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小班数学活动导入环节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23:4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导人环节是幼儿操作前的一个集体指导环节。教师要重在引导幼儿思考,不能有太多“教”的成分。可以说,把握好导入环节,是数学教学活动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一、数学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作用导入环节对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数学活动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小班幼儿的注意比较容易分散,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是教师通常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适当的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适当的导入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迅速进入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操作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2.帮助幼儿明确规则、养成习惯(1)明确规则幼儿的数学活动是一种有具体操作规则的思维活动。如何选择操作材料?按照什么方法和顺序进行操作?这些都需要教师向幼儿交代。平铺直叙式的操作规则介绍对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枯燥,他们也不容易记住。如果能在导入环节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规则,就有利于幼儿有序开展操作活动。(2)养成习惯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更加有序地开展数学活动。例如,有序的搬椅子习惯——正确地搬椅子,耐心地等待前一个幼儿搬椅子离开,在等待过程中不争前、不拥挤;又如,收放材料的习惯——每完成一个操作活动,就将操作材料收拾好,既方便后面操作的幼儿,又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每个活动中不断地予以强化,慢慢地帮助幼儿养成。教师可以在每次导入活动环节有针对性地向幼儿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在小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就是在“说”和“做”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的。导入环节的“说”可为幼儿提供一个集体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幼儿掌握操作规则,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1和许多”时,教师一边示范做送小海豚礼物的动作,一边说:“小海豚,我送你一个礼物。”在接下来的操作环节“送礼物”中,幼儿也模仿教师边做边说:“小海豚,我送你一个礼物。”这句话既可让幼儿对游戏更有兴趣,又可帮助幼儿理解“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二、数学教学活动的导入方法针对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1. 情境导入法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扇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为幼儿创设一个他们喜欢的、熟悉的游戏情境,可以使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投入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实物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水果商店”的游戏情境。在“参观”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游戏材料,还发现“小刺猬水果店”的水果摆放得很整齐,便于购买者看清水果的种类,而另一家水果店却不太容易让购买者看清楚。经过比较,大家发现“小刺猬水果店”用了分类的方法,而另一家没有用分类的方法。接着,教师请大家也用分类的方法来帮助另一家水果店重新摆放水果。有了前面游戏情境中的参观和比较经验,幼儿大多很快自主完成了操作任务。2. 设置悬念法在导入环节给幼儿设置一个悬念,能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刨根问底的愿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悬念应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设置恰当,才能起到激发幼儿兴趣,启迪幼儿思维,调动幼儿探索积极性的作用。例如,上述数学活动“1和许多”中有一个“给小海豚送礼物”的环节。当教师拿出一袋礼物时,大家都知道这是“许多”礼物,接着,教师提问:“小海豚想把礼物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到贝壳里给好朋友欣赏,你们想一想,每次从袋子里拿一个礼物出来,袋子里的礼物会变少吗?”幼儿有的说会变,有的说不会变。带着这种猜测,教师和幼儿一起一个一个地将礼物拿出来,幼儿目睹了袋子里礼物越来越少直至没有的过程,进一步明白了“1和许多”的关系。这种设问、猜测、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3.迁移经验法(1)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幼儿熟悉的内容和材料开展教学活动,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数学活动“物品配对”中,教师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开始就要求幼儿找出相同的袜子图片,而是围着围裙,端着小盆,请幼儿一起来帮“妈妈”晾袜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将相同的两只袜子找出来夹在一起晾晒比较好。接着,幼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两两配对晾晒袜子的操作活动中,既学会了对应匹配的方法,又学会了夹夹子的生活技能。(2)迁移幼儿的操作经验幼儿的经验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幼儿之前的一些操作经验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或形成新的数学知识或经验,并从中体现数学活动的连续性特点。例如引导幼儿学习“AB模式排列”。在第一次活动中,教师先出示范例请幼儿观察,再要求幼儿按照范例排序,初步感知AB模式的特点。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请幼儿回忆之前是怎么排列的,然后出示没有完成的范例,请幼儿根据之前的方法讨论排序规律,并完成后面的操作任务。因为有了第一次的观察和操作经验,幼儿的操作难度降低了许多。随着对AB模式的进一步理解,教师继续迁移幼儿已有的操作经验,引导幼儿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AB模式。三、数学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实施要点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只有适当的导入活动才能促进数学活动有效开展,反之可能会影响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导入环节需要把握以下要点:1.       把握好时间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才是幼儿探索数学规律、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方式,所以导入环节不宜过长,小班一般以5~7分钟为宜,过长的导入环节会使幼儿注意分散、兴趣降低,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会缩短幼儿的操作时间,不利于幼儿充分探索和思考。2. 把握好内容教师只有明确导入环节的目的,才能更好地通过导入活动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活动内容,围绕重点设计导入活动;其次,教师只需直接运用简单直观的方式或引导幼儿运用自我发现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操作规则,切忌将导入活动设计得过于花哨,模糊了数学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3. 把握好重点有些数学活动的操作规则较多,如果一一讲解,会让幼儿无所适从,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重点解决一个希望解决的操作规则问题。只有这样,幼儿才容易把握操作重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操作任务。编辑:cicy          关键词:小班数学活动导入环节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0 04:46 , Processed in 0.043384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