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在玩‘出格’游戏”的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6:2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案例描述来看,我认为孩子们很会玩游戏,教师也尊重幼儿的游戏,善于观察,并能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游戏的发展。我想,教师期待解答的问题是:孩子们玩“祭奠死人”的游戏是否真的出格?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是出于兴趣还是因为恐惧?怎样的介入、指导才算合适?该不该对幼儿回避生与死的问题?该怎样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和各位幼教同行分享交流。一、对孩子游戏的解读(一)游戏源于生活,是真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儿童经历过的事情中,只要是他们体验深刻、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在他们的游戏中反映出来。在一个孩子告诉伙伴关于亲戚遭遇车祸去世的消息后,孩子们就自主地玩起了带有车祸、救人、死人情节的游戏,甚至还玩起了“祭奠死人”的游戏,充分显现了幼儿的游戏自发于内在动机,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自主、自由地表达表现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生动过程。我认为,案例中的孩子们很会玩游戏,这种游戏是当下我们渴望看到的真游戏。(二)游戏是出于好奇,不是为了缓解恐惧幼儿游戏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认知上的,即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强化对生活中某些事物的认识;二是情感上的,即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消解现实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或者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案例中的教师猜测幼儿是想借游戏消解自己的恐惧,而我更相信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是对死亡的不解,是因为好奇、好玩。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死亡有不同程度的理解。0~3岁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仅停留在感官的感受上,如感觉带养人消失了,但不能理解死亡;3~6岁的孩子认为死亡并不是永久的,就像睡觉一般,是可以逆转和恢复的,人死了只是一个暂时现象;6~9岁的孩子开始了解死亡是一个永久的改变,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由于3~6岁的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死亡,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对死亡感到恐惧。案例中孩子们一连串的模仿性游戏行为告诉我们,虽然成人忌讳孩子看到或谈论与死亡有关的事情,但孩子们对此却极为好奇,多数孩子并不害怕,他们试图通过角色扮演,来想象和表现他们的不解或他们眼中的“死亡”“祭奠”。(三)游戏体现了孩子的纯真,不是出格游戏对成人来说,死亡是一个普遍禁忌的话题,他们认为孩子不可以玩“祭奠死人”之类的游戏,应予以制止。案例中的教师应该也是认为游戏是出格的,虽然没有写明“出格”的理由,但是我们能够解读出“这种游戏是不好的,因为这种游戏反映的是封建迷信”“死亡是可怕、神秘、忌讳、不祥的”等观念。事实上,生老病死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祭奠死者也是人类对于死去亲人的一种悼念和哀思。只要游戏内容反映的是生活中被肯定的事,那么该游戏就是正当的。二、对教师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一)尊重幼儿游戏,有很强的责任心在案例中,孩子们能够如此投入地游戏,是因为教师不仅提供了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而且给予了孩子们自主选择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可见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尊重和理解。只有当孩子们出现了专门的“祭奠死人”的游戏,教师才介入并进行了引导。教师的主观动机是好的,她有很强的责任心。(二)回避关键问题,游戏引导效果有待验证案例中,教师通过介入和引导,“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帮助孩子回避了生与死的难题”。我认为这并不可取,一是因为游戏的引导效果尚不确定,二是因为游戏引导的目的值得商榷。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要转移游戏,显然是基于她判断该游戏有负面效应。一是回避死人问题,认为幼儿还小,不要过早接触生与死的问题;二是游戏中有烧纸钱给死人、下跪等情节,认为这是迷信。如果游戏情节中包含了不被人们认可的内容,那么教师应该顺应游戏情节来引导,而不应转移。教师若将游戏的“祭奠”主题转到“救人”主题,那么原来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可能产生的价值就不存在了。新的游戏如果与幼儿生活经验很接近,那么幼儿还是感兴趣的;如果不接近,那么幼儿游戏就会转为教师主导下的被动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出格”游戏似乎被暂时搁置了,但引导效果也许只是暂时的,教师要面对的问题还存在,该游戏可能在将来一段时期内还会继续。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幼儿会透过观察学习社会行为,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阶段,其中的“动作复现”就是幼儿的模仿行为。从幼儿的模仿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下跪、哭泣、烧纸钱、行葬礼等社会行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孩子们从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究竟学习和发展了什么。儿童教育学者艾瑞克·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一书中写道:“若一个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于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而不至于太害怕。”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就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爱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关于游戏引导的目的,我认为教师无需回避生与死的话题,应当从幼儿的模仿行为中引导幼儿阅读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并从中认识“死亡”。三、对案例引出的生命教育的思考如前所述,幼儿玩“死亡游戏”是正常的,“祭奠死人”也不是出格的游戏。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听之任之呢?幼儿对死的话题感兴趣,凭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或许只能用模仿游戏来表达他们的好奇和理解,但如果成人能加以科学引导,他们也许就能把兴趣和关注点转移到对生命奥秘的初步探索上。因此,孩子们自主“祭奠死人”的游戏恰恰为教师提供了自然引导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的契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亲近自然,感受多彩生命自然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和感受生命,让幼儿体验四季更替,追踪植物从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到凋零的过程。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在幼儿园创设动物角、植物角,让孩子们能够稳定、持续地观察,在细心呵护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可贵、脆弱和伟大,并理解抚育生命的艰辛。(二)保护自我,提高生存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意外伤害和自我救护的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例如,可以在幼儿园开展认识安全标志、了解急救与火警电话的活动,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和实地参观等形式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能力。在家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安全设备,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的急救措施,等等。(三)依托家庭,体验生命关怀家长可从共同分享家族故事开始,引导孩子认识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家长可以在家人相聚聊天时,结合照片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即孩子的祖父母),或记忆中已逝的爷爷奶奶(即孩子的曾祖父母),如:他们生了几个小孩,最开心或难过的事是什么等,也可以陪孩子阅读相关绘本,逐渐了解生与死。可推荐的绘本有《一片叶子落下来》《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等。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要让孩子感受爱、体验爱和表达爱,要告诉孩子生老病死的简单规律,同时告诉孩子当失去亲人、朋友等关系密切的人时,我们会伤心、难过,因为我们再也看不到他的面容、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他也不能再关心、爱护我们了。(四)饲养小宠物,学会善待生命很多孩子喜欢饲养小宠物。宠物的寿命一般较短,宠物的死去经常会激起孩子对死亡的疑问:小鸡到哪里去了?小猫死了还会回来吗?如果孩子被鼓励发问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表达情绪,且经常被关爱,那么孩子在遭遇亲人过世时,就能较从容地面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7-5 17:06 , Processed in 0.086399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