的管子。
          2.交流调查结果。
          (1)你看到过哪些管子?这些管子有什么用?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管子?这些管子有什么用?
          (3)小结:管子的中间是空心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管子,管子的用处很大。
          3.比较管子的不同。
          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讲述所见管子的不同点,主要从粗细、用途、材料、外形等方面进行比较。
          4.找一找幼儿园里的管子,并加以记录。
          (1)教师带领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管子。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要求记录得清楚。
          (2)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讲述幼儿园里的管子。
          5.游戏:不同质地的管子接力。
          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接力比赛,进一步感知管子不同的材料、外形及握在手里的不同感觉。
          在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的调查表或带来的实物。介绍了自来水管、洗衣机上的管子、浇水用的皮管子、下水管、PVC管、挂盐水的管子等常见的管子。课程资源库里“管子”主题活动中很好玩的内容是幼儿对人体内管子的探究与表达,而在这次活动中未见幼儿对此特别关注。虽然幼儿在寻找幼儿园里的管子时也找到了大型玩具的铁管和钻筒这些大管子、浇水用的皮管、摇椅上的扶手、卫生间的水管等,对“卫生间的管子为什么有的粗有的细"“管子怎样把自来水从水厂送到家里”很好奇,但是,因为没有清理池塘、破管子漏水等特定教育情景,所以幼儿也自然没有提出“水怎么会往高处流”“水为什么会从洞里喷出来”等问题。
          我们发现,在这个活动中,虽然教师也通过调查及交流活动来引发幼儿的兴趣,但显然未就如何“激趣”作更多的思考,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课程资源库中的文本.因此幼儿对管子的关注度不高。而之前幼儿对管子的兴趣是由“水池抽水”“水管漏水、喷水”等问题引发的,所以兴趣浓厚,观察细致,探究也很深入。这种差异引发我们思考:从课程资源库里拿来就用的内容真的是当下幼儿感兴趣的吗?“依样画葫芦”真的能解答当下幼儿想了解的问题吗?这些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发展了幼儿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如果我们撇开当下幼儿的经验、兴趣及实际需求来实施课程,即使再经典的主题活动内容也是不适合幼儿的。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一方面,教师容易陷入微观思考,而缺乏宏观把握。由于教学的落脚点最后都在内容上,所以教师常常习惯于思考组织什么活动。随着对学习内容关注程度的不断加大,教师渐渐形成了“为内容而内容”的思维定势,导致“有内容无幼儿”,注重结果,而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从而忽略了课程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资源库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其实,课程资源库的材料仅仅是用来参考的,要使课程资源库的价值最大化,教师必须以本班幼儿为基点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三、从凭借直觉解决问题到改变思维方式
          偏离课程的核心价值,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我们强调课程的核心价值,强化教师尊重、解读当下幼儿的意识,做到“眼中看到当下幼儿,心中装着当下幼儿”。我们意识到,教师的实践研究如果能从直觉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就会对实践产生持久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我们预设了一些问题:(1)主题活动实施前,用什么方法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掌握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主题活动实施前,了解到了幼儿的哪些原有经验和学习需求?(3)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在主题活动中有否得到体现?这次活动的主题网络图和课程资源库中的主题网络图相比作了哪些调整?如何体现“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4)以前的内容在如今的设计、实施中作了哪些方法层面的更新,为什么?以上四个问题正是帮助教师解读眼前幼儿、反思课程资源库内容、理清主题活动实施思路、作出适宜调整的工作步骤,有利于教师认识“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这一核心价值,真正关注眼前幼儿的兴趣、问题、需求,思考原有课程资源如何调整才能更适合眼前的幼儿,从而凸显课程的核心价值。
          一旦思维方式有了转变,教师们首先关注的就是眼前的幼儿了。幼儿的想法、问题、冲突、错误等都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比如,在实施“管子”主题活动前,教师通过让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等方法引发幼儿对管子的兴趣,通过“调查交流:各种各样的管子”的活动将部分幼儿的兴趣转化为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用“渲染、放大”的方法对原主题活动进行微调,在“什么东西能通过管子”活动中,增加“怎样的东西可以通过粗管、怎样的东西可以通过细管”等内容,以解决幼儿的问题;在“玩各种各样的管子”活动中,幼儿对“管子是怎么把自来水从水厂送过来的”很好奇,教师及时生成了“参观自来水厂:寻找管子输送水的秘密”等活动。
          “可爱的螃蟹”是小班主题活动,某班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自然角投放活螃蟹,师幼共同收集螃蟹壳,教师借助小调查活动收集幼儿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幼儿对螃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感兴趣,提出了“螃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脚”“它会朝前爬吗”等问题,还对“螃蟹烧熟了是红色的”“螃蟹会吐泡泡”等现象非常好奇。教师基于当下幼儿的兴趣和问题,通过“激趣——探究——表现分享”这一主题活动实施脉络,以主题活动的内容及流程的“变”来顺应当下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帮助幼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惑的乐趣,强化幼儿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首先,保留原主题网络图中与当下幼儿需求相匹配的内容,如“探究”环节中安排的“逗螃蟹”“煮螃蟹”“吃螃蟹”活动是原有的,教师支持幼儿通过看、逗、玩等形式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通过煮、吃等方式直接感知螃蟹身体结构,发现烧熟后蟹壳的变化等。其次,微调原有活动内容,如在“逗螃蟹”活动中,引导幼儿“牵着螃蟹去散步”,探究螃蟹究竟能不能朝前爬。第三,增加部分内容,如增加“沉在水里的螃蟹会吐泡泡吗”“什么时候螃蟹吐的泡泡最多”等活动以满足幼儿对螃蟹吐泡泡的好奇心;增加“学螃蟹横爬”活动,支持幼儿对螃蟹爬行方式的探究与表达;增加“做螃蟹”活动,引导幼儿用大纸箱、药盒等大小不同的盒子及报纸等材料制作螃蟹,表达对螃蟹外形特征的探究。第四,去除原主题网络图中某些不符合当下幼儿学习需求的活动,如“歌曲欣赏活动”“绘画活动:吐泡泡”等。在以上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记录、解读幼儿的言行,用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等方式引导幼儿探索,用提问和行动支持幼儿尝试。
          我园教师在“幼儿在前、思考在前”的实践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逐渐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增强了自主监察课程实施质量的意识。如何进一步推进以班级幼儿为基点的课程实施,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编辑:cicy
            关键词:儿童学习需求课程核心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4:11 , Processed in 0.06009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