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爱生命正视死亡――浅议幼儿园的死亡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00:4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些年随着儿童自杀和暴力等漠视生命的行为增多,全球尤其是华人教育圈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现状的严重性。在台湾、香港等地,以生死教育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蓬勃兴起。
    生命教育的内涵极为宽广,它牵涉到伦理教育、宗教教育、死亡教育等范畴。在幼儿阶段,生命教育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及生死教育。其中生死教育是一核心内容,即“我从哪里来”和“我到哪里去”的问题。生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难以获得标准答案的哲学问题,是非常个性化的一个问题。生死教育中的死亡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然而回避其实只能压抑人们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使各种体验和感受难以寻找到疏通的途径。幼儿究竟如何看待死亡的概念?作为生命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死亡教育又该如何进行?
    一、幼儿如何看待死亡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两个人生的根本大问题,在生命之初就被宛如哲学家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敏锐感受到了。他们体验过产出时的压迫的苦痛,体验过由疾病带来的呼吸困难,体验过由分离和死亡带来的恐惧;他们耳闻或目睹了宠物和亲人的死亡;他们听过童话故事中的各种生老病死……这些直接或间接经验都作为早期的身体感受深深地沉入到无意识之中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并且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死亡概念。总的说来,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受到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
    (1)儿童的智力:智力越高,死亡概念越早发展成熟。
    (2)儿童的情绪:高涨的焦虑情绪会阻碍死亡概念的发展。
    (3)社会文化:所处的环境如学校、媒体、社区、宗教团体等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死亡概念的发展。
    (4)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死亡教育的自由或禁忌会直接影响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5)儿童的经验:儿童有无疾病,有无宠物或亲人死亡的经验,将影响其对死亡的认知。Bond―Langner指出,患有重症的儿童对死亡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但对于六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对“分离”的焦虑。当儿童在生活中有接触死亡的经验时,如宠物的死亡、亲人的死亡、参加丧礼的经验等,他们的死亡概念也会较为成熟。
    很多心理学家曾对儿童的死亡概念的发展做过细致的阶段性划分,赵可式综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的死亡概念发展在0~6岁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
    (1)分离的阶段:约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所以在此阶段亲密及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是最重要的。
    (2)结构性阶段:约3~6岁,即学龄前期,儿童认为死亡就是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理解“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也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时期的小孩会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可能会导致某人死亡。若姊妹吵架,姐姐患病死亡后,妹妹会认为是自己害的。这个年龄的儿童需要持续性身体接触、重复的保证及温和的教导,直至形成成熟的死亡观。
    由此可见,学前儿童自身对死亡是有直接或间接体验的,甚至是有自己的死亡概念的,回避死亡教育,更多反映了我们成人对此问题的消极态度。
    二、幼儿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
    在生死教育中,死亡问题既是科学问题,更是个哲学问题。探讨死亡话题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尊重、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所以和孩子谈论死亡话题时,教师既要适时地给幼儿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的导引,更要给幼儿面对终极问题时产生的焦虑情绪以安抚。教师需要一种真诚的共同面对问题的态度,以一种共同体验的、感染的、人格的途径进行教育,即进行围绕哲学问题的哲学教育。
    把死亡问题作为孩子的哲学问题来处理,应用哲学的方法来面对和解决问题,那就是最传统的哲学对话。在对话中慢慢理清孩子面对死亡现象时真正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随后自然地引入和采用相关的教育方法,如深入浅出的知识介绍、艺术的情感调动、生活化的操作体验等。整个教育过程大致有下面几个程序:
    第一,理清问题,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儿童面对死亡问题时表现出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惊讶、焦虑和恐惧,使他们能在情绪上得以暂时缓解。情绪的认同感常常是交流的第一步。孩子提出生死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内容和心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所呈现的问题和对策自然也不一样,比如下面几个案例展现的孩子心理就完全不同:
    案例一:角色游戏时间,小强与小兵在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突见小强倒下,眼睛闭上,我问小强:“你怎么了?”小强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又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一场枪战可说是笑声不断!。
    案例一中,在玩着战争游戏的男孩心目中,“死亡”是这个游戏的一个必要环节,当然就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破坏游戏的兴致了。
    案例二:4岁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问题就不断地涌出来。“麻雀在干什么?”“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老师会死吗?”“我会死吗?”他不知道这对于教师来说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
    这里,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他展现的是单纯的对生命现象的好奇,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热情。那么,这时候配以生动有趣的生命科学探索活动,满足他的求知的欲望,也许是最适当的。
    当然,大多数时候死亡现象都会带给孩子一种对长久分离的焦虑和恐惧,需要教师给予情绪上的安抚和认知上的澄清。
    案例三: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耍。有一天,爸爸心脏病突发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说都无效,最后只好求助于教师和心理医生。
    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展现的更多是一种自责的心理。这时候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很亲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安全的环境下,紧紧陪伴着,让他知道自己仍是被爱的,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以降低孤独感。也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爸爸死亡,没有人能预防死亡。鼓励孩子用语言及肢体表达内心感受,可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等。
    第二,直面问题,态度真诚。这需要成人自己先抛开对死亡问题含糊其辞不敢直面的胆怯心理,不能再认为死亡这些终极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和世俗追求无关而回避它,而要郑重地重新面对这些自己幼年时期也提过的哲学大问题。最能体现教师对交流的真诚态度莫过于关注幼儿正在关注的问题。在直面问题时,教育者需要储备充分的科学知识应对他的好奇;也需做思索态度的准备,重新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体验和思考这些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
    案例四:外公去世了,那年他才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想起外公,深深怀念,这时他已经六岁了。妈妈于是坐下来,听着孩子对外公的回忆。渐渐地,她由惊讶、惊喜转而和孩子同样想念外公。他们想念外公的胡子,想念外公的眼睛,更想念外公怀抱的味道。(夏洛特・佐罗托著,《想念外公》故事概要)
    这里,妈妈非常清楚孩子的悲伤情绪,并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自己也重新面对亲人死亡这个已经过去了的事实,重新体验这种悲伤的情绪。无疑,她和孩子在情感上站在了同一平台,这是最真诚的亲子态度。
    第三,建筑平台,平等交流。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是有阶段的,在出生、成长、壮年、老年、死亡等生命阶段中,教师和幼儿明显地处于不同的阶段。就算你在人生路上已经是匹“老马”,也不能否认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生命问题的体验和思考。要知道,个体的生命体验永远是个别化的,一个幼年健康的母亲永远无法得到身体孱弱的孩子的生命体验,你们最好的关系是像“忘年交”一般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作为“识途老马”,你所能给予的就是你自己曾有过的体验和思考,而不是直接以“教化者”的身份将你的人生教训和科学知识灌输给他,不能勉强他走你规划的人生之路,或者接受你对生命的认识及诸多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世俗知识。
    在交流时,因为语言的障碍,你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适当的平台,和孩子形成平等地位的交流。尽量通过谈话了解孩子对死亡问题的现有认识以及他生活的具体情境,从而寻找一种恰当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比如在案例三中,在告诉小男孩父亲死亡的真相时,说话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强化细节,使用适合该年龄的语言及概念,年龄愈小,解释要愈简单。简洁通俗的科学介绍可以解惑,相反不恰当的类比和撒谎通常会引起孩子新的惶惑。所以最好不要跟小小孩比喻爸爸只是睡着了或出去旅行,这会让孩子害怕睡觉,担心自己永远也醒不来,或当家人出远门时,担心他们再也不回来了。
    与儿童交流死亡话题,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的参与,要结合情境寻找一些最适宜的方法。这里有一些常见的学校死亡教育的有效方法:
    (1)课室教学或神奇的圆圈讨论:通过正面的科学死亡教学帮助孩子了解真正的死亡,并以正面坦然及接受的态度面对死亡。神奇的圆圈讨论可以让儿童和他人分享情绪,儿童如果发现别人也对死亡有相同情绪便会感到慰藉。
    (2)文学:在孩子面对死亡冲击时,童书是让孩子认识真实的桥梁,它可提供机会让小孩表达哀伤与恐惧,并提供替代性经验。对年幼的小孩,教师可以大声朗读一些有关死亡但没有恐惧感的童话故事。
    (3)倾诉与写作:以故事、写信、自传或日记书写的语言来表达悲伤、生病、死亡等情绪,可使其内在情绪通过倾诉和写作的表达而获得处理。
    (4)游戏治疗:儿童可通过象征性游戏来表达他们觉得痛苦或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死亡情绪,教师可在游戏中了解儿童未表达的情绪。
    (5)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主题可由教师和幼儿一同来创造,允许幼儿表达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此经验可提供儿童应付死亡事件的情境。
    (6)艺术治疗:通过艺术(如黏土、绘画)、唱片或录音带帮助孩子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情绪。
    (7)举行座谈会:教师可为失去亲人的孩子举办座谈会,让他们讨论或安排一些活动(如找一块空地让孩子跺脚、呐喊等),助其表达、疏解情绪。这样不仅可以提供给幼儿心灵上的支持,降低其发脾气或沮丧的概率,也可以让孩子重新获得自信。
    (8)在活动中谈生死:让孩子投入大自然,体悟四季转换、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另外,讲家族故事和饲养宠物都是死亡教育活动的好途径。
    生命教育者在交流时注重传达一种贯穿始终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信念,而不是什么具体的教条。这种交流的过程,更多是一种教师人格影响的过程,孩子从教师共同参与的对死亡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领会了科学精神,体验了对生命的感动,感染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者们说的“生命教育是体验与思考并重、生命感动生命的互动性的教育过程”。
    (古秀蓉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关键词:死亡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06:18 , Processed in 0.045228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