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样化的科学区指导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00:5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样化的科学区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挥,但这种发挥应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前提。笔者在尊重和支持幼儿游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幼儿或在不同情景下采用多样化的指导策略,通过观察和收集有价值的案例,探索多样化的科学区指导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天平平衡了
    今天,学轩小朋友正在科学区探索天平。只见他先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分别放上法码(左5 G,右1 O G),这时天平往右边倾。接下来他不断地往左右两边的托盘上添放法码,可天平总是不平衡。他奇怪地问我:“老师,怎么会这样呢?真是气死人了。”没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边的托盘一压,这时天平的指针左右摇摆,最后指向中间。他高兴地欢呼着:“太好了,平衡了。”“你真棒!但是如果不用手压,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让它平衡吗?”“可以加法码,可是我已经加了,不会平衡。”“想想看,怎样才能让它平衡呢?”“两边托盘上的东西要一样重。”他脱口而出。“你说得真棒,那看看你两边加的法码重量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他忙检查并答道:“这边(左)一个1 O G法码、一个5 G法码,另一边(右)只有一个1 O G法码。”“那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我紧接着问道。“哦,我知道了。”说完他从左边的天平上取出5 G法码,这时天平平衡了。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成功了。”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每次都能让天平平衡……
    策略:“投石问路”
    从案例看,该幼儿懂得天平平衡的原理(即两边重量要一样)。其原因有三:一、刚开始他来回往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加法码,就是为了使天平平衡;二、加法码失败后,他干脆用手来压,他不是随便压一下,而是压到天平平衡为止;三、当我问他“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时,他答道:“两边托盘上的东西要一样重。”从这三点可以说明他是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的,只是没看清楚或不会识别砝码重量导致天平不平衡。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探索成功了。
    本次指导我始终采用的是“投石问路”的启发性指导策略。当他用手压天平托盘时,我先肯定他的做法,并启发他说:“除了用手压,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吗?”当他回答说:“可以放法码,可是我试过了,不行。”我意识到他虽懂得天平平衡的原理,但没看清楚或不会识别法码的重量。于是我只是提醒他看看天平两边法码的重量是否一样,以引起他的关注,让他自己解决问题。后来他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启示:当幼儿疑问重重时,老师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可采用“投石问路”的指导策略,不断提问。以提问的方式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幼儿观察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成功完成此项活动,并为自己的新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
    案例:蜡烛熄灭
    今天祥霖和一红小朋友正在做蜡烛熄灭的实验。只见祥霖从筐里取出一根蜡烛,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上。这时他对旁边的一红小朋友说:“可以盖了”。一红听了便拿来一个杯,盖在蜡烛的上面,这时蜡烛熄灭了。“哦!成功了!”他俩高兴地叫起来。一红问祥霖:“你知道蜡烛为什么会灭吗?”祥霖理直气壮地说:“当然知道,你把杯子盖在蜡烛上面,杯底就把火压灭掉。”“不对,是因为盖住后里面没空气,火才灭的。”“我不信”。“就是”,“不是”……他俩吵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一红小朋友出主意了,“要不我们用这个大杯子来盖蜡烛,杯底离蜡烛远,看看能不能再把火盖灭了就知道谁是对的。”“好吧!”达成共识后,两人又再次实验了,结果蜡烛还是灭了。祥霖这时才心服口服地说:“你是对的。”
    策略:保持沉默
    该案例中的两个小朋友虽都能正确地进行实验,但对蜡烛熄灭的原因他俩一个明白、另一个不明白。接着他俩便为“蜡烛熄灭的原因”而争执起来。此时我没作任何的介入,而是采取保持沉默的策略。最后他俩通过再次实验(即拿大杯子来盖住点燃的蜡烛)来验证谁的答案是正确的。
    启示:幼儿间这种互动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性质,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如果老师过早介入,直接教幼儿正确操作并取得实验的结果,就使人不得不怀疑这个结果有教师的权威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幼儿的探索中,教师有时保持沉默也是必要的。这就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沉默是金。”
    案例:平衡器
    今天辛佳小朋友来到科学区。只见她抓一把花片从平衡器圆盘左上方高高地撒下来,结果花片有的掉在地上,有的虽落在圆盘上,可一会儿又从圆盘上滑下来。接着她又用同样的方法试了几次都不能成功。过了几分钟,她自语道:“对啦!我用手拿着。”说完用左手握住圆盘,右手连续抓了三把花片放在圆盘上。可当她再次放开双手时,花片又全部摔下来了。“气死了。真没劲。”说完她拾起地上的花片准备离开。我忙拉住她,并拿来一个翘翘板对她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呢?”她随口而出,“两边的重量要一样”。“真聪明,你可以再去试试看,用同样的方法能否让圆盘保持平衡。”这回她又再次探索着:左手握住圆盘,右手很小心地在圆盘的四周分别放上花片。当他松开手时,圆盘平衡了。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成功了!”接着他又不断地加花片,不断地
    策略:提供“台阶”
    从案例看,该幼儿前几次操作失败的原因是不懂得平衡的原理,即要在圆盘重心的四周放上同等重量的花片后,圆盘才能保持平衡。在几次遇到挫折后他选择了离开。这时我及时介入,并通过玩翘翘板启发她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呢?”使她将翘翘板平衡的经验迁移到平衡器上。此时我的指导策略是为她提供一个“台阶”,使她尝试用旧经验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
    启示:当幼儿在探索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通过提供类似相关经验,使幼儿产生认知矛盾,为幼儿提供一个“台阶”,使她尝试用旧经验解决问题(即迁移旧的经验)。
    案例:“球和斜坡”
    今天宏伟小朋友来到科学区探索“球和斜坡”的实验。他用积木和球在斜坡上做滚动的实验。见我在旁边,  笑容满面地告诉我:“老师,我看到球滚得很快,积木不能滚,是滑下来的,像滑冰一样。”“你真棒,看得真仔细。”我忙鼓励他。接着他又这样反复玩了好几次。为引导他进一步探索,我从旁边拿来一个大的球对他说:“你猜猜看,如果这个大球跟乒乓球比赛,谁会滚得较快呢?”他摸摸后脑勺说:“好象是大球吧!”过了一会儿又改口:“不不,应该是小球吧!”“到底是谁滚得比较快呢?你试试看吧。”这时他将大小球先后放在斜坡上做实验,反复做了两次实验后他还是得不到结论,再次摸摸后脑勺说:“好象是一样快又好象不是”。看他有点矛盾,我忙献策:你再想想看,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大球和小球滚的速度呢?他沉思了一会儿,高兴地回答:“哦,我知道了。”这时他将两个球同时放在斜坡上让它们同时滚。“大球滚得较快!”他高兴地回答并在纸上记录着。为了再次激发他进一步探索,我又再次提醒,“看看这些球的重量和这些斜坡的高度有什么不同?你还能想出别的玩法吗?”他又再次投入实验……最后我看到他在记录纸上记录着重的球和斜坡高度大的球滚得较快,轻的球和斜坡高度小的球滚较慢。
    策略:步步推进
    从案例看,该幼儿乐意探索“球和斜坡”的实验,探索积极性也很高。第一次他独自探索“球和积木”在斜坡上滚动的实验,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促使他进一步探索,我采用“步步推进”的指导策略,通过三次献策,使他对“球和斜坡”的实验获得更深的认识。第一次献策:大小不同的球在同一斜坡上滚动速度的快慢,刚开始他是将大小球先后在斜坡上滚,结果看不出速度的快慢,因为是分开滚,幼儿不能较直观地看出球滚的快慢。当他有点泄气时,我忙指导:“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大球和小球滚的速度呢?”在我的鞭策下,他终于想出应将两个球同时放在一定高度的斜坡上,并探索出实验结果。接着我又两次献策,分别是:一样大小而重量不同的球和同样的球在不同高度的斜坡上滚动的速度。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该幼儿都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说明老师所采用的指导策略还是较适中的,能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启示:步步推进也是科学区中有效的指导策略之一。它能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层层深入,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是值得借鉴的。
    以上是我最近在科学区探索出的几种指导策略。我想,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情景下所采用的指导策略应是不同的。各种指导策略没有最好的,只有选择最适合当时需要的。

              关键词:科学区指导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6:48 , Processed in 0.04025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