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13: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存在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大家特别关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而极少对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进行研究。其实,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活动是他们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身体的发展、基本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是幼儿期极为重要的目标,幼儿园必须重视日常生活,通过师幼互动让幼儿学会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我们随机抽取上海市不同区县41所不同等级幼儿园(早教中心)的82名教师为对象,以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幼互动”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到幼儿园生活教育之中,在实践中被教师普遍采用。但是调查结果也提醒我们,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问题一:在师幼互动行为主体上,教师是指导者、管理者,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幼儿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1.表现
    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要求幼儿“把脱下的衣服折叠好”“把掉在外面的饭粒捡起来”“洗手时不要把袖子弄湿”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生活活动中,教师作为施动者的师幼互动占67%,而幼儿发起的互动只占33%,教师在师幼互动中明显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幼儿发起的互动,也大多是为了寻求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引起关注、寻求帮助、请求、告状等内容最多见,而发表见解之类的自主自信的表现则较少见。
    2.原因分析
    首先,在幼儿园活动中,原有的保教分离、重教轻保的价值取向以及传统的保教模式仍在影响着教师,一些教师仍认为生活活动就是管幼儿吃喝拉撒、穿脱衣服等事务性工作,自己和幼儿之间就是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故习惯以指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自居,忽视了幼儿作为主体的多样性的反应与需求,导致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熟视无睹。教师的这种低敏感性降低了幼儿发起互动及深人开展互动的可能性,影响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其次,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教师作为管理者制定了许多规则,依据这些规则,教师享有发起互动的主动权,所以教师发指令就成了生活活动中常见的师幼互动模式之一。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生活规则(如“吃饭、喝水时同伴之间不要说话”)以及对全班幼儿共同完成生活任务的关注,往往超过对幼儿个体需要、动作表情、体验感受的关注;对幼儿生活的照顾多于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活动中教师真正留给幼儿主动学习、发起互动的机会很少,因而形成了幼儿发起的互动少的现状。
    3.建议
    让幼儿积极参与,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学习、发展,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活教育价值,是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应追求的目标,也是判断师幼互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起幼儿既是保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的观念,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幼儿的主体需要,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教师不要高高在上,置身于幼儿生活之外指指点点。而要走进幼儿的生活,倾听幼儿的语言,观察幼儿的交往状况,发现幼儿的神情变化,遇事(包括建立规则)与幼儿商量,发生问题时引导幼儿想办法,发现新的生活智慧时让幼儿分享,让幼儿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中主动发起师幼互动。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幼儿的互动行为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并作出积极回应。互动是双向的,幼儿发起互动时总会有得到教师回应的心理期待。幼儿发起互动的目的有多种,有的是寻求帮助和指导,有的是询问与发表意见,有的是告状与寻求抚慰,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积极回应。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进一步发起互动的欲望。如果幼儿的期盼一次次落空,幼儿发起的互动就会一次次减少,直到消失。所以,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言谈举止,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幼儿发起的互动,针对实际情况给予鼓励、解释等,使幼儿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受赏识的,这种自尊需求的满足会给幼儿发起互动带来内在的动力。
    问题二:在师幼互动行为方式上,教师以发指令、动手帮助为主,幼儿则以执行指令、接受帮助为主
    1.表现
    调查发现,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常用发指令、提醒、询问去督促幼儿完成各项生活任务,师幼互动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教师照顾生活、约束纪律。其中个别照顾、提醒、帮助成为生活活动中主要的互动行为方式。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成了单向的教师对幼儿的作用。
    2.原因分析
    首先,教师虽已在思想上明确自己在生活活动中的角色应该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尊重、接纳、鼓励幼儿,但教师缺乏具体有效的互动策略和方法,理念与保教行为明显脱节。他们在生活活动中不善于取舍有关信息,不善于捕捉有价值的内容与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因此无法使自己的指令、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和自觉行为。
    其次,在生活活动中,教师既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照顾好幼儿生活,又不能抑制幼儿的主体性发挥;既要关注个体,又要灵活利用集体资源提高全体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这时,教师自然又会采用发指令、提醒、包办等方式,因为教师对采用这种单向作用的行为方式得心应手。
    再次,重教轻保的意识还在影响着教师。教师重视集体教学活动的的备课试教,忽略生活活动的思考和设计;重视集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忽视生活活动的创新。
    3.建议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权利从成人和同伴那里获得帮助,但帮助的目的应是让幼儿体验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的情感,增强主体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改变生活活动中指令式、包办式的互动行为方式,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展现生活能力,树立“我能行”的自信。
    首先,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力求方便幼儿生活,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难度,支持幼儿主动活动,消除幼儿的依赖心理。大班幼儿对图形、数字、文字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借此让幼儿自己理解生活规则,自主表达对生活的认知,让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主动参与探究、交流、讨论,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增加对生活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从幼儿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幼儿的个性发展信息,挖掘不同的生活教育资源,在师幼互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地练习生活技能,分享生活中的智慧与乐趣。尤其是当幼儿在生活中出现困难、矛盾时,教师不必急于发出指令或动手替幼儿解决,而是要把握时机引发幼儿共同关注。教师可以捕捉有价值的内容,有意展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通过集体、小组、个别的多向互动(多向互动是相对师幼互动而言的),让幼儿学习建立有关生活规则,掌握有关生活知识技能,讨论解决有关生活问题。
    再次,教师要采用灵活的师幼互动方式增强互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多为集体活动,教师要改变统一要求、统一规定的做法,采取灵活的互动方式,既与群体互动,又与个体互动,既开展预设性的师幼互动,又根据有关生成内容及时发起互动或回应幼儿,增强师幼互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问题三:在师幼互动的情感特征上,教师注重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师幼间情感性交流明显缺乏
    1.表现
    在调查中我们曾对生活活动中的教师行为与非生活活动中的教师行为作了对比,发现前者的正向情感特征显著低于后者,而前者的中性情感特征又显著高于后者。这说明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教师在生活活动中自然平和,表现出无倾向性的情感特征,往往采用语言提示、肢体动作来回应幼儿。
    2.原因分析
    首先,教师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价值的认识还不到位。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幼儿对生活充满幸福感。但是,大多数教师对此的理解和实践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之中,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还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
    其次,教师长期承担重复、琐碎的生活活动指导工作,逐步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致使对保教合一的敏感性日益降低,常常采用语言提示、动手帮助等最直接的方式,从而出现了积极有效的情感性交流明显缺乏的情况。
    3.建议
    幼儿是生活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丰富的生活中获得愉悦、自信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首先,教师要创新生活活动的内容。例如,上海南东幼儿园定期开展幼儿自助餐点活动,每周一次新颖的餐点都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幼儿对此特别期待。来到餐厅,看见七彩饭、咖喱饭、小白兔豆沙包、小剌猬肉包等,幼儿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教师引导幼儿自己选择食物,自由选择座位、同伴。在师幼互动中,幼儿体验到教师的关爱,体验到交流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其次,教师要利用媒介丰富师幼互动内容。例如,上海浦东童谣幼儿园乔老师将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内容引入幼儿的餐前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午餐时间到了,餐厅里传来了保育员分碗筷的声音。“老师,什么味道这么香啊?”有个男孩兴奋地问道。“好像是海的味道……”乔老师笑着用轻柔的声音回答。“是鱼。”男孩马上肯定地说。“好像还有山的味道,你们闻到了吗?”乔老师又问。男孩和其他小朋友一齐回答:“闻到了!”乔老师马上接着说:“有谁愿意去看一看或问一下阿姨,今天吃的食物哪些是山的味道,哪些是海的味道?”这个男孩自告奋勇地跑到餐厅。不一会儿,男孩回来告诉大家:“今天吃的是鱼,还有卷心菜、玉米。”“鱼是海的味道,卷心菜和玉米是山的味道。”男孩和坐着的孩子都抢着回答。乔老师说:“好吧,那现在我们就去洗手,准备吃饭吧。”孩子们饶有兴致地与教师交流着,脸上都露出愉快的神情。这里,幼儿园的餐前活动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幼儿都萌发了想要去看、去闻、去尝的愿望,使“吃饭”成了幼儿期待的活动。
    再次,教师要利用各种体态语营造温馨的氛围。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如适时摸摸幼儿的头,拉拉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当幼儿能自己做事时教师给予热情肯定;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当幼儿撒娇时教师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生活活动中师幼之间情感的互渗,有利于幼儿感受到友好和互相尊重,有利于激发幼儿同他人交流情感体验的愿望。从教师角度而言,通过生活活动与幼儿积极地进行情感沟通,可以为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提供机会。
    编辑:cicy
      
      
      
              关键词:生活活动师幼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8 11:19 , Processed in 0.039815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