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复杂性思维看幼儿园课程的渗透与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00:3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思维方式的变迁――从简单性思维到复杂性思维
    近代科学认为,宇宙及其万物,无论是物理、生物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可以简化为类似钟表的机械运作,各个组成零件均以精确可测的线性因果律相互作用。如果我们能完全解析个别零件及其作用的话,就能依此重建世界万物,这就是简单性思维。
    后来,当科学研究进入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人脑系统等复杂系统时,简单性思维方式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对有机生命界及人类社会活动来说,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复杂过程和复杂程度,是根本不能用简单性思维和简单方法来进行描述和处理的。法国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拉什说过:“复杂性是一个基本问题,因为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用复杂性思维考察世界及其运动变化的方式所得出的结论才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图景。
    自然科学领域的简单性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普遍而深刻的,几乎波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系统也深受简单思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被划分成彼此独立的多个学科,知识在学科之间被分离、肢解,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被割裂。例如,在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50~80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主要模仿日本和苏联,采用科目型课程,分类很细,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手技、唱歌、日语、游戏等。这种分科课程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幼儿学到的是一些分块的零散的知识,而不会用某种原则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以指导自己的生活。进入21世纪,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取代了以前的分科课程。五大课程的整合程度大于分科课程,但五大领域仍然可自成体系。因此《纲要》特别强调“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要求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严格按照五大领域实施课程,而要思考幼儿园领域课程的渗透与融合问题。
    但在实践中,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效渗透与融合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技术和策略。
    本文认为复杂性思维为我们探讨领域课程的渗透与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复杂性思维对领域课程渗透与融合的启示
    复杂性思维就是一种以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和非线性思维为其主要特征来考察事物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它是相对于简单性思维而言的。本文借鉴复杂性思维的两个特征――整体思维和关系思维来思考领域课程的渗透与融合。
    1、整体思维――整体存在于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中
    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分科课程模式,它的价值之一在于各科目的纵向联系非常紧密,系统性很强,但是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是薄弱的。这种分科课程模式的认识论基础是还原论,也是简单思维的一个主要观点,即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部分的集合,事物的性质和本质寓于部分之中,只要把事物的部分性质和运动规律弄清楚了,就可以对事物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从整体思维的基本观点来看,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整体也存在于部分之中:不认识部分就不能理解整体,不认识整体也不能理解部分。这种整体思维方式为我们研究课程领域的渗透与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基础。
    (1)幼儿园课程这一整体存在于各领域之中,不认识部分就不可能认识整体。在大谈幼儿园课程“整合”“渗透”的今天,我们要认识到:没有对幼儿园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深刻认识,就没有真正的渗透和整合,抛弃各领域来谈课程的渗透与融合是空洞的、无实质意义的。所以,幼教实践工作者要正确把握整合的观念,厘清领域与整合之间的深层关系,在熟知并掌握各领域基本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各领域整合的突破口,切不可在“整合”“渗透”的呼声中,全盘否定领域的价值。
    (2)我们需要在认识整体的基础上认识部分。如何认识幼儿园课程的整体特性呢?在复杂性视域中,整体与部分是相对的,某一整体必然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而部分同样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幼儿园课程的上位“整体”――课程的角度来认识幼儿园课程这一部分,即把幼儿园课程作为课程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研究。
    所以,无论是幼教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的教师,可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从思考“课程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衍生出对“幼儿园课程是什么”的思考,寻找更为宏观的、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整合的策略和方法。
    2、关系思维――个体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存在
    简单性思维对事物的考察总是从某一实体本身出发,孤立或脱离于它的环境和背景。事实上,演化的单元并不是孤立的实体,恰恰是由实体与其周围的环境要素所组成的一种组织模式。个体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定义、被描述和认识,这就是复杂性思维的又一视角――关系思维。
    关系思维有两层视角:其一,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二,系统是多层次的,所以某一系统必然与其他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系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领域之间的联系及其渗透与融合。
    (1)五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陈鹤琴先生把幼儿园课程中健康、语文、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称为“五指活动”,并把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活动比喻为人的五个手指,同生于一掌,血脉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比喻是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试想,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指”(如食指)断开,或者我们把其他四指断开只留食指,脱离了“手”这个环境与背景,这个“食指”还存在吗?我们还能对这个原本是“食指”的东西进行定义吗?我们还能描述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吗?我们还能判定它是“食指”吗7五大领域之间是具有血肉联系的,它们均通于手掌,表面上看五指之间相互独立,其实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更深处。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五指血脉融合之处――手掌来思考五大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手掌是什么呢?五指相通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对于幼儿而言,这个源头就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生活――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属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图景。对于课程本身而言,这个源头就是各领域共有的或相通的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课程的整合可以从教育目标的整合入手,也可以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整合和渗透。
    (2)五大领域与其他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幼儿园课程这个系统是幼儿园教育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而幼儿园教育系统又是教育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幼儿园课程除了应该注重各领域间的渗透与融合之外,还应该注意与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因为幼儿生活的真实世界并不只是幼儿园这个机构,还有其他的机构与组织。
    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应该来自于整体的大环境,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也应该来源于此。生活本身是一个不可被人为分割的整体,所谓的不同的领域都是人为划分的,那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部分以便更好地认识整体。所以,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能够再现生活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整体性,能够有助于整合那些以知识的逻辑严格划分的各领域的内容。
    在以还原论、经验论为基础的经典科学正逐渐被以系统论、整体论为基础的大科学所代替的社会与科学背景下,我们也应该主动迎接复杂性思维提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挑战,为幼儿园领域课程的渗透与融合寻找新的方法与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虞永平.用渗透的思维建设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2005年第1期.
    3.魏仁兴、杨长福.复杂性思维解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陆丽华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关键词:复杂性思维看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06:15 , Processed in 0.041252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