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游戏精神贯在幼儿文学阅读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0: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想象、情感、性格等都有不同于大龄儿童的特点。故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心态也不同于大龄儿童。幼儿常以单纯、稚嫩、充满好奇的态度去看待周遭的世界。他们幼小的心灵不能负荷过多的负面情绪,例如阴霾、悲恸、孤独、暴力等等。接受这些负面情绪过早或过多可能会扭曲他们的性格,不易于其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所以幼儿文学往往会迎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创作作品时尽量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而这也正是幼儿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快乐原则。 幼儿文学的快乐原则提倡在作品中表现游戏精神和幽默意识。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故而,幼儿文学也要具有游戏的意味才易于被幼儿接受,才不至于成为道德规范的教条训诫。游戏精神是一种极富动感的“玩”的精神,它建立在儿童游戏生活之上,与儿童的游戏心态相共鸣。文学作品体现游戏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童性,使儿童在文学欣赏中得到与生活中游戏一样的愉悦,并于愉悦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在阅读幼儿文学作品时,幼儿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官来获取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各种听觉、视觉信息。这其中,视觉信息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看来阅读,而听觉信息则源于他人的朗读。而在幼儿所获得的听觉信息中,由教师朗读文学作品、幼儿聆听所获得听觉信息,是众多获取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因为幼儿常常无法独立阅读幼儿文学作品,而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他人,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直接阅读者、筛选者和作品意图的传递者,他们对作品的选择、领悟程度,乃至表达出来的情绪等,都将对幼儿理解作品造成直接的影响。尽管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磁带、光盘等途径,幼儿也可以获得各种文学作品的听觉信息,但教师是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和感受到的人,他们的声音表达、表情动作以及情绪情感的表现都远比这些途径更具吸引力,更加真实和生动,也更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纳。幼儿可以在聆听教师朗读的过程中与教师积极互动,产生情感共鸣,而这种及时交流所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是广播、电视等其他途径难以取代的。 幼儿文学主要是快乐的文学,是一种带有游戏意味、可以使幼儿形成积极情绪的艺术形式。故而,作为朗读者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这样一种快乐的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自我快乐的情绪感染幼儿,并引导幼儿从文学作品中领略积极的生活态度,感受幽默的韵味。 快乐精神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成为一个会“玩”的人。幼儿教师虽然是成年人,但他们应该比其他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更完好地保持着一颗童真之心。保持一颗童真之心不是要像幼儿那样单纯、不谙世事,而是要始终保持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而这就是一种“玩”的精神。“玩”往往是不设置最终目的的,也不以追求某种外在目的为目标。“玩”是一种过程的享受。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并在不经意间和谐健康地发展其各方面能力。教师在陪同、引导幼儿“玩”的过程中,增进了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拉近了师幼间的心理年龄差距,激发了教师自身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望,也培养了教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乐观的情绪。试想,一位没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师如何能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文学作品中那个奇异、梦幻的世界?一位无心观察周围环境、感受自然的教师如何能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书上的细节,从画面上体会更丰富的内容?一位古板缺乏幽默感的教师又如何能帮助幼儿编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趣故事? 在此我们以《子儿,吐吐》图画书为例,探讨幼儿教师如何将幼儿文学的快乐精神传达给幼儿。《子儿,吐吐》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讲一只叫胖脸儿的小猪一次误食木瓜子后,由害怕头上长出一棵树到期待长出一棵树,到最后发现子子没有长出树却出现在便便里的故事。故事内容本身很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很多孩子都曾经因为误食西瓜子儿而害怕瓜子在肚子里生根发芽。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教师用平淡的语气指着图画读给幼儿听,就大大损失了其趣味性。如果教师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其他小猪见到胖脸儿误食瓜子时惊讶而惶恐的表情,并用各种音调模拟出小猪们七嘴八舌的声音,故事将立刻变得生动、立体。另外,胖脸儿的心理变化也极具戏剧性,教师的面部表情应尽可能的丰富,将小猪由悲到喜、由期望到失望再到轻松的一笑置之的过程夸张地表现出来,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当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将胖脸儿的心理活动过程再现时,幼儿也将随之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理体验。听完本故事,解除了很多孩子心中关于“肚中长树”的隐忧,也让他们从故事中体会到主人公胖脸儿积极乐观面对困境的精神。当然,教师没必要向幼儿生硬地提问“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伴随教师的朗读,幼儿已经随胖脸儿一起经历了一次积极的情绪变化和心理体验。诚然,幼儿文学也许并不完全都是快乐的文学,但它却需要具有快乐精神的教师朗读给孩子们听,幼儿不是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不是经不起任何负面情绪影响的弱者。但当他们感受到悲伤、阴暗、恐惧时,他们需要一位快乐的教师,引导他们积极调试自己的心情,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因此,应当让游戏精神贯穿在幼儿文学阅读中,幼儿文学作品应该由快乐的教师朗读给幼儿听! 编辑:cicy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文学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7-1 08:00 , Processed in 0.039986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