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很多幼儿园,承担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是集体语言活动。幼儿园集体语言活动常采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集体的谈话活动。集体谈话活动一般以师生相互交流和幼儿同伴相互交流为主,一般气氛比较轻松,幼儿的语言表达机会较多。但如果幼儿对教师选择的话题缺少生活经验或者教师组织方式单一,则很容易陷入幼儿无话可谈、只能由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第二种,是集体的幼儿文学作品学习。集体的语言文学作品学习仍然是教师讲得多幼儿说得少,幼儿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因而不愿表达,而且有些幼儿没有机会表达,还有些幼儿不敢表达。第三种,是集体讲述活动。其中,排图讲述和构图讲述是两种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想像的形式,幼儿的语言表达机会比较多,但这两种形式的讲述在幼儿园一般开展得比较少,而经常进行的看图讲述常常因其单一的形式和教师一成不变的引导让幼儿感到索然无味。
    很显然,集体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的语言机会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能力发展需要的,况且集体的语言活动在各个年龄班一周最多只有两次。笔者认为,幼儿语言教育应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将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点从设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集体语言活动转向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研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素质。
    那么,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指导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考察现实,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调。
      
    1.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跟其他能力的发展一样,有较强的个别差异性,因此,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教师在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幼儿渴望教师的关注,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与幼儿个别交流的机会。教师应经常观察幼儿,了解全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如哪些幼儿语言发展比较好,哪些幼儿语言发展一般,哪些幼儿语言发展较差,还应特别关注那些语言发展有特殊问题的幼儿。
    一个中班的教师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少部分幼儿没有语言交流的兴趣;部分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个别幼儿喜欢说话,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但是说话比较罗嗦,一句话常常重复说几遍;有些幼儿说话的句子不连贯,而有个别幼儿能说连贯的句子,但思维跳跃性比较大,常常前言不搭后语;有些幼儿在运用词汇特别是动词的时候有一些混乱;还有些幼儿普通话的某些发音有困难。我们相信,这个教师了解了孩子的这些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发展后,定能在与幼儿的交流中有侧重地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第二,教师应有技巧地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是在运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与教师发生语言交流时,大多是向教师报告周围的情况、自己发现的秘密或是展现自己的作品和能力,教师此时应利用自己的话语将幼儿想说的话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当幼儿用积木搭好了一座房子后,他也许会跑过来欣喜地告诉老师他搭的房子多漂亮。如果这时教师的反应仅仅是“确实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能干的孩子”这样一句鼓励性语言,那么幼儿得到了鼓励后,此次语言交流便告终结。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幼儿充分谈论房子的话题,如:“你觉得什么地方很美?”“你准备用它来做什么?”“你以前还搭过怎样的房子,你觉得哪个最漂亮?”这样,教师与幼儿关于房子的个别交流就展开了。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语言发展比较滞后的幼儿,教师有技巧的引导特别重要。
    此外,教师应给幼儿准确的语言示范。
    幼儿语言的学习大多是通过模仿,在幼儿的语言表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教师准确示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在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语言要求,同时给幼儿良好的语言示范。
      
    2.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交流的机会。
      
    由于班级的人数比较多,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很难照顾到全体,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流则是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并且十分乐意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给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其中,活动区的活动给幼儿自由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方式创造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如:鼓励两个幼儿共同阅读,鼓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某项工作(如用积木合作搭建房子)等;在进餐前的等待过程中,教师一般要求幼儿安静休息,而幼儿往往喜欢与同伴谈论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教师不应批评或阻止幼儿,应鼓励幼儿与同伴轻声交谈。
      
    3.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文学作品欣赏活动。
      
    幼儿对听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周仅仅一两次集体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显然是不够的。有些内容简单、幼儿很容易理解的文学作品,完全没有必要作为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来理解和感受。我认为,像这些文学作品放在日常生活中欣赏更合适。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让幼儿能欣赏到生动的文学作品,让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境和有趣的、快乐的情节和人物来打动和感染幼儿。一般来说,进餐前、进餐时、进餐后和集体活动后的休息时间都是欣赏文学作品的良好时机。在午睡前听听故事对幼儿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而在一个美梦醒来后能躺在床上听着好听的故事、诗歌和散文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给幼儿提供多听的机会其实很容易做到,可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因为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而常常没有去做。
      
    4.倾听习惯的培养应贯穿日常语言教育的始终。
      
    倾听习惯是基本语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不管是在欣赏文学作品还是在与人的交流中,都需要认真倾听。而幼儿往往喜欢自己说,不听别人怎么说。当一个幼儿满怀热情给别人介绍自己奇妙的发现时,周围的伙伴吵吵闹闹,并没有谁在认真听他说什么,那么这个孩子的表达欲望可能就立刻消失了,他可能会想到是不是自己说得不好,于是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也许下一次他不会再主动要求在集体面前表达了。有一次,我请一个男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而周围的孩子还没有安静下来,这时这个男孩很生气地回到座位并大声宣布:“如果你们不安静下来,我就不给你们讲故事。”可见,孩子多么希望有人认真倾听他说的话。教师应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在语言教育中应给幼儿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有时,教师可有意让幼儿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以此来了解幼儿的倾听,从而强调倾听要求;有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找找刚才说过的话中有哪些好听的词语,以及讨论别人说得怎么样,以此来加强幼儿的评析性倾听能力。长此以往,认真倾听会逐渐变成幼儿的一种良好的习惯。
      
    5.利用日常的专题语言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语言机会。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还可组织常规性的专题语言活动,选择一些从幼儿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的、能激发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的内容,让全体幼儿参与其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天气预报”、“周末趣闻、“报告新发现”、“小记者采访”、“学做广告和创编广告”、“故事大王比赛”、“午餐解说员”、“长篇故事续讲”、“续编故事”等都是幼儿喜爱的专题。这些活动中,幼儿的语言交流方式往往比较随意,环境比较自由和宽松。每个专题的开展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天一次或一周2-3次,可以持续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像“报告新发现”这样的专题活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幼儿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在变化,每天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有很多的新发现需要与人分享。
    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专题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的组织。例如,“天气预报”这一日常专题语言活动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布置一个“娃娃气象站”,准备三个气象娃娃,分别代表晴天、阴天和雨天,准备从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大口袋和一个纸盒做的“电视机”。幼儿先从电视上了解怎样做一名天气预报的主持人,该说什么和怎样说。然后每天早上轮流由几名幼儿在“电视机”面前当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并且选择相应的天气娃娃放进星期几的口袋。专题活动结束后,由幼儿讨论评出合格的主持人。评选要求:播报声音清楚响亮、自然大方、能说一段话而不是一句话。
      



      
      
            关键词:文学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18:38 , Processed in 0.04156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