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戏课程: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新视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07: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明确提出了游戏课程的理念,在阐述游戏和课程深层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游戏课程观的内在意蕴、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与实施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游戏;游戏课程
    自80年代以来,为打破课程模式单一、走出课堂教学沉闷、乏味的困境,全国相继开展了各种教育教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实验,在这种背景下,游戏的教学价值逐渐体现出来,人们纷纷把游戏作为实施课程的重要手段,在学前教育阶段更是如此。本文以教育整体为视野,考察了教育的实质、游戏的功能、课程的理念及其三者的一致性基础――幼儿的发展,提出了“游戏课程”的理念,希望能够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教育视野中的游戏、课程
    (一)教育、游戏、课程的一致性基础――幼儿的发展
    1.教育的实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私;《纲要》)通篇贯穿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的先进理念,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必然要担负艰巨而又重要的职责――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性质和任务的表述上,《纲要》首次运用了“终身教育”一词,并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在目标表述方面,多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语,突出了对幼儿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发展的重视,体现了对幼儿主体地位的重视。正如泛教育理论的观点所言:“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教育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的,教育的实质是发展。学前教育也不例外。
    2.游戏的功能。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其内在精神是自由性、开放性和体验性。将游戏置于教育视野中加以考察,也就在透视游戏现象时,引入了发展的维度。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功能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社会性、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游戏由此成为一种教育手段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当学习以游戏形式进行时,幼儿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教育者试图通过游戏这样一种为幼儿喜欢的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正是希望充分利用游戏的发展价值。
    3.课程的理念。学前教育课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在其根基性上,即学前教育课程是终身教育的根基课程,其不应仅仅是某种特定知识的载体,而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探索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不完全是预成的,再也不能把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当作“圣经”来读,更不能把它当作儿童学习的惟一渠道。课程应该是对话,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对话过程,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幼儿的发展。这一课程理念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改革。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从儿童出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的课程才是真正的课程、良好的课程。
    (二)游戏、课程与教育――手段和目的的协调一致
    将游戏与课程置于教育的视野中,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游戏和课程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幼儿发展时手段。教育的实质就是发展,所以针对儿童身心特点,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使儿童的学习更为积极有效,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然而这并不是说游戏只是为完成教育目的而服务。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具有双重价值。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为游戏而游戏,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游戏是发展儿童的手段,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依赖于这种目的和手段的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特的教育性,发挥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功能,那就要“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当游戏本身是儿童活动的内在目标时,它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课程实施中,普遍将游戏作为一种手段,无疑是教改的一大进步。但是,仅仅将游戏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仍然是有局限性的:其一,游戏只被当作实施课程的工具时,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就会丧失殆尽,这时游戏就会成为知识教学的“糖衣”和装饰;其二,游戏纵然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幼儿的身体、情感、社会性等,但不能保证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享乐”“感受”“体验”和“表达”。因为,这种作为教学手段的游戏往往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鉴于此,我们从本体意义上提出“游戏课程”的理念,把课程作为游戏,这主要是从游戏的内在精神来说的,因为客观地说,课程不可能完全采取实体化的游戏活动形式,但课程应该都能够具有游戏的内在精神。
    二、游戏课程观的内在意蕴
    (一)课程是生成的
    游戏与课程互为生长点。课程生成游戏和游戏生成课程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儿童教育工作者专门为年幼儿童建构的一种课程――“游戏中心课程”中的两种课程设计策略。
    游戏生成课程强调用自得其乐的活动丰富和补充“预设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生长点,新的课程便不断生发出来。而课程生成游戏强调用“预设课程”的内容丰富和充实游戏。在教育中引入积极游戏,并将“预设课程”作为积极游戏的生长点,用课程的内容来充实游戏。这不仅使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保证发展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而且学习者也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有利于增进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课程是对话的
    对话是一种自由地来回、融合而产生更新、创生的现象。对话致力于“在二元或两极之间建立一种‘边缘地带’,让二者平等的对话和作用,产生出某种既与二者有关、又与二者不同的全新的东西。”课程作为游戏,教师、儿童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就应进行对话。这里,儿童与教材之间不再是传统认识中那种生硬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教材作为“文本”,就只是一种语言,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和学生不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偏见得以克服,不断形成新的观点,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经验的增长。
    (三)课程是体验的
    从形式上看,游戏课程是假想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却是真实的。课程作为游戏,在游戏的境界里,教师与儿童都作为游戏者把自己的全体生命投入其中,无所谓主体,也无所谓客体,游戏者与游戏世界直接“遭遇”,其身心与游戏世界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由此他们获得的是一种真切的体验。儿童与教师都不是站在对象的旁边,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真正去体悟、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及现实意义
    (一)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是人的活动,课程价值体现着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密切。从人的整体价值来对待学前儿童,在教育上就必须:一要充分发展学前儿童在现阶段的价值,二要充分体现学前阶段对儿童将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即指学前教育课程要使学前儿童成为何种特征的人,以及怎样保证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成为理想的人。学前教育课程,是处于终身教育开端阶段的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学前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全面基础素质的非义务性课程。可见,学前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基础素质的适宜性发展。塑造完整人格,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实施全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等,在根本上其实是统一的,符合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学前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合理选择。游戏课程理所当然也应体现学前课程的这种一般价值取向,而且由于游戏课程强调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注重“乐趣”,所以其价值取向应更为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发展儿童在现阶段的价值。
    (二)游戏课程的现实意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游戏课程”,有其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实现人文关怀。传统课程主要重知识、技能,课程实施中儿童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掌握知识、认识外部世界,儿童仿佛是为知识而活着。游戏课程是从儿童本体存在的角度出发,突出了儿童不断感受着的现实生活的价值。因为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享乐”“获得满足”,也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各种快乐的体验,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分享快乐,获得满足。尤为重要的是,把课程看作游戏,凸现了体验的地位,而体验不是把世界当作对象来认识和把握,而是人与世界的彼此交融。可以说,课程作为游戏真正关注了儿童作为人的存在意义。
    第二,更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身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尤其是儿童在游戏课程中能够亲自参与、感受和体验,从而有助于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等素质的良好发展。总之,课程成为游戏,是对传统课程的超越,这里既有理智的探究,也有情感的陶冶、美的欣赏,蕴涵着对儿童人格整体的关怀,从而为全面提高儿童的素质提供了保证。
    四、游戏课程的实施
    (一)转变教材观念
    以往我们一直认为教材是知识和真理的载体,课程实施就是将这些知识、真理准确地传授给儿童。其中,教材处于中心地位,而人则处于边缘位置。由此,教师就成了传递知识的工具,儿童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课程绝不会是“对话过程”,也就失去了师生间交往、交流的可能,从而也就不可能具有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因此,必须首先转变教材观念,把教材看作师生相互作用的“平台”,教师和儿童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共同建构、分享知识及其意义,交流人生的经验。
    (二)将游戏作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游戏能力和游戏精神的培养应当成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首先,大多数游戏活动都需要学习,只有获得了这些游戏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才能从中获得更多乐趣,同时也能使自身潜能得到更大发挥。其次,有些不良的游戏活动常常在诱惑着人们,它们不仅会伤害到游戏者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损害个体发展和成长的潜力,给儿童以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而培养对不良游戏的抵抗能力,避免不良后果,也是教育者需要关注的。另外,理想的游戏必须具有发展性,它不仅能够缓解劳动者内心的焦虑不安,给活动者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必须使人不断地增强生活能力,使人不断地通过有意义的学习获得成长。
    围绕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所展开的各种游戏活动都应该纳入游戏课程思考的范围,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游戏与工作的关系,确定游戏在生活中的地位。这些内容能够增进教师和儿童对游戏重要性的认识;(2)对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做系统的介绍;(3)考察周围生活中的各类游戏资源,了解游戏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其使用方法;(4)指导儿童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若干种游戏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技巧;(5)介绍新近出现的游戏理念、游戏方式和游戏工具;(6)深入理解各类游戏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揭示游戏中潜在的不利发展的因素,以便让儿童对游戏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有清楚认识,能够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自觉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从而使游戏能更多地发挥正向功能,确保并充分体现游戏的发展性。


              关键词:游戏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16:12 , Processed in 0.03989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